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商务星球版地理第七章第五节 极地地区 第一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商务星球版地理第七章第五节 极地地区 第一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24 17: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下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课题】第五节 极地地区(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能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重点)
2.能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视频。
这两种动物的家乡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两极地区神秘的面纱。
板书课题:极地地区
观看视频,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今天的学习。
播放极地地区代表动物的视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思维
导学新知
分析讨论
对比探究
导学新知: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活动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6和P47图7-5-1和P3图7-5-2及P48文字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一)。
巡视、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
师生互动,纠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归纳总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总结说出北极和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并描述南、北极地区的范围及差异。
师生互动,纠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疑难探究】:
怎样在两极地区判断经纬度和方向?
过渡:南、北极地区的位置特殊性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进入(活动2)
【活动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8文字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二)。
(1)南极地区的地形。
(2)南极地区的气候。(多使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和主要矿产。
【探究交流】:
【思考】:
想一想,极地科考站的房屋,为什么这样设计?
表扬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
(4)北极地区的气候。
(5)北极地区的居民。
(6)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和主要矿产。
【疑难探究】:
为什么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低,降水比北极地区少?
教师适时点拨。
【归纳总结】:
南、北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异同点。
指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归纳。
【延伸】两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塑造了它们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使两极地区在未来交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搜集北极地区在未来交通方面的材料,认识北极地区在未来交通方面的重要性。(课下搜集资料,课上展示。)
学生通过看课本,划出重点知识;
合上课本,认真填写自主学习的内容。
(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绘图:在左面南、北极地图上描绘南、北极圈、0°、180°并在其两侧标注东、西经。(提示:使用地球自转方向,在0°经线附近,按照“北逆南顺”画箭头,来标注东、西经。)
独立思考,认真绘图、展示成果;
纠正错误。
填图:在左图北极地区适当位置上填出:欧洲、亚洲、北美洲、北冰洋。
在左图南极地区适当位置上填出:
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学生认真填图,再通过同伴互助,补充完善,认真识记其位置。
读图:仔细读图,说出北极和南极地区海陆分布的差异。
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同伴互助、疑难向老师问题询问,得出结论。
小组同学认真分析、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达成共识,整理答案。积极踊跃,展示答案。
总结:
熟背,记忆,巩固上面的基础知识。
学生联想、回忆上册所学相关知识,讨论交流,组织语言总结。
学生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讲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加以对比。
仔细观察图片和文字介绍,了解南极气候特征并识记。
小组同学认真分析,、讨论,大胆探知;积极踊跃,发表观点。
达成共识,整理答案。
这样的建筑便于采光和取暖,还能减少近地面强风的吹袭。
课下使用网络媒体搜集因纽特人的资料,认识到,虽然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但人类仍能居住。
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同伴互助、疑难向老师问题询问,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上面所学,归纳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点。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使用网络媒体搜集图片和相关资料,既让课堂教学变得轻松;又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实现高效课堂。
通过对比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培养学生使用多媒体的习惯。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
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收获了
哪些知识,拓展了哪些思维。
提高归纳能力及纵贯整体的整合能力。
当堂训练
巩固提升
1、指导学生背记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重点知识。并独立完成助学P50的当堂达标内容。
2、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识记助学P48“学习过程”中的1、2、3题和P49 “知识结构”并完成助学题目。
2、生生互查。
通过背记知识点和应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达标检测
深化提高
指导学生针对做错的题目及时纠正,并重点讲解。
独立完成下面的达标内容。
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课上独立完成。
达标测试:
1、下面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冰天雪地的两极地区,也有生命存在
B.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但北极地区更为寒冷
C.北极地区是被陆地和岛屿包围的海洋,南极地区是被海洋包围的陆地
D.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居住着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
D.企鹅和白熊都是该大洲特有的动物
3、有一个冷饮商店,门上挂着“南极冷饮店”的招牌,牌子上画的动物最可能是( )

A. B. C. D.
4、 (2012·菏泽)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辐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南极洲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教学反思:
课堂上围绕课标实施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师适当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认知过程。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上台展示交流,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是,参与展示的人数少,有些同学准备了但因胆小而不敢上台展示,在以后要培养这些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大胆参与。
七下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课题】第五节 极地地区(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它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能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重点)
2.能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媒体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视频。
这两种动物的家乡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两极地区神秘的面纱。
板书课题:极地地区
观看视频,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今天的学习。
播放极地地区代表动物的视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迪思维
导学新知
分析讨论
对比探究
导学新知: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
【活动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6和P47图7-5-1和P3图7-5-2及P48文字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一)。
巡视、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
师生互动,纠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归纳总结】:
请同学们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总结说出北极和南极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并描述南、北极地区的范围及差异。
师生互动,纠正展示的错误答案。
【疑难探究】:
怎样在两极地区判断经纬度和方向?
