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一年级上人教版5.7 连加连减课件(31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一年级上人教版5.7 连加连减课件(31张)+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24 08:13:44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9课时 连加连减 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R 一年级上册 口算。69565475课后作业探索新知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连加 (2)连减探究点 1连加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一共有几只小鸡?5一共有几只小鸡?5+2一共有几只小鸡?5+2+15 + 2 + 1 =78 计算连加算式时,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
顺序依次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相
加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小试牛刀2+3=
5+4=
2+3+4=559594+2=
6+4=
4+2+4=66106101. 2. 填一填。?18探究点 2连减你又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还剩几只小鸡?8-2-28-2-2=64 计算连减算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
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 1.基本练习。8-3=
5-4=
8-3-4=551519-3=
6-4=
9-3-4=66262小试牛刀2.做一做。52连加: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加叫连加。
2.计算连加算式时,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相加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
以此类推。1.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续相减叫连减。
2.计算连减算式时,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先算
前两个数,再用得数减去第三个数。连减:一、填一填,算一算。794989591+4=□    5+5=□    1+4+5=□
3+6=□    9+1=□    3+6+1= □ 二、先观察,再算一算。5101091010三、填一填,算一算。30844162四、看图列式计算。3+42+99-32-44+23+99-32-4作 业 请完成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
第4题、第5题、第6题。
补充作业请完成“应用提升练”和“思维拓展练”习题

(1)计算能力
(2)看图列式能力五、口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9-2-4= 2+1+3=
10-3-6= 4+2+1=
9-1-8= 3+5+2=
8-1-4= 2+3+4=361701039六、连一连。七、按顺序算一算。784081053八、你能看懂图意,并列式计算吗?-22-410-22-69-24-33328九、把1 、2 、3 、4 、5分别填入方格中,使横排、竖排三个数的和都是8。12534 Thank you! 连加 连减
课题
连加 连减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以生动活泼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的思维,利于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自主探索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摆一摆,使其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通过自主练习,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经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并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让学生熟练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一、导入。
同学们,小华是一个爱劳动的孩子。今天,他又在帮妈妈干活了,瞧!小华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小华喂5只小鸡的图片)
问:现在地上有几只小鸡在吃米?
学生讨论:学生1:我们看见了5只小鸡;学生2:小华在喂小鸡;学生3:小华在喂5只小鸡。
1.口算。
3+2=
9-1=
5-4=
8+2=
答案:5 8 1 10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学习连加。
出示P65页情境图一。
1.引导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汇报。
3.揭示课题: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板书: 连加
4.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问:5+2+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①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②教师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板书:5+2+1=8
二、教学连减。
出示P65页情境图二。
1.分步操作,让学生说图意。提问题。
2.教师巡视,引导说运算顺序。
8-2-2=4
3.给这个算式取个名字。
4.师小结:计算连减时先算前面的减法,再用它们的得数减去第3个数,得到最后的结果。
三、举例。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连加、连减呢?
学生自由回答,对敢说能说的学生要多表扬,对想说却有顾虑的学生要多鼓励。
一、1.同学们观察。小华在喂小鸡。
2.学生汇报。预设:学生1:有5只小鸡在吃米,跑来3只小鸡,共有几只?
学生2:小明在喂5只小鸡,跑来2只小鸡,又跑来1只小鸡,共有几只小鸡?学生说出算式
5+2+1。
3.认真观察。
4.小组汇报。学生1: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
学生2:5只加上2只是7只,再加上1只是8只;
学生3:共跑来3只,加上原来的5只,共是8只。
二、1.学生尝试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列算式。
2.学生动手摆学具操作。
3.尝试取个名:“连减”。
4.同桌说说计算方法和计算顺序。
三、预设:家里原来有3个苹果,妈妈先买了2个,又买了3个,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可以用3+2+3=8来计算。
独立完成后交流。
同桌摆一摆
1+3+4=
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答:先算两个数的得数即1+3=4,再算4+4=8
4+3+1=8
9-3-2=
8-3-4=
答案:41
联系实际,同桌编一道连减问题,同桌互相交流。
三、巩固应用。
1.独立完成P65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2、3题。
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自主解答。
1.完成后,交流算法,集体纠正。
2.独立完成集体纠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你会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连加或连减的例子吗?
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在计算过程上,计算时都要分两步计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算出的得数做加数或被减数。学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数,或者由于看不清第一步的得数而造成第二步计算的困难。本节课我根据情境图制作了动画课件,让学生观察、引导,列出算式。同时通过小棒摆的过程可以看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样使学生较顺利地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也加深了学生对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顺序的理解。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