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新人教版6、7的加减法应用课件(29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新人教版6、7的加减法应用课件(29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24 06:09:56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第3课时 6、7的加减法应用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R 一年级上册 儿歌大括号,小问号,在一起,我会算。
小问号,在中间,求一共,用加法。
小问号,在一边,求部分,用减法。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6、7的加法应用 (2)6、7的减法应用42?只一共有几只?123456表示一共
有几只。(只)探究点 16、7的加法应用1. 解决数学问题时,“ ? ”表示求的是总数,用加法计算。
2. 解决问题时,一要看准问题和相关的信息,二要正确列式并解答。 一共有几只?25(只)小试牛刀1.一共有几条鱼?33(条)2.(朵)3.探究点 26、7的减法应用一共有7只,跳走2只。 还剩5只。?只7只1. 解决问题时,? 或 ?表示求的是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2. 此类数学问题一般由两个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组成。解决此类问题时,要先理解题意,弄清是求总数还是求一部分,再解答。
3. 计算完之后不要忘了到题目中数一数,看计算是否
正确。 64左边有几只?小试牛刀1.?只6只732.3.6、7的加减法:1. 解决数学问题时,如果“?”在“ ”的下面,表示求的是总数,用加法计算。2. 解决问题时,如果“?”在“ ”的一侧,表示求的是一部分,用减法计算。一、看图填一填,算一算。左边 有(  )只鸭子,右边有(  )只鸭子,一共有(  )只鸭子。257257+二、看图列式计算。527+336+三、看图填一填,算一算。一共有(  )只小鸟,飞走了(  )只小鸟,树上还剩(  )只小鸟。642642-四、看图列式计算。725-615-五、看图列式计算。743-347+辨析:括号“?”的含义理解不透。第一道题的问号是求部分量,第二道题的问号在括号处,求的是总量。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第5题、第6题。
补充作业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6、7的加法应用
6、7的减法应用六、请圈出正确的答案。这道题的“?”表示求(总数 一部分的量)。这道题的“7”表示(一共的个数 箱子里的个数);“?”表示求(总数 一部分的量)七、仔细分析图,请圈出正确的答 案。这道题求的是(总数 一部分的量),用(加法 减法)计算,列式为(6+1 6-1 6-5)。这道题求的是(总数 一部分的量),用(加法 减法)计算,列式为(2+4 4-2 6-2)。八、说出要解决的问题,再解答。743-426+ Thank you! 解决问题
课题
用数学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首先,观看以视频《金色秋天》为主题的“用数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入新课。接着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其内容都是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计算问题。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引导他们知道表示的意思。本节内容是用一幅情境图反映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个知识网络来看,它也标志着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开始,也是向后面的文字应用题过渡的桥梁。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圆形纸片、小花图片、三角形纸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视频播放动画片的卡通形象,以及一些生活实例。
2.谈话引入。生活中的许多事例,我们都能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好吗?(板书课题)
1.认真观察,仔细倾听。
2.边听边思考。
1.看图列式计算。
5+( )=( )
2+( )=( )
2.
6-( )=( )
答案:1.2 7 5 7
2.2 4
二、自主探索,体验数数的方法。
1.教学用加法解决问题。
课件展示P46页情境图。
(1)引导观察,提出问题。
同桌说说看到了什么?
(2) 认识大括号和问号并解答。
①图中还有哪些你以前没有见过的数学符号?
知道他们的意思吗?
②同桌讨论。
师小结:大括号,它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下面的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③看图完成算式。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表述图意。
2.教学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1)出示教材P47页青蛙情境图。
师: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
(2)看这幅画与刚才小兔子的图有什么不同?
1.学生观察后交流:左边有4只小兔子,右边有2只小兔子……
(1)学生观察讨论:大括号和问号。思考它们表示的意义。
(2)交流结果:大括号,它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边说边用两只手表示合起来的意思)。下面的问号,表示要求的问题。
(3)学生交流:左边有4只小兔,右边有2只小兔,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2.学生讨论:跳走之后还剩几只青蛙?算式:7-2=5
学生比较预设:这两幅图的?位置不同,第一幅图是求总数,第二幅图是求部分数。
3.看图列式计算。
( )+( )=( )
( )+( )=( )
( )+( )=( )
( )+( )=( )
答案:3+5=8
3+2=5
3+3=6
3+2=5
三、巩固练习。
1.(1)课件出示书第46页“做一做”“企鹅图”并提出问题。
(2)出示大括号,在大括号下面加些“?只”引导表示什么意思?
(3)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2.课件展示P47页“企鹅图”。
引导大家说一说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求什么,你能解答吗?
1.(1)学生观察提问: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2)学生1:大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企鹅合起来。学生2:表示求一共有多少只?
(3)要把2只和5只合起来,就是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计算,2+5=7(只)
2.学生回答。预设:学生1:一共有6只企鹅,右边有4只,左边有几只?生2:知道了一共有6只企鹅,还知道了右边有4只,求左边有多少只,用减法计算。6-4=2(只)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教材第48页“练习十”1、3题。
2.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6和7的加减法和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为此,在设置课堂环节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画的意思,收到了不错的效果。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也有缺陷。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秩序有些混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应该在与学生互动时,引导他们讨论思考与课堂内容有关的问题。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