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数学全一册学案(打包22套)新人教A版选修4_4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数学全一册学案(打包22套)新人教A版选修4_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24 09:39:35

文档简介

第10课 参数方程的概念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
2.了解参数方程的意义。
二、先学后讲
1. 探究:
一架飞机在离灾区地面500高处以100的速度作水平直线飞行,为使投放的救援物资准确落于灾区指定的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飞行员应如何确定投放时机?
在经过的航线与垂直于地平
面的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其
中地平面与该平面的交线为轴,
经过物资投出机舱点为轴。
设物资投出秒后的位置为
点。由于水平位移量与高度是两种不同的运动得到的,因此,直接建立,所满足的关系式并不易。
实际上,物资出船舱后,它的运动是由:①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②沿垂直(向下)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这两种运动的合成。
于是,物资出船舱后的时刻,有:
. ①
在的取值范围内,给定的一个值,由方程组①可以唯一确定的值,即当确定时,点的位置就唯一确定了。
2.参数方程的概念
一般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某个变数的函数,

并且对于的每一个允许值,由方程组②所确定的点都在这条曲线上,那么方程组②就叫做这条曲线的参数方程,联系变数,的变数叫做参变数,简称参数。
相对于参数方程而言,直接给出点的坐标关系的方程叫做普通方程。
【要点说明】
(1)参数方程是曲线上点的位置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它借助于中间变量把曲线上的动点的两个坐标间接地联系起来。参数方程实际上是一个方程组,其中,分别为曲线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2)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可以有物理意义、几何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意义;同一曲线选取的参数不同,曲线的参数方程的形式也不一样;在实际部量中要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
(3)研究运动问题时,常选时间为参数。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
(1)判断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
(2)已知点在曲线上,求的值。
【要点说明】
① 判断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可转化为判断点的坐标是否满足曲线的方程。对于参数方程,判断点是否在曲线上,等价于是否存在参数的一个值,使点的坐标同时是参数方程中两个方程的解。
② 已知点在曲线上,则点的坐标必定满足曲线的方程,把点的坐标代入已知的方程(组),从而列出关于所求未知量的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来求出所求的未知数。
解:(1)∵点的坐标为,
∴,解得, ∴点在曲线上。
∵点的坐标为,
∴,方程组无解, ∴点不在曲线上。
(2)∵点在曲线上,
∴,解得,, ∴。
■自主探究
1.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点在曲线上.
(1)求的值;
(2)若点也在曲线上,求,两点间的距离。
解:(1)∵点在曲线上,
∴,解得 ,∴。
(2)由(1)可得,曲线的参数方程,
∵点在曲线上,
∴,解得,, ∴,
∴,两点间的距离为:.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它在轴和轴方向的分速度分别是3和4,直角坐标系的长度单位产1,点的起始位置在点处,求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解:设动点,运动时间为,则,,
∴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
第11课 圆的参数方程(1)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圆的参数方程;了解圆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
2.能根据圆的参数方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先学后讲
1.圆的参数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其中参数的几何意义是:绕点逆时针旋
转到的位置时,转过的角度。
它的普通方程是:.
(2)圆心在点,半径为的圆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它的普通方程是:.
【要点说明】
(1)研究旋转问题,常选取旋转角为参数;
(2)把圆的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通常利用进行消参;
(3)在利用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研究圆的问题时,圆上的点的坐标可设为。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如图,圆的半径为2,是圆上的动点,是轴上的定点,是的中点。当点绕作匀速圆周运动时,求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解:设,,则
点的坐标为;
∵点是的中点,

,
∴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自主探究
1.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1)化圆的方程为普通方程;
(2)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
解:(1)由圆的参数方程可知,圆心为,半径为10,
∴圆的普通方程为:。
【另解】∵,∴,
∴,
∴圆的普通方程为:。
(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即,化为普通方程是。
∵圆的圆心,半径为10,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圆(为参数,)的直径是4,则圆心坐标是。
解:由圆的参数方程可知:圆的半径为,圆心坐标是,
依题意,得,
∴圆心坐标为。
2.直线通过第一、二、四象限,则圆(为参数)的圆心位于( )。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解:∵直线通过第一、二、四象限,
∴,,
∴圆的圆心位于第二象限。
第12课 圆的参数方程(2)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圆的参数方程;了解圆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
2.能根据圆的参数方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先学后讲
1.圆的参数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它的普通方程是:.
(2)圆心在点,半径为的圆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它的普通方程是:.
【要点说明】
利用参数方程,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形式,可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最值。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已知实数,满足,求的最大值。
解:∵方程表示圆心为,半径为3的圆,
其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实数,满足,
∴设点,是圆上任意一点,则
(为参数).



