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配制溶液(第1.2课时)[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5.配制溶液(第1.2课时)[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12-19 00:0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节 配制溶液
余姚市实验学校 倪国荣
一、教学目标
㈠ 知识目标
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2.掌握溶液质量、体积、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计算。
3.掌握溶液稀释的计算。
4.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㈡ 能力目标
通过化学计算,训练解题技能,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方法。
㈢ 情感目标
体验溶液的质量分数与溶液浓、稀的关系;培养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学习作风。
二、重点难点
1.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中,涉及溶液体积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设置】出示两张死海中人漂浮的图片,
【师】你能回答死海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吗?
【生】是因为死海的海水中的密度比较大。
【师】那么同样是海水,我们知道它们都是咸的,都是一些盐的溶液,为什么死海中海水的密度会大呢?
【生】因为死海的海水中所溶解的盐较多。
【师】(愕然)难道那么大的一个太平洋中的水所含的盐,就比不上相对来说很小的一个死海中的盐?
【生】那是指同样多的海水中。
【师】(帮助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解释)在一定量的海水中,死海中的水所含的盐比较多。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死海中的海水密度比较大,人能漂浮在水面。
(顺势复习溶液的概念,学生回忆。指出溶液有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师】同样是海水,但是相等质量的水中所含的盐的可能不一样,结果导致了它们具有一些不同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碰到过这样的现象吗?
【生1】客人来了,泡糖水时糖越多越甜。
【师】你有这个体会吗?
【生1】(学生认同)
【生2】煲汤时,盐放的越多越咸。
【师】同学们认同吗?
【生】(表示认同)
【师】现在请同学们配制两份不同的食盐溶液,然后分别放入鸡蛋,要求一份让鸡蛋下沉,另一份让鸡蛋漂浮。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配制完成后展示)
【师】这两份不同的食盐溶液,平时我们用什么词来区分它们?
【生】(思考后)浓度。我们称能使鸡蛋漂浮的那份溶液浓,让鸡蛋下沉的那份溶液稀。
【师】哦,那么溶液的浓和稀的实质是什么?
【生1】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
【生2】(补充)相等质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多少。
【师】(教师表示肯定)再请一半同学配制浓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两份,另一半同学配制浓度不同的高锰酸钾溶液两份。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它们的浓度不同。配制完成后展示)
【师】这两份是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你能区分哪份是浓溶液,哪份是稀溶液?
【生】颜色深的是浓溶液,颜色浅的是稀溶液。
【师】哦,从溶液颜色的深浅中可以判断。那么这两份是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你能区分哪份是浓溶液,哪份是稀溶液?
【生】颜色深的是浓溶液,颜色浅的是稀溶液。
(再出示一瓶刚在配制的硫酸铜溶液)
【师】我想把这瓶溶液变浓一些,可以用什么方法
【生1】再加入一些硫酸铜溶质。增加溶质
【生2】减少溶液中的一些水,减少溶剂
【师】溶液变稀一点,有怎么办?
【生1】再除去一些硫酸铜溶质。减少溶质
【生2】增加溶液中的一些水,增加溶剂
(师生讨论,配合一些演示实验,共同完成下表,)
溶 质 溶 剂 溶 液 浓、稀 说 明
↑ — ↑ ↑
↓ — ↓ ↓
— ↑ ↑ ↓
— ↓ ↓ ↑
【师】在一定量的溶剂中,所加入的溶质越多,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越大?
【生】不一定,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师】溶液浓稀的变化可以从颜色深浅中判断。可是我们知道许多溶液是无色的,(出示两份无色氢氧化钠溶液)你能判断他们的浓稀吗?
【生】(迷茫)
【师】总结,溶液是有浓稀之份,有些溶液我们可以观察它们的颜色的深浅,有些我们溶液我们可以通过尝它们的味道,如甜味或咸味不同来判断。但更多的溶液我们不能用这些方法来判断,而且,这些方法也很粗略,不能准确表明一定量的溶液中究竟含有多少溶质,只能是粗略定性的表示。然而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人们对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的要求很高,比如人在生病打吊针时,所注射的葡萄糖溶液要准确的控制浓度。又比如:农业上施用农药时,药液过浓时会伤害农作物,药液过稀时,不能有效的杀虫灭菌。可以用什么方法准确的表示出某一溶液的组成情况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回答。
(学生阅读课文)
【生】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师】那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生】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师板书)
【师】(继续说明)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加溶剂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可表示为(溶质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板书)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或 P% == ×100%
【师】要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要已知那哪些条件?
【生】只要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就可以求得。
【师】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生】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相对含量越大,溶液越浓。
【师】也就是说,溶液的浓稀可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越浓。
【师】有了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概念,我们能更准确地、定量的表示溶液的组成。
【师】请你判断下面两句话,是否正确?
判断:①在100g溶剂里溶解了5g 溶质,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
②在100mL 的溶液中有5mL的溶质,则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
思考: 某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其含义是什么
表示每100份质量的食盐溶液中含食盐5份质量 、含水95份质量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
(出示例1:)医院里输液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计算要配制这样的溶液1500Kg,需要NaCl和蒸馏水各多少?
[解析]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1500Kg×0.9%=13.5 Kg。
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500 Kg-13.5 Kg=1486.5 Kg
答: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1500 Kg,需要13.5 Kg的氯化钠和1486.5 Kg的蒸馏水。
(出示例2:)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为了做制取氢气的实验,需要20%的稀硫酸。要把30克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是20%的稀硫酸,需要水多少克?
