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有机物
宁海县跃龙中学 张珍娟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有机物概念;能区分身边常见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几种简单的有机物的化学式、性质及用途。
3.通过探究丁烷元素组成的活动,知道判断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的依据。
能力目标: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后归纳出有机物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应用已有经验认识新事物的思维能力等。
2.通过开展寻找身边的有机物和探究丁烷元素组成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协作交流等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
1. 能意识到有机物物种类繁多,性质各异,有机物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极其重要,既要合理利用有机物又要防范有毒有害的有机物,树立环保意识。
2. 通过小组活动,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突出主体性,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化学物质和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有机物并能举例身边的有机物;
了解几种简单有机物的化学式、性质,用途。
教学难点:辨别有机物和无机物;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和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实验用品20组(蔗糖、面粉、酒精灯、燃烧匙、坩埚钳、火柴、打火机、小烧杯、澄清石灰水各1份)
学生准备:每人收集西药类药品说明书一份、白色棉布一块
四、总体设计意图
学生自我创设教学情景和内容(矛盾产生)→师生共同形成教学资源(矛盾激化)→完成教学目标(矛盾的解决)
五、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 动 设计意图 教学预见及处理 媒体选用
引入(情景创设):展示1999年,北京长安街头曾出现的写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字样的垃圾分类筒,告知使用结果及原因(效果不佳,原因是市民不知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而非环保环保意识差)。引出课题并板书(见板书设计)。 看屏幕上分类垃圾筒图片,听教师介绍老百姓因分不清有机物和无机物而乱投放垃圾的原因。 迅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认识到学科知识对今后的生产、生活的重要性。 贴近生活的情境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PPT图片:垃圾分类筒图片三张。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讨论,将你们认识的有机物写在学案上,让老师看看你们到底已认识多少有机物? 自由讨论、记录,并派代表向教师汇报。 以学生为主体,激发讨论热情,培养协作精神。
将学生的讨论结果一一列在副板书部位,引导他们进行分类和评价正误。 观看分享其他同学的讨论结果,摸索物质的不同分类方法和依据,再认物质的种类和作用,并形成有机物的初步认识。 搭建协作平台,凸显学生主体;培养协作意识及分析、归纳和自我评价等能力,从中获得有机物的模糊概念,产生教学的“矛盾”,为后面激化“矛盾”作准备。 学生所列物质可能有误或种类不详,教师可在汇总时进行分类评价(无机物和有机物)和回顾前几册教材提到过的有机物(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等)。 投影仪:投影部分不同结果的学案。
指导学生阅读书本34页“无机物和有机物”。学生解决思考题后,教师设疑:“看来维勒人工合成尿素的事实打破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类的原有的本义,那么现代划分它们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阅读“无机物、有机物”材料。思考并回答两个问题。 培养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同时利用维勒首先人工合成尿素的史实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熏陶。并为激发学生探究有机物作思想准备。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这两个问题。籍此自学获得的新知,教师适时的指引易于激起学生探究有机物到底是什么的欲望。 PPT幻灯片:两个思考题。
指导每个小组按照学案中探究活动一的要求开展蔗糖、面粉、棉布、酒精的燃烧实验,一起探究有机物在组成上的共同特点。 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分析有机物的共同特点,派小组代表发言。 用学生身边的常见物质作实验材料,旨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预估活动一中2、3题学生结论会有偏差。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如米饭烧焦、木柴燃烧后留下木炭等)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PPT幻灯片:探究活动一
引导学生归纳出有机物概念并板书: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 在师生交流中互动,尝试着归纳有机物概念。 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让学生学习如何归纳出一个概念。 生自行归纳有机物概念有难度。可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协作中去构建新知。
教师讲述:无机物的概念、实例及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等物质为何归类到无机物中研究并引导学生分析出无机物的元素组成。 听教师讲解无机物概念,理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为何称为无机物 介绍无机物是为了引起学生对有机物与无机物比较,加深对两种物质分类的印象。 对部分含碳化合物归为无机物学生不易记住,教师可强调并板书无机物概念和举例。
指导学生查阅自备药品说明书中药品的结构式,完成探究活动二“有机物的组成元素”,并填写学案。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板书有机物元素组成(见板书)并介绍有机物种类之多的原因。 查阅西药的药品说明书,了解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及有机物种类之多的原因。 通过收集、查阅药品说明书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并获取知识的能力。 预估生收集到的有机物组成元素少,悟出有机物种类多的原因也有困难。师可投影自备的说明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PPT幻灯片:探究活动二