∵,
∴,
∴的最大值是。
■自主探究
1.已知实数,满足,求的最值。
解:∵方程表示圆心为,半径为1的圆,
其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实数,满足,
∴设点,是圆上任意一点,则
(为参数).
∴,
当时,取得最大值:;
当时,取得最小值:。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直线与圆(为参数)相切,则实数的值是。
解:由圆的参数方程可知圆心为,半径为1,
∵直线与圆相切,
∴,解得或。
2.直线与圆(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
.相切 .相离 .直线过圆心 .相交但直线不过圆心
解:由圆的参数方程可知圆心为,半径为,
第13课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常用方法;
2.能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出是什么曲线。
二、先学后讲
1. 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常用方法:
(1)代入法:通过解参数方程求出参数(),然后代入消去参数;
(2)三角法:利用三角恒等式(如等)消去参数;
(3)整体消元法:根据参数方程本身的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消去参数。
【要点说明】
化参数方程为普通方程,一定要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要在消参后使变量,的范围不发生变化。必须根据参数的取值范围,确定,的值域,从而得,的取值范围。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曲线:
(1)(为参数); (2)(为参数);
(3)(为参数)。
解:(1)由得,
代入得;
∵,∴即,
∴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是:();
它表示以点为端点的一条射线(包括端点)。
(2)由得,
∴, ∴,
∴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是:;
它表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3)由两边平方,得,即
代入得,
∵,∴,
∴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是:();
它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自主探究
1.参数方程(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是。
解:由得,
∴,∴,
∴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是:,
它表示以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把下列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各表示什么曲线:
(1)(为参数); (2)(为参数)
(3)(为参数); (4)(为参数);
解:(1)由得,
①-②得:,
∴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是:,
它表示过和两点的直线。
(2)∵,把代入得,
∵即,
∴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是:()
它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是以,为端点的一段抛物线)。
(3)由得 ①
由得 ②
①-②得:,
∴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是:,
它表示一条双曲线。
(4)由得, ∴,
∴与参数方程等价的普通方程是:,它表示一个椭圆。
第14课 椭圆的参数方程
一、学习要求
1. 掌握椭圆的参数方程;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
2.会把椭圆的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二、先学后讲
1.椭圆的(普通)方程
定义:(为常数,且)
(1)焦点在轴:()
长轴:.
短轴:.
焦点:,.
顶点:,,,.
离心率:().
(2)焦点在轴:()
长轴:.
短轴:.
焦点:,.
顶点:,,
,.
离心率:().
2.椭圆的参数方程
(1)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
圆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2)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
圆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3)参数的几何意义:
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中,参数是动点的旋转角。
椭圆的参数方程中参数不是动点的旋转角,是点所对应的圆的半径(或)的旋转角,称为离心角。
【要点说明】
①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为参数)研究椭圆的问题时,椭圆上的点的坐标可设为;
②椭圆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进行消参;
③利用椭圆的参数方程形式可以求最值。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已知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点在椭圆上,对应的参数,点为原点,求直线的方程。
解:∵点对应的参数,
∴点的坐标为,即,
∴,
∴直线的方程是:。
■自主探究
1.求曲线(为参数)的焦距和离心率。
解:曲线(为参数)的普通方程是,它表示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
∴焦距为;离心率为。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椭圆(为参数)的焦点坐标是,;长轴长为;离心率为。
解:由椭圆的参数方程可知椭圆的焦点在轴上,且,;
∴,
∴焦点坐标是,; 长轴长为;
离心率为。
2.已知点是椭圆(为参数)上一点,点是坐标原点,的倾斜角为,求的值。
解:椭圆(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
∵直线的斜率为,
∴直线的方程为,
由解得,
∴。
第15课 直线的参数方程(1)
一、学习要求
1. 掌握直线的参数方程;了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
2.会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3.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求两点间的距离。
二、先学后讲
1.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普通方程:
.
2.直线的参数方程
(1)问题提出:
在直角坐标系中,给定一点以及倾斜角,可以唯一确定一条直线,也就是说,直线方程可以由点的坐标和倾斜角表示。
怎样建立直线的参数方程?也就是选择怎样的参数,才能使直线的任意一点的坐标,与点的坐标及倾斜角联系起来?
倾斜角可以与方向联系,点与点可以用距离或线段数量的大小联系,“方向”“有向线段数量大小”启发我们想到利用向量工具(向量的坐标表示)建立直线的参数方程。
(2)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参数的几何意义:是直线上任意一
点到的距离,即
.
若,则的方向向上;若,则的方向向下;若,则与重合。
【要点说明】 若直线(为参数)与曲线交于,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①曲线的弦的长为: ;
②线段的中点对应的参数的值为: 。(若中点恰好是直线的的参数方程中的已知点,则)
(3)直线参数方程的其它形式:
(为参数)
【要点说明】
①直线的斜率;
②这一形式与(为参数)的区别在于参数没有明确的几何意义,而且一般不成立。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设直线过点,倾斜角为.
(1)求的参数方程;
(2)设直线:,与交于点,求点与点的距离。
解:(1)由直线的参数方程,得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即(为参数).
(2)【方法一】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由,解得,,
∴点的坐标为,
∴ 。
【方法二】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直线的方程,
得 ,解得,
由的几何意义,得 。
【点评】利用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解决与直线有关的距离问题比较常用,较为方便。
■自主探究
1.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参数方程是。
(答案:(为参数))
2.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则直线的斜率。
(答案:)
3.直线(为参数)与直线垂直,则常数。
解:直线(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
依题意,得,∴。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 设直线过点,倾斜角为.
(1)求的参数方程;
(2)设直线:,与交于点,求。
解:(1)由直线的参数方程,得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即(为参数).
(2)【方法一】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
由,解得,,
∴点的坐标为,
∴点与点的距离为:

