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我控制的机器人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我控制的机器人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电子工业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23 17:32: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我控制的机器人
教学目标
1.掌握新建、保存和下载程序的方法。
2.学会应用马达模块编写机器人行走程序。
3.通过观察法理解马达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4.以小组竞赛的方式作为评价反馈,使学生熟练掌握程序的调试技巧。
5.初步培养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
应用马达模块编写机器人行走程序。
教学难点
马达模块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预习。
1.导言:人类从蹒跚学步到周游世界,都离不开自己的双脚。和人类相似,机器人伙伴也需要拥有腿脚,机器人的腿脚通常由马达和轮胎构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伙伴,一位能行走的小机器人。21·cn·jy·com
2.板书课题
3.教师在讲桌或教师空地上展示机器人前进的状态。
4.学生观看机器人的前进。
5.出示预习提纲:
(1)如何新建、保存和下载程序。
(2)如何应用马达模块编写机器人行走程序。
(3)尝试编写一段程序。
6.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二、探究新知、大胆展示。
1.请学生观察L形马达的实物,教师介绍马达模块可以用在行走机器人中,作为机器人的腿脚,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四芯控制线的端口和RCU的接插。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老师下面带大家走进机器人的大脑,学习行走机器人的程序编写。由学生演示讲解程序新建、保存、编译、下载的过程。21教育网
(1)新建应用程序。
(2)从“执行模块”库中将马达模块图标拖到图形编程区,定义硬件信息并选择恰当的硬件接口,设置马达模块属性。左右马达设置好后,连线完成程序。21cnjy.com
(3)保存、编译并下载程序。
3.测试机器人是否按要求工作。如果出现问题,重新修改程序或检测端口,知道正确为止。
三、检测反馈,巩固延伸。
1.教师指导学生在编写好的程序中修改属性参数,观察机器人的不同状态。
2.学生分组练习修改属性参数,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自己练习编写不太的程序。
3.教师巡视指导。
4.多数小组完成练习任务后,指导学生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中,组织学生举行机器人行走比赛。
5.第一轮失败的小组可以有一次调试的机会,调试后重新参赛,也可以向其他小组求助。
6.组织学生总结比赛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7.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再次强调应用马达模块编写程序的方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