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我控制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对简单的任务进行分析,了解“移动”、“延时”、“停止”模块的功能,能看懂程序中的流程图。
【过程与方法】
学会使用“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来使机器人前进或后退,理解机器人行走的方向、路程和速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21cnjy.com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兴致,在调试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⑴“移动”、“延时”和“停止”模块的使用。
⑵认识几种常见的流程图符号。
教学难点:
⑴认识和了解流程图符号。
⑵“延时”模块的作用。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师展示幻灯片,提出任务,让学生思考:码头、工厂中货物装卸车在做什么运动?
生观察,回答。
师问:如果这些工作都交给机器人来做,我们又如何控制机器人呢?
生思考,回答。
师小结。
(二)
新课教学。
板书:1、机器人的前进。
师演示操作步骤。(过程略)
小提示:
1、拖动时,必须将拖动的模块对准“主程序”下方的黑色箭头,当箭头变成红色时,松开鼠标即可。
2、当输入的数值相同时,机器人前进或后退,否则机器人则转弯,输入的数值越大,前进的速度越快,最大值只能设为100。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从模块中拖入“延时”模块并进行设置,让机器人延时5秒钟。
4、从模块中拖入“停止”模块并进行设置,让机器人停下来。
5、在编写程序时,如果主程序中的某个模块不需要,可以单击选中该模块,按DEL键,删除该模块即可。
板书:2、机器人倒退。
师:机器人前进或倒退,也就是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倒退时,可将电机设置成反转。
师演示如何让机器人倒退。(过程略)
小提示:
如果测试效果与预期编写的目的不一样(如让机器人前进,测试结果是机器人倒退),则修改程序中的参数,重新下载测试,重新下载后,机器人中的程序将被修改的程序所替代,机器人将执行最后下载的程序。21教育网
(三)课堂练习:P51页
试一试。
(四)全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