【方法二】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直线的方程,
得 ,解得,
由的几何意义,得 。
第16课 直线的参数方程(2)
一、学习要求
1. 掌握直线的参数方程;了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
2.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解决求两点间的距离、弦长等问题。
二、先学后讲
1.直线的参数方程
过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
① 参数的几何意义: (为直线上任意一点);
②若直线(为参数)与曲线交于,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曲线的弦的长为: ;
线段的中点对应的参数的值为: 。(若中点恰好是直线的的参数方程中的已知点,则)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曲线(为参数)相交于,两点,求线段的长度和点到,两点距离之积。
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即(为参数).
曲线(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
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曲线方程,
得,即,
解得, 则,
, ∴
由参数的几何意义,得
; .
.
■自主探究
1.过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求线段的长度和点到,两点距离之积。
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即(为参数).
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抛物线的方程,得

解得, 则,,
, ∴
∴;
. .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 设直线经过点,倾斜角为.
(1)求直线的参数方程;
(2)求直线和直线的交点到点的距离;
(3)求直线和圆的两个交点到点的距离的和与积。
解:(1)由直线的参数方程,得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即(为参数).
(2)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直线,得
,解得,
∴由参数的几何意义,直线和直线的交点到点的距离为:;
(3)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圆方程,
得,即,
则,;
可知,均为负数,
∴直线和圆的两个交点到点的距离的和为:;
积为:。
第17课 直线的参数方程(3)
一、学习要求
1. 掌握直线的参数方程;了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
2.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解决求两点间的距离、弦长等问题。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经过点作直线,交椭圆于, 两点,如果点恰好为,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解: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设,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为线段的中点,∴,即,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方程是:,即。
三、问题过关
1. 经过点作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如果点为线段的中点,求直线的方程。
解: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双曲线方程,整理得

设,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为线段的中点,∴,即,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方程是:,即。
2.求以椭圆内一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
解:设以点为中点的弦所在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把直线参数方程中的,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设直线与椭圆的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

