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我认识的机器人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0课 我认识的机器人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电子工业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23 17:31: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认识的机器人》
教学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直观感受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看机器人图片、flash、视频等,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直观感受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机器人的基本组成模块,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机器人图片、flash、视频等,了解机器人的种类,直观感 受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2.能说出机器人的基本组成模块,初步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归纳、练习巩固等,初步建立对机器人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激发主动关注和学习机器人的兴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构成要素及认识相关部件
教学难点
机器人主要部件的功能。
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兴趣导入、引导预习。
1.导言: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机器人这个新伙伴,那机器人到底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
2.板书课题
3.出示预习提纲:
(1)机器人构成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2)机器人的组成部件有哪些?都有什么功能?
4.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大胆展示。
1.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相结合的方式,由学生分类讲述,教师给予总结补充。
以人类为比照,列举机器人构成的基本要素:
机器人的身体——机械动作执行部件
2?教学设计者:刘翔????实验学校电子教学设计
机器人的感官——电子感应部件
机器人的大脑——控制中心
机器人的思想——计算机程序
2.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控制器。
机器人的感官:环境光传感器、灰度传感器、火焰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红外发射传感器、红外接收传感器、触碰传感器、音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闸传感器。
机器人的身体:骨骼、马达、发光模块、风扇模块。
3.为了让学生加深认识,可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观察实物部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问答和抢答,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避免枯燥的记忆。21教育网
4.知识传授后,让学生知道:机器人的各个部件都很重要,它们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造成机器人不能正常工作;相反,如果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得到改进或提高,则整个机器人的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高。21cnjy.com
5机器人工作的基本原理
师:在刚才的讨论中,同学们关于机器人的工作原理有以下意见:
(板书意见)? 方向一:电池提供动力。
方向二:计算机程序控制。
方向三:芯片控制。
(讨论:这三个主要方向里面,谁更加贴近机器人工作的原理呢?)?
途径一:到教材中找寻答案。
途径二:到课件中找寻答案。
(老师自由选择合适的方式)?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到底机器人工作的原理是什么呢?
(展示一次机器人的工作状态,结合课本知识,讲解工作原理)?三、总结与回顾
师: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构造,这些就是机器人的一部分秘密,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让我们的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运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期待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