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社会在没有发明时钟之前计量时间的方法。
2、思考和理解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3、制作一个“太阳钟”,并发现太阳钟的弊端。
教学重点:知道太阳钟计时的原理。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人十二时辰划分的资料,以及关于用太阳光的影子计时的日晷的资料。
2、自制日晷模型;立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谈话:我们有哪些方法来计时? (钟表、电视等)
(2)提问:古人没有现代人用的钟表,他们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二、探究过程
1、用太阳来计时 (难点)
(1)提问:知道最早使用时间单位“天”是怎样来的吗?
(古代人用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就成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2)阅读教材P52上的资料,知道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
(3)思考:用“天”作单位,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4)谈话:在生活中,人们认识到用“天”做单位太大,给生活带来了不便。就把一天划分了十二时辰,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午时三刻”、“半夜三更”等等。
(5)提问:我们经常在书本里看到这样的词语“午时三刻”、“半夜三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6)出示日晷图,解说晷面上十二时辰的划分方法。
(7)讲解: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是怎样划分的?
(8)介绍:各个时辰的名称由来。
(依据古代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动物活动时间的规律来命名)
2、自己来利用光阴计时 (重点)
(1)提问:古人如果想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怎样来观察日晷呢?
(2)出示日晷模型,学生观察日晷。
(3)指名学生回答。
(4)提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个时辰的?说说日晷是怎样计时的?怎样来观察日晷的计时?
(在晷面中间插上一根针——这就是古人计时的日晷。我们只要看晷针的影子在哪,就是什么时辰。)
(5)思考:听了同学的介绍,日晷计时的原理?
(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来计时)
(6)提问:我们现在知道了日晷的计时原理,我们自己能做一个太阳钟了吗?
(7)小组讨论:怎样制作太阳钟来计时,需要哪些工具。自己制作太阳钟将会怎样?怎样使制作的太阳钟计时更准确。
(8)把小组讨论结果填写在P43《科学同步探究》中。
3、讨论与思考
思考:太阳钟在实际使用中,会有哪些问题?
(阴雨天不能使用,晚上不能使用,计时不精确等)
三、巩固练习
(1)学生阅读P43《科学同步探究》的小资料,了解一天中十二个时辰对应现在的时间。
(2)完成P44《科学同步探究》的自我评价中习题。《太阳钟》习题
基础过关
1.填空题
(1)太阳钟是根据(
)来计时的。
(2)古代把一天分为(
),每个时辰(
)。
(3)在日晷的正反面划出(
),每个小格代表(
)。
(4)午时三刻表示(
)。
(5)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的长短会经历(
)变化过程。
(6)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
)。
(7)从(
),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
),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
(8)日晷依晷面所放位置不同,可分为(
)、(
)。
(9)早晨当太阳升起时,(
)就开始了;太阳落山了,天变黑了,(
)就开始了。
(10)在远古时代,人类用(
)来计时。
综合训练
1.选择题
(1)亥时是指(
)
A.23—1点
B.1—3点
C.21—23点
(2)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
)星座。
A.12个时辰
B.36个时辰
C.24个时辰
(3)古代人们制作的利用太阳来计量时间的仪器是(
)
A.日晷
B.浑天仪
C.滴漏
(4)古埃及人利用(
)计算时间。
A.星座计时
B.流水计时
C.太阳计时
(5)日晷是测量(
)的工具。
A.体积
B.时间
C.长度
2.判断题
(1)只有在阳光下物体才有影子。
(
)
(2)太阳的变化影响影子的变化。
(
)
(3)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
)
(4)太阳钟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
)
(5)午时是指9—11时。
(
)
拓展应用
1.简答题
(1)日晷与圭表的区别是什么?
(2)你知道的计时仪器有哪些?
2.实验题
怎样制作简易的太阳钟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填空题
(1)日影的方向
(2)12个时辰
2小时
(3)12个小格
2小时
(4)11点45分
(5)长
短
长
(6)天
(7)春分到秋分期间
秋分到春分期间
(8)地平日晷
赤道日晷
(9)白天
夜晚
(10)太阳
二、综合训练
1.选择题
(1)C
(2)B
(3)A
(4)A
(5)B
2.判断题
(1)×
(2)√
(3)√
(4)×
(5)×
三、拓展应用
1.简答题
(1)圭表的根据日影的长短判别方向测定季节、全年日数和冬至、夏至就在的日子,推算历法等;日晷的应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2)日晷、圭表、沙漏、机械钟表、电子表、手表等
2.实验题
1:先画一个表,在中心插上橡皮泥,橡皮泥上插牙签。
2:测量时间,调整准确度。《太阳钟》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道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二、导学问题
1.探 究 活 动
活动一:用太阳来计时
(1) 阅读课本第52页,了解古代人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
(2)思考下列问题:
① 在时钟发明之前,人类是利用 什么来计时。
② 古时候一天分为几小时?是怎样划分的?
③ 在圈内画出太阳的位置,再在框内填上对应的时刻。
④ 白天和夜晚的时间怎么不一样了?
(3)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发现。
活动二:用光影来记时
(1)我的问题:太阳钟为什么能够计时?
(2)我的假设:太阳钟是根据 制作的。
(3)探究方法:按照课本第53页提示,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
观察时间 影子长度 影子方向
(4)小组讨论:在白天,人们是怎样利用太阳来计时的? “太阳钟”在实际使用时会遇到哪些问题?
2.检测反馈
(1)阅读目标领悟,说说今天的收获。 (2)完成学习评价。
三、参考资料
1.【百度百科】https://www.
2.【百度文库】http://www.
。(共20张PPT)
《太阳钟》
导入新课
如今,我们只需要看一看钟表就能知道现在几点钟,可过去的人们并没有我们今天使用的钟表,在时钟发明之前,古人是用什么来计量时间的呢?
新课学习
太阳钟
新课学习
日
出
用太阳来计时
新课学习
日
中
新课学习
日
落
新课学习
古代一天的划分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
子
下午
11
时正至上午
1
时正
丑
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
寅
上午
3
时正至上午
5
时正
卯
上午
5
时正至上午
7
时正
辰
上午
7
时正至上午
9
时正
巳
上午
9
时正至上午11时正
午
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
未
下午
1
时正至下午
3
时正
申
下午
3
时正至下午
5
时正
酉
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
戌
下午
7
时正至下午
9
时正
亥
下午
9
时正至下午
11
时正
新课学习
古代人常常用光影来计时,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新课学习
思考:在提昂养性将一根木棒,竖直的插到地上,地面上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方向、长短会发生变化吗?
新课学习
计时工具
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方向会发生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日
晷
新课学习
日晷,是指日影,是使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时间的一种设备,主要由一根投射太阳阴影的指标、承受指标投影的投影面
(即晷面)
和晷面上的刻度线组成。日晷可以设计在任何物体的表面上,让固定的指针产生阴影来测量时间,因此日晷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地平式日晷、赤道式日晷、子午式日晷和卯酉式日晷等等。
新课学习
司
南
新课学习
沙漏
新课学习
机械钟
新课学习
石英钟
课堂练习
填空
1.太阳钟是根据(
)来计量时间的。
2.日晷是根据(
)来计量时间的。
3.我国把古代的一昼夜分为(
),每个时辰(
)小时。
日影的变化
日影方向的变化
十二个时辰
2小时
结论总结
1.学生能否正确完成“太阳钟”的初步制作并确定一个时刻。
2.学生能否正确理解“白天和晚上每小时怎么不一样长?”
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慢慢的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作业本;继续完成水平式日晷的制作。
板书设计
太阳钟
太
阳:
东
西
影
子:
西
东
规律
长
短
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