∵为弦的中点,∴,即,
∴直线的斜率,
∴所求直线的方程是:,即。
第18课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综合训练1)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坐标互化;
2.能熟练地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并能把极坐标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问题来解决。
3.掌握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及简单应用,并能熟练地把它们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4.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解决求两点间的距离、弦长等问题。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和在直角坐标系下的普通方程;
(2)已知直线:和曲线交于,两点,求弦中点的极坐标。
解:(1)由,得,
∴,
∴的普通方程为:;
∵,
∴的普通方程为:.
(2)【解法一】设,,
由,得,
则,
∴,
∴弦中点的直角坐标为,化为极坐标为,
∴弦中点的极坐标为。
【解法二】设,,
由,解,,
∴弦中点的直角坐标为,化为极坐标为,
∴弦中点的极坐标为。
三、问题过关
1. 在极坐标系中,求曲线:上的动点与定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解: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它表示圆心,半径的圆。
点的直角坐标为;
∴,
又点在圆外,
∴点与定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2. 在极坐标系中,设圆: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求圆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2)求的最大值。
解:(1)由,得,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由,得,
∴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圆的半径,
∴的最大值为。
第19课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综合训练2)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坐标互化;
2.能熟练地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并能把极坐标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问题来解决。
3.掌握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及简单应用,并能熟练地把它们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4.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解决求两点间的距离、弦长等问题。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在椭圆上求一点,使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最小距离。
解: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设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其中,。
当即时,取最小值。此时,
,,
∴当点位于时,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为。
三、问题过关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求的最大值。
解:∵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设(),则

当,即时,取得最大值2.
2. 在椭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并求出最小距离。
解: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设椭圆上动点(),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当,即时,取最小值。此时,
,,
∴椭圆上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小,最小距离为。
第1课 极坐标系
一、学习要求
1. 在问题情境中了解可用距离与角度刻划平面上点的位置;
2.了解极坐标系、点的极坐标的概念;
3.能写出建立了极坐标系的平面内的点的极坐标。
二、先学后讲
1.日常生活中刻划平面上点的位置的方法
(1)用点的直角坐标;(2)经纬度;(3)用距离与角度。
2.极坐标系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叫做极点;
自极点引一条射线,叫做极轴;
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
(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
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3.点的极坐标
设是平面内一点,极点与点的距离叫做点的极径,记为;以极轴为始边,射线为终边的角叫做点的极角,记为。有序数对叫做点的极坐标,记为。
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我们
认为,可取任意实数。
如:写出图中,,,,
,,各点的极坐标()
4.点的极坐标的唯一性
思考:在极坐标系中,极坐标、、、、表示的点有什么关系?
一个极坐标只表示一个点,但一个点的极坐标有无数种表示。
极坐标与()表示同一个点;极点的坐标为()。
如果规定:,那么除原点外,平面内的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表示;同时极坐标表示的点也是唯一确定的。
5.时极坐标的意义
若,则,
规定点与点
关于极点对称,即与
表示同一个点。
如:点与点关于极点对称;与表示同一个点。
即当时,点位于极角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上。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以下各点坐标与点不同的是( )。
. . . .
解:点的坐标为,
∵与的终边相同,
∴点可以表示为,故相同。
∵与或是终边在反向延长线上的角,
∴点可以表示为,,
故,相同。∴选。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 在极坐标系中,点到极点的距离为3,(逆时针方向),则点的极坐标为。 (答案:)
2. 在极坐标系中,与点重合的点是( )。

解:极坐标与()表示同一个点。
,固选。
3.在极坐标系中,与点关于极轴对称点是( )。

解:关于极轴对称的点,极径没有发生变化,
极角应为()。故选。
第20课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综合训练3)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坐标互化;
2.能熟练地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并能把极坐标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问题来解决。
3.掌握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及简单应用,并能熟练地把它们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4.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解决求两点间的距离、弦长等问题。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在极坐标系中,圆与圆:关于直线()对称.
(1)求圆的极坐标方程;
(2)为圆上任意一点,求(其中为极点)的取值范围。
解:(1)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
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圆心关于直线的对称点坐标为,
∴圆的圆心坐标为,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
把方程化为极坐标议程是,
∴所求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2)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设圆上任意一点,则
,,
∴,
∵,∴,
∴的取值范围是。
三、问题过关
1.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为参数).
(1)写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表示什么曲线;
(2)若是曲线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
解:(1)由,得,即,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它表示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的椭圆。
(2)∵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故设.
∴,
∵,∴,
∴的取值范围是。
第21课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综合训练4)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坐标互化;
2.能熟练地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并能把极坐标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问题来解决。
3.掌握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及简单应用,并能熟练地把它们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4.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解决求两点间的距离、弦长等问题。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设,分别为椭圆:(为参数)的左、右焦点.
(1)若椭圆上的点到,的距离之和为4,写出椭圆的方程和焦点坐标;
(2)设是(1)中椭圆的动点,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参数方程,并写出它的普通方程。
解:(1)∵点到,的距离之和为4,
∴,即;
∵点在椭圆上,
∴,解得,
∴,∴;
∴椭圆的方程为;焦点坐标为,。
(2)由(1)知椭圆的参数方程为,
设,,则
,,
∴线段的中点的轨迹参数方程为;
由,得,两式两边平方相加,得
线段的中点的普通方程为。
三、问题过关
1. 已知动点,都在曲线:(为参数)上,对应参数分别为与(),为的中点。
(Ⅰ)求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Ⅱ)将到坐标原点的距离表示为的函数,并判断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
【解】(Ⅰ)依题意有,,
∴,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Ⅱ)到坐标原点的距离:,
∵当时,,∴的轨迹过坐标原点。
2.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把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Ⅱ)求与交点的极坐标(,)。
【解】(Ⅰ)将曲线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消去参数,
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

