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课件+朗读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 课件+朗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4 19:33:52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流传至今的古代诗词曲赋文,每一句,每一篇,每一个字,无不经过了创作者的反复斟酌与推敲。读一读下面三则小故事,从中感悟并学习文学大家们炼字炼句的认真与执着。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1.会认9个生字;读写“推敲、精炼、一日千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重难点)贾 韩 斟 酌 渊
叙 谨 寝 暄jiǎhánzhēnzhuóyuānxùjǐnqǐnxuān即兴  精粹  寝室jícuìqǐn宿即兴:
斟酌:
精练:
寒暄:
就着临时产生的兴致(进行创作、表演等)。
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造句:这件事让我再斟酌一下,你等我消息。
(文章或讲话)扼要,没有多余的词句。
造句:写作文时我们要使用精练的语言。
见面时谈天气冷暖之类的应酬话。
造句:两个人见面寒暄了一阵,便开始进入正题。废寝忘食:
过目不忘:
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造句:夜深了,小明依然在废寝忘食地读书。
看过就不会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造句:他的记忆力非常强,可以说过目不忘。佩服 信服都是动词,都有在心中赏识赞同的意思。
“佩服”侧重于敬佩、心服,多用于人或人的素质、能力、精神、品质等。“信服”侧重于信任、赞同,多用于事实、言论、道理、观点等。
1.这姑娘真能干,我不禁暗暗地佩服她。
2.你这样不信守承诺,怎能使别人信服呢?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认真的贾岛。概括介绍唐代著名诗人贾岛写诗的态度认真,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推敲”的来历。写“推敲”一词的缘由。“推敲”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知识渊博、严肃认真。概括介绍欧阳修知识渊博、严肃认真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严肃认真,刻苦写作。叙述欧阳修严肃认真、刻苦写作的几件事。欧阳修改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误撕草稿。写王安石误以为刘贡父写了一篇与他的文章类似的文章,于是撕掉了草稿。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追求独到。写王安石为文要求有独到的见解,有着严于律己的精神。王安石撕稿一、写作的态度要严肃认真、力求完美。
二、要善于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在修改中力求做到语言精练。
四、习作贵在出新,尽量不要写别人已经写过的东西。从三个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全班讨论
《“推敲”》写了贾岛和韩愈一起推敲诗句用字。最终,他们选用了“敲”字,因为一个人深夜把别人的门一“推”就进去了,那是不够礼貌的;另外,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比“推”响亮。
《欧阳修改文》通过列举三件事,表现了欧阳修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王安石撕稿》通过王安石误认为自己的文稿与刘贡父的雷同而撕稿的事,表现了他严肃认真、力求出新的写作态度。1.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鸟宿(sù xiù)池边树,僧(zēnɡ sēnɡ)推月下门。
(2)文章经过修改后,更加完整精粹(cuì suì)了。
(3)他觉得擅(chán shàn)自进入王安石的书房不合适。....√√√√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备:A.齐全。 B.准备。 C.设备(包括人力物力)。
装备(   )  完备(   )  备用(   )
(2)满:A.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 
B.骄傲,不虚心。  C.完全。
春色满园(   ) 自满(   ) 满不在乎(   )......C ABABC3.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王安石平时写文章,总要求能有独到的见解。(   )发现与别人有雷同的地方,(   )会对自己的文章很不满意。
(2)欧阳修(   )称赞尹文,(   )不甘落后。如果就既又4.选词填空。
【访问    拜访】
(1)星期六的下午爸爸(   )了他的小学老师。
(2)我国国防部长对美国进行了友好(   )。
【惊奇    奇特】
(3)王安石(   )地说:“哦!主要内容是什么?”
(4)这棵树的样子十分(   )。拜访访问惊奇奇特5.按要求写句子。
(1)刘贡父随手翻阅桌上王安石写的一篇论兵的草稿。(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是怕先生生气,是怕后生笑话啊!(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不是不爱看杂志,是没时间啊!刘贡父翻阅草稿。课件38张PPT。中国古代文学家小故事(三则)1.读懂课文内容。
2.感受中国古代文学家对待写作的严谨态度,领悟写作的道理。(重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贾(jiǎ)岛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写诗的态度很认真。这句话介绍了贾岛的身份和写诗态度认真的特点,总领全文,也为下文写“推敲”的来历做了铺垫。于是在一家门口一遍又一遍地做起推门和敲门的动作来了。为了一个字而绞尽脑汁,并反复做动作,表明了贾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最后,韩愈认为还是用“敲”字好。因为一个人深夜把别人的门一“推”就进去了,那是不够礼貌的;另外,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比“推”响亮。韩愈与贾岛一起研究起来,并最终确定用“敲”字,说明了韩愈同样具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也说明了遣词造句、字斟句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有一天,钱惟演在洛(luò)阳修建了一座驿(yì)舍,特地请欧阳修、尹(yǐn)师鲁、谢希深三人各写一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起因——为驿舍写记。欧阳修既称赞尹文,又不甘落后,决心向尹师鲁学习,几次登门求教。“既……又……”“称赞”“不甘”“决心”“求教”等词语,形象地写出欧阳修当时的心态和学习过程,使其虚心好学的形象十分鲜明。