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课件+教案+学案+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2-24 21:26:34

文档简介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导学案
年 级

学科
科学
课型
实验课
授课
教师
设计时间
总课时
授课
时间
学习内容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目标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学习重点
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学习难点
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学习准备
物体7种,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
师生活动
备注




导入学习:
1.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提疑:
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
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
合作探究:
1.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
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2.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3.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汇报点评:
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巩固练习: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拓展延伸:
解释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 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 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 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 应用沉浮原理
教学反思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
【课程主题】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第一单元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材分析】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二课。它由四部分组成: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三、用小瓶子研究沉浮;四、潜水艇的原理。本课教材编在《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一课之后,目的在于加深、巩固学生对物体沉浮和物体的轻重、大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学生分析】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很常见的,也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饮料瓶沉浮的活动与带橡皮泥的笔帽沉浮都是模仿潜水艇的沉浮,而且前者对学生来说不是很有挑战性,且本课内容较多,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将此部分活动略去。重点让学生去探究多种物体的沉浮的原因及改变沉浮的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了解: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掌握:通过对各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探究,了解怎样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方法。通过探究结果,总结出物体在水中沉浮规律。
理解: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
体会:能用语言表述整个过程,能提出不同的见解和质疑,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感受: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参与: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方式,讨论并运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经历: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在试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体验:通过对物体在水中沉浮规律的探究,使学生获得关于物体沉浮和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
感染: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形成:能在观察研究活动中自己解决有关沉浮的一些问题,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解释物体在水中发生沉浮变化的原因,发展和保持学生探究改变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及与他人合作的良好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 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将实验器材发放给学生并在小组选一组长和记录员。这样,有助于组织教学。
2.一上课就出示( 课件)潜水艇的游戏,让学生观察,然后提出问题“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现象?”(复习“沉浮的现象”,导入本课课题。)
3.出示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操作演示,探究方法。
1.探究改变玻璃瓶在水中的沉浮方法。
教师演示:
①“这是一个盖紧的空瓶,把它放在水里观察沉浮现象。”
(学生观察,看到浮上来了)
②“这是一个同样大小的瓶子(瓶内装满沙子盖紧盖不让学生发现),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同学汇报,看到沉下了。)
③提问“为什么同样大小的瓶子,在水中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呢?”
(前排的同学很容易发现,第二个瓶子里有东西。学生会说“第二个瓶子里有东西重,就沉下去,第一个瓶子轻就浮起来。”)
④“请你把‘沉’的瓶子取出来,检验你的回答是不是正确。”
(发现瓶里装满沙子)
⑤提出“大家想:有什么方法,把这个沉下去的瓶子让它浮上来?”(学生能想出:“把沙子倒掉”的方法。)
⑥为什么要这样做?
(减轻重量使物体“变”轻,上浮)
2.用不同方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1)讲明实验要求——“在我们每组实验台上有一些物体,(出示:小石块,泡沫塑料块,橡皮泥,干净的粗沙一包,带盖玻璃瓶,浮标,易拉罐,带盖小塑料瓶,吸管,橡皮筋。)这些物体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你们可以借鉴改变玻璃瓶的沉浮方法,使沉在水中物体浮上来;浮上来的要想方法让它沉下去;
(2)开展探究活动——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①布置活动:出示《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②提出小组活动规则(排好轮流操作次序,大家想方法,每次1-2人操作,互相合作)
③分组开展活动:(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在巡视中重点指导学生用沙子改变玻璃瓶和浮标的沉浮;用橡皮筋把重的物体与泡沫捆扎,增加物体的体积,就会浮起来。启示把橡皮泥的形状变成船形。)
④控制活动时间,适时转入研讨阶段
三、交流成果,形成结论。
1.整理活动资料:(填在缺项表格中)
(1)问题:“说一说我们怎样改变了物体沉浮?”
①学生说出具体的操作方法时,要提示:“这样做对××物体会有什么影响?”(增加或减少了物体的重量,体积大小)
②学生如果没有用沉浮关系说明现象时,要追问:“你根据什么要这样做?”
③适时针对“方法”把缺项(“增加减小物体的重量”“增加减少物体体积”)填充在表格中
(2)学生填写课本中的表格
2.研讨资料 解决问题
问题:
①“说一说,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②“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改变潜水艇的沉浮?”
四、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探究活动——(我们来做一个“潜水艇”)
1.学生利用自带吸管和空易拉罐,分小组操作,然后学生在讲台上演示。
2.活动后研讨:易拉罐做成的“潜水艇”与真的潜水艇相比较,它们的沉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进水增加重量,下沉,排水减少重量上浮。)
五、探究小结,拓展延伸。
1.让我们学会做一个沉浮自如的“潜水艇”
2.介绍材料,讲解制作方法,要求(如课本内容及插图)
3.教师先演示,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也试一试。思考:挤压瓶子与“潜水艇”的下沉有什么关系?(挤沉,松浮)