即,
∴的极坐标方程为:。
(Ⅱ)将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普通方程得:;
由,解得或;
∴与交点的极坐标,。
第22课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综合训练5)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公式,并能熟练地进行坐标互化;
2.能熟练地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并能把极坐标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问题来解决。
3.掌握直线、圆、椭圆的参数方程及简单应用。能熟练地把它们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4.能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解决求两点间的距离、弦长等问题。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程为,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1)已知在极坐标系(与直角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为极点,以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点的极坐标为,判断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2)设点是曲线上的一个动点,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
解:(1)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是;
∵点的直角坐标是满足方程,
∴点在直线上。
(2)∵点在曲线上,∴设,
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当时,取最小值,
∴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是。
三、问题过关
1. 设直线经过点,倾斜角为.
(1)求直线的参数方程;
(2)求直线和直线:的交点到的距离;
(3)求直线和圆的两个交点,到点的距离的和与积;
(4)求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
解:(1)由直线的参数方程,得直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即(为参数).
(2)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直线的方程,
得 ,解得,
∴直线和直线:的交点到的距离为:

(3)把直线的参数方程中的,代入圆方程,得

化简,得,则
,,
∴两个交点,到点的距离的和为,
距离的积为。
(4)由(3)知,,,
∴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


2.已知点是圆上的动点.
(1)求的取值范围;
(2)若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1)把圆方程配方,得,圆心,半径,
设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则,

∵,∴,
∴的取值范围是。
(2)∵,
当时,,
∵恒成立,即恒成立,
∴,
∴实数的取值范围。
1.【10新课标(文23)】(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直线:(为参数),:(为参数),
(Ⅰ)当时,求与的交点坐标;
(Ⅱ)过坐标原点做的垂线,垂足为,为中点,当变化时,求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
【解】(Ⅰ)当时,的普通方程为,的普通方程为。由 ,解得,;
∴与的交点为,。
(Ⅱ)的普通方程为:。
∵与直线垂直,可得的方程为;
由解得点的坐标为:;
∵为中点,
∴当变化时,点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点的轨迹的普通方程为。
∴点轨迹是圆心坐标为,半径为的圆。
2.【11新课标(文23)】 (本小题满分10分) 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是上的动点,点满足,点的轨迹为曲线。
(Ⅰ)求的方程;
(Ⅱ)在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与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与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求。
【解】(Ⅰ)设,则由条件知。
∵点在上,
∴,即;
∴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Ⅱ)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射线与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的极径为,
射线与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的极径为。
∴。
【另解】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射线的普通方程为()。
解方程组,得射线与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
解方程组,得射线与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
∴。
3.【12新课标(文23)】(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系方程是,正方形的顶点都在上,且,,,依逆时针次序排列,点的极坐标为。
(Ⅰ)求点,,,的直角坐标;
(Ⅱ)设为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
【解】(Ⅰ)∵点的极坐标为,且正方形的顶点,,,依逆时针次序排列,
∴点,,的极坐标分别为:,,。
∴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
(Ⅱ)设。
∵点在曲线上,∴(为参数)。
∵,
∴,
∵,∴,
∴的取值范围是。
4.【13新课标Ⅰ(文23)】(本小题10分)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把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Ⅱ)求与交点的极坐标(,)。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互化、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互化及两曲线交点求法、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是容易题。
【解】(Ⅰ)将曲线的参数方程 (为参数)消去参数,
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
∵,