后来重写了一篇,不但比尹文少二十余字,而且更加完整精粹(cuì)了。“重写”“不但……而且……”更鲜明地表现出欧阳修的认真态度和进步之大。“精粹”写出欧阳修虚心好学、认真上进的结果。这里用尹师鲁的话,侧面表现出欧阳修写文章进步之快之大。尹师鲁佩服地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是一日千里啊!”这样一改,使文章语言由啰嗦变得精练了,能给人无限的遐思,其精妙之处由此可见。也表现了欧阳修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后欧阳修在写《醉翁亭记》时,先是写了滁州东面的山怎样,南面的山怎样,西面的山怎样,北面的山怎样,后来改成一句“环滁皆山也”(环绕滁州的全是山),真是精练极了。体会到了他的一番苦心,不是怕“先生生气”,是怕“后生笑话”。“先生”“后生”各有所指(“先生”指教师,“后生”指青年人),语言幽默风趣,用谐音相对,表现出欧阳修对写作严肃认真和对后辈负责的态度。欧阳修回答:“我不是怕先生生气,是怕后生笑话啊!”“惊奇”“沉默”表现出王安石的心理活动和矛盾斗争,体现出王安石追求完美的特点。王安石惊奇地说:“哦!主要内容是什么?” 刘贡父就将刚才看到的文稿的意思说了一遍。王安石不知道刘贡父已经看过了自己的文稿,更没想到刘贡父是跟自己开玩笑,以为刘贡父真的也写了一篇这样的文章,他沉默了一会儿,便把桌上的那篇论兵的草稿拿起来撕掉了。想象:
王安石沉默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会想:写作贵在创新啊,刘贡父的文章竟然与我的文稿是一样的,我必须得撕掉重写,写一篇有我独到见解的文章!这一段是在叙事后的议论,揭示出王安石严格要求自己,严肃为文、追求完美的特点。“如果……就……”这一假设条件,再加以“甚至”的程度,足见王安石严于律己的优秀品格。王安石平时写文章,总要求能有独到的见解。如果发现与别人有雷同的地方,就会对自己的文章很不满意,甚至撕掉重写。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叙议结合什么叙议结合?
叙议结合指在叙事的同时,适当地展开议论。
叙议结合有什么作用?
使文章更有说服力,更真实,更能抒发作者强烈的情感。
怎样判断叙议结合?
叙议结合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议论往往出现在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议论出现在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三则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三位文学家对待写作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勤奋刻苦、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精神。三则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三位文学家怎样的精神?1.一读:贾岛最终用“推”还是“敲”呢?为什么?最终用“敲”字。因为他听取了韩愈的建议:一个人深夜把别人的门一“推”就进去了,那是不够礼貌的;另外,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比“推”响亮。串珠问题:2.二思:从哪里能感受到欧阳修的虚心好学和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欧阳修既称赞尹文,又不甘落后,决心向尹师鲁学习,几次登门求教。”说明欧阳修虚心好学。“我不是怕先生生气,是怕后生笑话啊!”这句话说明欧阳修对写作严肃认真和对后辈负责的态度。3.三析:王安石为什么撕稿?王安石以为自己的草稿与刘贡父的文章雷同,所以才会撕稿。4.四悟:从三个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一是写作的态度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善于修改自己的习作;三是在修改中力求做到语言精练;四是写作贵在创新。“推敲”典故“推敲”简介贾岛 领起下文访友留诗 潜心斟酌
偶遇韩愈 共同推敲严肃认真
字字推敲分欧阳修改文总 知识渊博 写作认真虚心好学进步大
仔细改稿至满意
严肃认真为后辈严肃认真
刻苦写作总 王安石为文有独到见解王安石撕稿分刘贡父记下草稿
王安石撕稿严肃认真
力求出新《“推敲”》通过介绍“推敲”的来历,赞扬了贾岛认真的写作态度。
《欧阳修改文》讲述了欧阳修改文的几件事,表现了欧阳修严肃认真、刻苦写作的精神。
《王安石撕稿》通过写王安石撕掉误以为与别人雷同的草稿的事,表现了王安石对写作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力求出新、严于律己的精神。王安石推敲“绿”的故事
《泊船瓜洲》这首诗的第三句原是“春风又到江南岸”。但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
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的第三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中国书之最】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最大的综合性丛书:《四库全书》。本课所讲述的三则小故事,刻画的都是古代文学家严肃认真、力求完美的写作形象。我们要学习他们对待写作的态度,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一、给加点字注音。
渊______博  寒暄______  严谨______
斟____ 酌____ 记叙______  寝______食难安.......yuān xuānjǐnzhēnzhuóxùqǐn二、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词语造句。
过(  )(  )忘   废(  )忘(  )
不甘(  )(  ) 一日(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  不寝  食落  后千  里示例:爷爷年轻时记忆力很好,看过的文章过目不忘。三、巧填关联词。
1.王安石写文章(    )发现与别人有雷同的地方,(    )会对自己的文章很不满意,甚至撕掉重写。
2.欧阳修的文章(   )比尹文少二十余字,(   )更加完整精粹了。如果就不但而且四、句子万花筒。
1.又不是小学生,还怕先生生气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是一日千里啊!(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是知识渊博而又严肃认真的文学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不是小学生,不怕先生生气。他口渴得可以喝下一条江。欧阳修是文学家。4.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是贾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阳修称赞尹文。 欧阳修不甘落后,决心向尹师鲁学习。(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既称赞尹文,又不甘落后,决心向尹师鲁学习。贾岛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