第三课 信息使用应合理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第3课的内容,这课从三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获取信息应分辨;二是处理信息有方法;三是网络世界不沉迷。21cnjy.com
对于获取信息应分辨这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视对信息安全的认识,教会学生鉴别各类信息的真伪,避免自己或家人被信息“陷阱”所伤害。21·cn·jy·com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操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电脑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因此本课着重引导学生在电子产品充斥的信息时代,要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不做“低头一族”,珍惜美好的学习时光。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如何健康、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2)能辨别信息真伪,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3)知道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害处。
2.过程与方法??
(1)能理性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的利与弊。
(2)能选择合适的工具处理信息,使多媒体作品更好地表达意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网吧及网络游戏保持戒备心理,增强免疫力。
(2)增强信息安全的防范意识。
(3)能正确地认识信息技术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鉴别与评价的基本方法;理解正确鉴别、评价信息的意义。
(2)能合理对应用信息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
(1)能识别信息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能从众多的余生是选择自己适用的作息。
(2)能主动抵制网络上的反动信息与黄色信息;能主动遵守信息社会特有的道德与法律法规。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引出课题:
同学们,刚才教师在上网的时候,屏幕上突然弹出了一个对话框,请看。同时教师的课件中呈现“中奖”画面。
提问:老师该怎么办?怎样选择?
2.讨论一下
3.老师引导:有的同学认为这则信息是假的,有的认为是真的。说明了获得 的信息有真有假,具有真伪性。如果我 们对获得的信息不进行辨别,盲目地使 用,会有怎样的后果?
思考:如果这则信息是假的,老师选择领取奖品,会怎样呢?
4.老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分析怎样正确合理地辨别、使用、处理信息。
出示板书:信息使用应合理
学生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是:“相信”呢?还是“不相信”?
学生讨论。
联系现实,激发学生们的上课热情。
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
案例分析
辨别信息
1.你能帮助老师辨别出刚才信息的真伪吗?说说你的理由。
2.提出探究问题:
①老师是从哪里获得“中奖”的信息 的?这个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为什么?
②老师依据页面提醒,打电话咨询,所获得的回答是否真实可靠?为什么?
③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说一说自己的经历。你是怎样处理的?
学生依据教师的提示,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玩游戏、QQ聊天、上网时都可能有哪些虚伪的信息。
让学生明白信息是需要鉴别的。
弄清楚如何去鉴别信息的真伪。
培养学生信息整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教学环节
3.师生交流小结:
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使用信息时要做到:不盲目地相信得到的信息;可以根据信息的来源鉴别真伪;可以多渠道地获取信息;根据原有的经验进行鉴别,必要时还可能向权威机构证实;等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生讨论小结。
从信息发布方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对信息的价值进行评价。
文明上网
1.师:网上这么多的虚假信息是怎么来的?我们青少年在上网时应该怎样做?应该注意什么?
2.师:说说自己对文明上网的理解。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合理地上网?
小结归纳:
①提防信息陷阱。
②文明上网,不传播虚假信息,健康交流分享信息。
③不沉迷网络。
看图说说书中的“网络漫画”。
阅读“文明上网 拍手歌”,说说自己的理解。
讨论身边的“网 虫”,说说利与弊。
通过案例、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文明上网的重要性。
欣赏作品
合理表达
1.师:刚才谈到了小学生要文明上网,可以在网上发布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与同学们分享。那怎样才能更合 理地表达信息,并进行信息交流呢?21教育网
2.师:你能说说这些作品的优点和缺 点吗?填写作品评价单。
3.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学生说说自己评价作品的方法,并填写自己的好方法。
通过作品对比,让学生感悟处理信息要选择合适的工具,要有效快捷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1.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学生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