过渡:南、北极地区的位置特殊性对气候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进入(活动2)
【活动2】: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48文字内容,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二)。
(1)南极地区的地形。
(2)南极地区的气候。(多使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和主要矿产。
【探究交流】:
【思考】:
想一想,极地科考站的房屋,为什么这样设计?
表扬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
(4)北极地区的气候。
(5)北极地区的居民。
(6)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和主要矿产。
【疑难探究】:
为什么南极地区的气温比北极地区低,降水比北极地区少?
教师适时点拨。
【归纳总结】:
南、北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异同点。
指导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对比归纳。
【延伸】两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塑造了它们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使两极地区在未来交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搜集北极地区在未来交通方面的材料,认识北极地区在未来交通方面的重要性。(课下搜集资料,课上展示。)
学生通过看课本,划出重点知识;
合上课本,认真填写自主学习的内容。
(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绘图:在左面南、北极地图上描绘南、北极圈、0°、180°并在其两侧标注东、西经。(提示:使用地球自转方向,在0°经线附近,按照“北逆南顺”画箭头,来标注东、西经。)
独立思考,认真绘图、展示成果;
纠正错误。
填图:在左图北极地区适当位置上填出:欧洲、亚洲、北美洲、北冰洋。
在左图南极地区适当位置上填出:
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学生认真填图,再通过同伴互助,补充完善,认真识记其位置。
读图:仔细读图,说出北极和南极地区海陆分布的差异。
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同伴互助、疑难向老师问题询问,得出结论。
小组同学认真分析、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达成共识,整理答案。积极踊跃,展示答案。
总结:
熟背,记忆,巩固上面的基础知识。
学生联想、回忆上册所学相关知识,讨论交流,组织语言总结。
学生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讲解两极地区的气候特点,并加以对比。
仔细观察图片和文字介绍,了解南极气候特征并识记。
小组同学认真分析,、讨论,大胆探知;积极踊跃,发表观点。
达成共识,整理答案。
这样的建筑便于采光和取暖,还能减少近地面强风的吹袭。
课下使用网络媒体搜集因纽特人的资料,认识到,虽然自然环境非常恶劣,但人类仍能居住。
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思考讨论,同伴互助、疑难向老师问题询问,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上面所学,归纳总结两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点。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能有效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使用网络媒体搜集图片和相关资料,既让课堂教学变得轻松;又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实现高效课堂。
通过对比学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先,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培养学生使用多媒体的习惯。
组织交流
点拨建构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有哪些收获;还存在着那些疑问。
梳理、归纳本节课的知识,收获了
哪些知识,拓展了哪些思维。
提高归纳能力及纵贯整体的整合能力。
当堂训练
巩固提升
1、指导学生背记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重点知识。并独立完成助学P50的当堂达标内容。
2、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1、识记助学P48“学习过程”中的1、2、3题和P49 “知识结构”并完成助学题目。
2、生生互查。
通过背记知识点和应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
达标检测
深化提高
指导学生针对做错的题目及时纠正,并重点讲解。
独立完成下面的达标内容。
面向全体学生,难易适度。课上独立完成。
达标测试:
1、下面关于极地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冰天雪地的两极地区,也有生命存在
B.两极地区都是冰雪覆盖的寒冷世界,但北极地区更为寒冷
C.北极地区是被陆地和岛屿包围的海洋,南极地区是被海洋包围的陆地
D.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2、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干燥的大陆
B.全年都有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
C.居住着黄色人种的因纽特人
D.企鹅和白熊都是该大洲特有的动物
3、有一个冷饮商店,门上挂着“南极冷饮店”的招牌,牌子上画的动物最可能是( )

A. B. C. D.
4、 (2012·菏泽)读“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的弧线①和②上画上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同样是极地地区,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低很多,其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比北极地区高 ②南极地区的地势比北极地区高
③南极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对阳光辐射强,吸收的热量少④南极地区没有定居人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与南极洲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教学反思:
课堂上围绕课标实施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师适当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认知过程。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上台展示交流,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是,参与展示的人数少,有些同学准备了但因胆小而不敢上台展示,在以后要培养这些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能大胆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