即,
∴的极坐标方程为:。
(Ⅱ)将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普通方程得:;
由,解得或;
∴与交点的极坐标,。
5.【13新课标Ⅱ(文23)】(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动点,都在曲线:(为参数)上,对应参数分别为与(),为的中点。
(Ⅰ)求的轨迹的参数方程;
(Ⅱ)将到坐标原点的距离表示为的函数,并判断的轨迹是否过坐标原点。
【解】(Ⅰ)依题意有,,
∴,
∴的轨迹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Ⅱ)到坐标原点的距离:,
∵当时,,∴的轨迹过坐标原点。
6.【14新课标Ⅰ(文23)】(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曲线:,直线:(为参数)。
(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直线的普通方程;
(Ⅱ)过曲线上任一点作与夹角为的直线,交于点,求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Ⅰ)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Ⅱ)在曲线上任意取一点到的距离为:

∴,其中为锐角,且。
当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
7.【14新课标Ⅱ(文23)】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半圆的极坐标方程,。
(Ⅰ)求的参数方程;
(Ⅱ)设点在上,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根据(Ⅰ)中你得到的参数方程,确定的坐标。
【解】(Ⅰ)∵半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半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令,,,
∴半圆的参数方程为:()。
(Ⅱ)∵曲线在处的切线与直线:垂直,
∴直线和直线平行,∴直线和直线斜率相等;
设点的坐标为,
∵,
∴,
解得,∵,∴。
∴点的坐标为。
8.【15新课标Ⅰ(文23)】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圆:,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Ⅰ)求,的极坐标方程。
(Ⅱ)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设,的交点为,,求 的面积。
【解】(Ⅰ)∵,,
∴的极坐标方程为:;
的极坐标方程为:。
(Ⅱ)由,解得,,
∴,
∵圆的半径为1,
∴ 的面积为:。
9.【15新课标Ⅱ(文23)】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为参数,且),其中,在以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
(Ⅰ)求与交点的直角坐标;
(Ⅱ)若与相交于点, 与相交于点,求最大值。
【解】(Ⅰ)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由,解得或,
∴与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Ⅱ)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其中;
∴点极坐标为,点极坐标为;
∴,
∵,∴,
∴当,即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第2课 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前提条件;
2.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3.能进行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二、先学后讲
1.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的前提条件
①极坐标系中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重合;
②极轴与轴的正半轴重合;
③两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设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直角坐标为,极坐标为,则
① ; ② .
【要点说明】
(1)已知点的极坐标,求直角坐标,使用公式①;已知点的直角坐标,求极坐标,使用公式②。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的常用方法:代入法、平方法、两边同乘以或除以等。
(2)把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通常有不同的表示法(极角相差的整数倍)。一般确定时,根据点所在的象限取最小正角,即。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已知点的极坐标分别为,,求这些点的直角坐标。
解:对于点,∵,,
∴, ,
∴点直角坐标为;
对于点,∵,,
∴, ,
∴点直角坐标为.
■自主探究
1.已知点的极坐标为,则点的直角坐标为。
(答案:)
■合作探究
例2.已知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求这些点的极坐标。
解:对于点,∵,,
∴, ,
∵点在第一象限,∴,
∴点极坐标为。
对于点,∵,,
∴, ,
∵点在第三象限,∴,
∴点极坐标为。
对于点,∵,,
∴, 的值不存在,
∵点在轴的负半轴上,∴,
∴点极坐标为。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 点的极坐标是,则点的直角坐标是。
(答案:)
2. 点的直角坐标是,则点的极坐标是。
(答案:)
3.已知,,则。 (答案: )
第3课 极坐标系(习题训练)
一、学习要求
1.能熟练地写出点的极坐标;
2.掌握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能熟练地进行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二、先学后讲
1.点的极坐标
2.极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设,(),则

例1.已知两点的极坐标,,求。
解:根据极坐标的定义,得
,,,


.
三、问题探究
■自主探究
1.仿照下例,写出图中每个点的4个
极坐标。
例:点:,,
,.
点: , , , 。
点: , , , 。
点: , , , 。
点: , , , 。
2.按下例格式,写对称(关于原点对称、
关于极轴所在的直线对称、关于过极点且
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对称)的两个点的极坐
标。
例:点与点关于极轴所在的直线对称;,。
3.在极坐标系中,标出下列各点。
,,
,,
,,
,,
,,
,.
4.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是。
(答案:)
5. 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是。
(答案:)
6.点对应的复数是,则点.点的极坐标是。
(答案:)
7. 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是。
(答案:)
8. 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是。
(答案:)
第4课 曲线与方程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曲线与方程的意;
2.掌握求简单曲线方程的步骤;
3.能运用“直接法”、“相关点法(转移法)”求简单曲线方程。
二、先学后讲
1.曲线与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曲线与方程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①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
②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曲线上,
则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
例如: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圆心在原点,
半径为2的圆上任意一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