【板书设计】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 ?? ?? ?? ?? ?? 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立方体的沉浮? ???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 ?? ?? ?? ?? ??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 潜水艇??应用沉浮原理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从观察身边常见的物体开始的,研究关于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引导学生在自行探究中解决沉浮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活动,并体验了物体沉浮的变化过程,学会了合作学习,学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收集、记录和表述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兴趣盎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虽然有的小组探究活动并未十分成功,但他们没有气馁,继续尝试,这已让我感到欣慰。另外,作为教师在实验材料选取上应具有开放性,尽可能用身边容易获得并且效果明显的材料,大胆、反复尝试,力求沉浮现象明显,一目了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练习
—﹑填空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们 有关。当 一样时,越重越容易 ,越轻越容易 ;当 一样时,体积越大越容易 ,体积越小越容易 。
2.同样大小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 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浮,如用塞子塞好的空瓶,会 在水面上,往瓶里加些沙,增加瓶的 ,它就会 到水底了。
3.同样重量的物体,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 来改变它在水里的沉和浮,如一块放在水里会 ,把它压成铁片,再制成盒子,放在水里,他会 。
二﹑选择
1﹒同样50克的方木快,﹙ ﹚容易沉,
A体积小 B体积大的
2﹒下列同样大小的物体最易浮在水面上的是﹙ ﹚
A最轻 B较轻 C轻 D较重 E最重
3﹒把萝卜﹑石块﹑橡皮﹑泡沫塑料块﹑蜡烛﹑回形针等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却看不出任何和沉浮的规律,原因是﹙ ﹚
A不是同种材料 B大小不同 C轻重不同
三、判断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也能在水下航行,与其重量有关。﹙ ﹚
2﹒同一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不能改变。 ﹙ ﹚
3﹒物体越小,越容易浮在水面上。 ﹙ ﹚
简答题
为什么“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实验分析
一张纸刚放在水面上的时候是浮着的,后来却慢慢地沉到水底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你能解释吗?
【参考答案】
一、1.体积和重量 体积 沉 浮 重量 浮 沉
2.重量 浮 重量 沉
3.体积 浮 沉
二、1.A 2.A 3.C
三、1.错 2.错 3.错
沉浮原理。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量,来实现即在水面上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重量的改变。刚开始纸放到水里时重量较小,后来水慢慢的侵到了纸里面,致使重量改变了。
课件27张PPT。小学科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导入新课潜水艇 潜艇是一种能潜入水下活动和作战的舰艇,也称潜水艇,是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潜艇在战斗中的主要作用是:对陆上战略目标实施核袭击,摧毁敌方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消灭运输舰船、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和潜艇;执行布雷、侦察、救援和遣送特种人员登陆等。潜艇介绍潜艇是怎么工作的呢?探究活动一 小瓶子沉浮实验1、找一个空瓶子,盖上盖子,让它浮在水面上。
2、往空瓶子里一次次地加水,研究一下,加多少水才能使瓶子沉入水中。
3、完成实验报告单。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
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我们的发现:
体积相同重量越大越容易沉,重量越小越容易浮。探究活动二用不同方法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变化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什么关系。
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要想知道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有没有关系,我们需要用到一种实验方法,那就是控制一种因素,研究另外一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也叫对比实验。
首先我们找一组体积相同但是重量不同的物体做实验,观察实验结果。
然后我们找一组重量相同但是体积不同的物体做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物体的沉浮与体积的大小有关?物体的体积从大到小排列1234567物体的沉浮与重量有关?物体由重到轻排列1234567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球体的沉浮1、把 球体按从重到轻排列。
2、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入水里观察。
3、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吗?
4、完成实验报告单。
体积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沉浮会是怎样?体积相同的圆球由重到轻排列12341234 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下沉,轻的物体容易上浮。实验结论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物体的沉浮
1、把四个物体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再放入水里观察。
3、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重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物体沉浮会是怎样?体积依次由大到小排列21343421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下沉,轻的物体容易上浮。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下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上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发现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原理
靠改变潜艇的自身重量来实现的。潜艇它有多个蓄水仓。当潜艇要下潜时就往蓄水舱中注水,使潜艇重量增加超过它的排水量,潜艇就下潜。
物体在液体中的下沉、上浮两个动态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大家都知道潜水艇是一种军用舰艇,它可以潜人水下航行,进行侦察和袭击。但是对潜水艇的工作原理,许多同学则说不清楚,甚至有人误认为:潜水艇浸没水面后就下沉;直至沉底。其实潜水艇淹没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变化,它所受到的浮力就不变了,控制它的下潜深度是靠改变水舱的水量(即改变重力)来实现的。当水舱里的水量保持不变时,潜水艇在水下某一深处是处于悬浮状态而不是沉底。 结论第二节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下沉,轻的物体容易上浮。在重量相同的条件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下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上浮。
3、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练习 1.当物体轻重相同时,( )的物体容易浮在水面;( )的物体容易沉在水底。体积小体积大 2.当物体体积相同时,( )的物体容易浮在水面;( )物体容易沉在水底。重量大重量小生活大千 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海龟号”潜水艇用来进攻敌人并没有获得成功。由人提供动力的潜水艇并不十分有效,手轮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19世纪的工程师们也发现很难封住螺旋桨出入口使其不漏水。直到效率高的汽油发动机研制出来后,潜水艇才真正投入使用。 你要知道科学方法的实质,不要去听一个科学家对你说些什么,而要仔细看他在做什么。

—— 爱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