引导学生进行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较并发言后,教师以表格形式将“有机物与无机物比较”板书出来(见板书设计一、)。 思考、比较、表达自己的见解,在师生互评中建构知识网络。 搭建此平台利于学生对无机物、有机物概念加深理解,并培养学生思维、表达等能力。 在前面教学基础上加师生互动,能让学生成功建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知识网络。 PPT幻灯片:有机物与无机物比较
媒体展示日常吃的几种食物的图片,让生讨论回答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什么?是不是有机物?师小结板书:食物中的主要有机物(见板书设计)。 观看图片,识别这几种食物中的有机物。 讨论日常吃的食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让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寻找食物中有机物,获取知识。 活跃的课堂氛围利于学生寻找并记忆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PPT幻灯片:6张食物中的有机物图片。
展示一幅厨房和卧室图片,让学生结合自家实际找出有哪些有机物?在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家中常见的有机物(见幻灯片)。 看图片寻找并汇报哪些是有机物。感受有机物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息息相关。 学以致用,强化有机物概念,拉近学生与有机化学的距离。妥善解决先前产生的“矛盾” 学生的例举可能不充分,教师可结合图片和生活加以启发。 PPT幻灯片:厨房、卧室等图片和教师小结共四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5~37页“几种简单的有机物”部分,并完成学案中的表看哪组完成的又快又好! 阅读并填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凭借学案进行阅读,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来获得新知识,应没有太大难度。 PPT幻灯片:表格
投影部分学生完成的表格,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作提纲契领式的总结并板书(见板书设计)。 若学生能力不错,课堂时间宽裕,教师也可设问:烷烃类物质分子式书写的规律是什么? 比较修正表格内容,识记这些常见简单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和用途。 发挥学生的互评功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教师总结时介绍我国乙烯年产量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了解这几种简单有机物不难,但若让学生自行找出烷烃类物质分子式书写规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启发学生观察碳、氢原子数递增规律去突破。 PPT幻灯片:几种简单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的表格汇总。
指导学生按学案要求开展探究活动三:丁烷的元素组成并填写学案中的相应空格。让学生从中悟出检验有机物中是否碳、氢元素的方法。 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建构检验有机物中含碳、氢元素的共识。 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新的规律性认识的能力。在探究中达成知识目标3。 悟出检验有机物中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可通过回忆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投影部分学案,师生在纠错评价中启迪学生悟出检验方法。 PPT幻灯片:探究活动三。
通过介绍苯的毒性后指导学生阅读书本36页“阅读”,将甲醛、氟氯烃、酒精、甲醇的用途及危害划线。 阅读并划出甲醛、氟氯烃、酒精、甲醇的用途及危害。体验树立防范意识的重要性 了解甲醛、氟氯烃、酒精、甲醇的用途及危害,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环保理念。 学生通过自学了解此部分知识并不难,教师只需稍作引导。
请学生来对本节课所学内容作小结。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播放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强化巩固。 学生作小结: 培养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归纳能力。 借助媒体展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 PPT幻灯片:小结。
布置作业:⒈书本43页1、2、3。⒉课后活动:课外开展有机物的再利用调查实践活动,写一份“有机物的再利用——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的倡议书进行环保宣传 巩固本课内容树立节能观念,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向课外拓展。
附件:
表一:
名称 化学式 性 质 用 途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乙烯
苯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常见的有机物
§2.1 身边的有机物(第一课时 )
一、有机物、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
有 机 物 无 机 物
概 念 含碳的化合物 一般指组成里不含碳元素的物质
元素组 成 一定含C,可能含有H、O、N、S、P、卤素等 一百多种元素中的若干种
区 别 1.不含碳的化合物肯定不属于有机物,而属于无机物2.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的组成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研究。
联 系 无机物和有机物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食物中的有机物
二、家中常见的有机物:
其它:
三、几种简单的有机物
1.甲烷(沼气、天然气):CH4 温室气体
2.乙烷:C2H6
3.丙烷:C3H8
4.丁烷:C4H10
5.乙烯:C2H4
6.苯: C6H6
7.甲醛:HCHO
8.氟氯烃(氟里昂): 破坏臭氧层
9.乙醇(酒精): C2H5OH
10.甲醇:CH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