设,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即。
也就是说,方程就是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满足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验证,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圆上。
这时,我们把方程叫做圆的直角坐标方程,圆上叫做方程的曲线。
2.求曲线方程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直接法: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如果题目有坐标系,则利用已有的坐标系),并设动点的坐标为;
第二步:写出动点坐标所满足的条件(等式);
第三步:用坐标表示动点所满足的关系式,列出方程;
第四步: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第五步: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这一步可以省略,但在化简过程中要注意是否产生了增根或丢根现象,做到多去少补。)
【方法二】相关点法(转移法):如果动点随着已知曲线上的另一动点运动而运动,且可用表示,则可将点的坐标代入已知曲线的方程,即得动点的方程。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设要求轨迹的动点的坐标为,已知曲线上的动点的坐标为;
第二步:根据动点所满足的条件,写出与的关系式,并用来表示(即写出等式,);
第三步:把含的点的坐标代入已知的曲线方程,得到关于动点的坐标的方程;
第四步: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已知线段的端点的坐标为,端点在圆上运动,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设动点,。
∵,点为线段的中点,
∴,,
∴,,
∵点在圆上,

∴,
整理得,所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即。
∴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长是1的圆。
■自主探究
1.已知线段的端点的坐标为,端点在圆上运动,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
解:设动点,。
∵,点为线段的中点,
∴,, ∴,,
∵点在圆上, ∴
∴,
整理得,所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点的轨迹是以为圆心,半径长是1的圆。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求从原点作圆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
解:任作一弦,设,的中点为。
则,即,
∵点在圆上,
∴,
∴,即,
∴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第5课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能熟练地进行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二、先学后讲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如图,在极坐标系中,经过极点,圆心在极轴上,半径为的圆上任意一点满足的几何条件是:

设,则

可以验证,点,的坐标也满足上述方程。
于是,方程就是圆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满足的条件;另一方面,可以验证,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在圆上。
这时,我们把方程叫做圆的极坐标方程。
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如果平面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方程,并且坐标适合方程的点都在曲线上,那么方程叫做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2.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
(1)运用互化公式,。若不满足公式,可考虑将条件进行适当变形。
(2)几种变形方法:①两边平方;②两边同乘以;③两边同除以等。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把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指出它是什么曲线。
解:∵,
两边同乘以,得,
∵,,,
∴直角坐标方程为:.
即,
∴曲线是以点为圆心,半径为的圆。
■自主探究
1.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它表示的曲线是。
(答案:)
■合作探究
例2.把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
解:∵,,
∴,
化简,得,
∴或,
∵满足, ∴极坐标方程为。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它表示的曲线是。
(答案:)
2.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它表示的曲线是。
(答案:)
3.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是

第6课 圆的极坐标方程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处理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常用方法;
2.会求圆的极坐标方程。
二、先学后讲
1.求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直接法: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如果题目有坐标系,则利用已有的坐标系),并设动点的坐标为;
第二步:写出动点坐标所满足的几何条件;
第三步:用坐标表示几何条件,列出方程;
第四步: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方法二】相关点法(转移法):如果动点随着已知曲线上的另一动点运动而运动,且可用表示,则可将点的坐标代入已知曲线的方程,即得动点的方程。
2.处理极坐标方程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在极坐标系中解决问题;
【方法二】(转化法)把已知的极坐标的条件都转化为直角坐标系中的条件,把极坐标问题转化为直角坐标问题来解决。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求圆心在,半径为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解法一】圆心化为直角坐标为,
又圆的半径为,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所求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解法二】如图,设点是圆上除
,外的任意一点。
连结,,则为直角三角形,
且。
∵,,
∴,即,
可以验证,点,也满足方程,
∴所求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自主探究
1.求以点()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解法一】圆心化为直角坐标为,
又圆的半径为,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所求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解法二】如图,设点是圆上除
,外的任意一点。
连结,,则为直角三角形,
且。
∵,,
∴,即,
可以验证,点,也满足方程,
∴所求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四、总结提升
(1)极点为圆心,半径为的圆的
极坐标方程为:;
(2)以点()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3)在极坐标系中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就是求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与的关系式,关键是找出动点的坐标所满足的几何条件。由于坐标中的“”是表示动点到极点的距离(线段的长度),“”是角度,因此,在寻找动点的坐标 与所满足的几何条件时,常考虑把,转移为某个三角形的边和角,利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得到与所满足的几何条件,最后求出与的函数关系。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①在直角三角形中,,,;
②在一般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五、问题过关
1.求圆心在,半径为1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解法一】圆心化为直角坐标为,
又圆的半径为,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所求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解法二】如图,设点是圆上除
,外的任意一点。
连结,,则为直角三角形,且。
∵,,
∴,
可以验证,点,也满足方程,
∴所求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第7课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处理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常用方法;
2.会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二、先学后讲
1.求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方法步骤:
(直接法)
第一步: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如果题目有坐标系,则利用已有的坐标系),并设动点的坐标为;
第二步:写出动点坐标所满足的几何条件;
第三步:用坐标表示几何条件,列出方程;
第四步: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求经过极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法一】极点的直角坐标为,又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化为极坐标方程为:
当时,得,∴或(),
当时,也满足方程,
∴所求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或()。
【解法二】如图,射线上任意一点的极角都是,
∴射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射线上任意一点的极角都是,
∴射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所求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或()。
■自主探究
1.过极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答案:())
■合作探究
例2.求过点,并且倾斜角为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法一】点化为直角坐标是。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所求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即。
【解法二】如图,设是直线上
除点外的任意一。
∵在中, ,,,
,
∴根据正弦定理,得
,即,
化简,得所求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四、总结提升
(1)过极点,并且倾斜角为的直线的
极坐标方程为:;
(2)过点(),且垂直于极
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3)过点(),且平行于极
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五、问题过关
1.求过点,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解法一】点化为直角坐标是。
∵直线的斜率,
∴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所求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解法二】如图,设是直线上
除点外的任意一。
设直线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
交于点,则,。
在中,,即,
∴所求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解法三】如图,设是直线上
除点外的任意一。
在中,, ,
,,根据正弦定理,得
,即,即,
∴所求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第8课 简单曲线线的极坐标方程(习题训练1)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处理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常用方法;
2.会用“转化法”解决与极坐标有关的问题。
二、先学后讲
1.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设平面内任意一点的直角坐标为,极坐标为,则
① ; ② .
2.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设直角坐标平面内两点,,则
.
3.直角坐标平面内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设点,直线:,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4.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1)点斜式:;
(2)一般式:()
(3)特例:
① 过点,且垂直于轴(即平行于轴)
的直线方程为:;
② 过点,且垂直于轴(即平行于轴)
的直线方程为:。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
),求曲线的交点的极坐标。
【解法一】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
由,解得, ∴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点化为极坐标是,
∴曲线,的交点的极坐标是。
【解法二】由,得,
∵,∴,∴,∴,
∴曲线,的交点的极坐标是。
■自主探究
1.极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解: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极点的直角坐标是。
∴极点到直线的距离.
四、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主要学习了 。
五、问题过关
1.把下列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1); (2)
(3); (4)
(答案:(1);(2);(3)
(4) )
2.在极坐标系中,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解:点化为直角坐标是;
直线即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
∴点到直线的距离.
第9课 简单曲线线的极坐标方程(习题训练2)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处理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常用方法;
2.会用“转化法”解决与极坐标有关的问题。
二、先学后讲
1.直线与圆相交,求弦长的方法
【方法一】(几何法)如图,直线l:与圆交于,两点。
第一步:写出圆心坐标和圆的半径;
第二步:求出弦心距为;()
第三步:求弦长:
由,得。
【方法二】(代数法)
第一步:解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两组解,得到直线l与圆的两个交点,;
第二步: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出弦长。
【方法三】(代数法)设直线l:与圆的交点分别为,,则
;(其中是直线的斜率)
或。
第一步:(联立方程组)由,消去得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或消去得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步:设直线l与圆的交点分别为,;
第三步:根据韦达定理,得,并写出直线l的斜率的值;(或根据韦达定理,得,并写出直线l的斜率的值.)
第四步:代入公式,可求得弦长 。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例1.求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求。
【解法一】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是,圆心坐标为半径为1;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
∴弦长。
【解法二】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圆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由,解得或,
∴, ,
∴。
四、问题过关
1.在极坐标系中,直线与圆交于,两点,则。
解: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圆即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即,
∴圆的圆心坐标为,半径为1,则直线过圆心,
∴.
2.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点的极坐标为,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解:点化为直角坐标是;
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点到直线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