[解析]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设:稀释后溶液的质量为X。
则有:30克×98%==X×20%
解得:X==147克
所需水的质量:147克—30克=117克
答:需要水117克。
(出示例3:)把50mL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多少mL ?需水多少mL ?(浓硫酸的密度是1.84×103千克/米3)
[解析]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 溶液体积×密度×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的原则,可列出下式:
设:20%的稀硫酸的体积为χ
50mL ×1.84g/cm3×98% == χ×1.14g/cm3×20%
χ== 395.4mL
所需水的体积 == (稀硫酸质量—浓硫酸质量)÷水的密度,列式得:
(394.4mL ×1.14 g/cm3-50mL ×1.84g/cm3)÷1.0g/cm3== 357.6mL
答:可配制稀硫酸395.4mL,需要水357.6mL。
【师】特别注意:稀释后的溶液体积不等于浓溶液的体积和加入的水的体积之和。
(出示例4:) 取质量分数为10%的酒精溶液和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相混合,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酒精溶液100g ,需各取多少g ?
[解析] 设取质量分数为10%的酒精溶液的质量为χ,则取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质量为
(100g—χ),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相等,可得下式:
χ×10% + (100g—χ)== 100g ×30%
解得 χ == 60g
100g-60g=40g.
答:需要质量分数为10%的酒精溶液的质量为60克,需要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质量为40g.。
练习:1、完成下表:
食盐溶液 水 食盐固体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g 95g ( ) ( )
200g ( ) 10g ( )
150g ( ) ( ) 10g
( ) 100g 20g ( )
2、把200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水多少g ?
3、将20g 15%的食盐水和20g5%的食盐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g,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
4、欲使100g 5%的硝酸钠溶液增大到20%,分别采用下列方法:
⑴ 需加入50%的硝酸钠溶液多少g?(50g )
⑵ 需加入硝酸钠固体多少g ?(18.75g)
⑶ 需蒸发水多少g ?(75g )
(学生练习后反馈讲评)
【师】刚在我们学习了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这是化学上常用的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其实表示溶液的组成还有很多方法,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9页的阅读材料,说明科学上还有哪些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
【生1】用一种液体的体积。
【生2】用一定体积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 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投影显示)
50克5%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溶质氯化钠 克,水 克。
【情景设计】在做有关浮力实验时,需要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 而实验室没有现成配制好的,要我们自己配制,该怎么做呢?
【师】请同学们思考:要完成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的任务,我们应怎样开展工作?
【生】首先要明确目的,然后设计实验思路,列出所和领取所需要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得出实验结论。
【师】那我们今天的目的就是为了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只要将氯化钠溶解到蒸馏水中就可以了。你知道要达到今天的目的我们需要哪些试剂?
【生】只要有氯化钠晶体和蒸馏水就可以了。
【师】有了氯化钠晶体和蒸馏水,为了完成今天的实验,还需要哪些实验仪器?为什么需要这些仪器?各有什么作用?
【生1】需要溶解氯化钠的容器,可以选择烧杯。
【生2】还需要帮助氯化钠溶解用的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促进氯化钠的溶解。
【师】(表示肯定)不过,我们对溶液的质量和质量分数都有要求,要求溶液的质量是50g ,不能多也不能少;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不能太浓或太稀。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的取些氯化钠溶解到蒸馏水中。为了保证所配溶液达到要求,想一想, 所取的氯化钠和蒸馏水的多少有要求吗?
【生】应该取2.5克的氯化钠和47.5克的蒸馏水。
【师】那么准确的取得氯化钠和蒸馏水的质量,还需要哪些器材?
【生1】天平和砝码,用来称取氯化钠和蒸馏水的质量。
【生2】还需要取用氯化钠试剂的药匙。
【师】那么47.5克的水怎样得到?
【生】也用天平称。
【师】可以,不过蒸馏水是液体,称取它的质量不是很方便。除了用天平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能够准确而方便的获得47.5克的水?
【生】用量筒。
【师】可是我们知道量筒是测液体的体积的,怎么可以测质量?
【生1】水的密度是1.0×103千克/米3,47.5克的水用公式可以求出这些水的体积,=45mL,然后用量筒量取47.5毫升体积的水。
【师】那就可以说只要用量筒量取47.5毫升的水,就获得47.5克的水。在实验室有很多规格的量筒,有5毫升、10毫升、20毫升、50毫升、100毫升等,你准备用哪一种?为什么?
【生1】用50毫升规格的,为了减小误差。(回答不完整时,教师补充)
【师】不过怎样才能准确量取47.5毫升的水?还需要什么仪器?
【生】滴管。
【师】请你说说怎样准确量取47.5毫升的蒸馏水?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师】好,为了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你将要向实验室领取哪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
【生】氯化钠、蒸馏水;天平和砝码、药匙、烧杯、量筒、滴管、玻璃棒。
【师】有了药品和试剂,我们应该进行怎样的操作步骤?
【生】需要计算、称量、溶解三个步骤。
【师】好的,请同学们参看课本29页图1.5.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流程图,看是否符合我们刚在分析的?并在课本上填上配制溶液时的具体操作步骤。
(学生观察、填写实验操作步骤)
【师】请同学交流填写的操作步骤?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加以点评)
【师】请同学们向我领取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把配制好的溶液上交。
(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刚在同学们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同学有一些做法,我不敢苟同。请同学们帮助分析一下,他们的操作错在哪里?会引起所配制的溶液质量或者质量分数发生偏大还是偏小?
(教师逐一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或者学生容易出现操作错误,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形成正确操作方法)
【师】(用投影片出示一份浓硫酸的标签,并要求配制100克15%的稀硫酸)请同学们考虑需要哪些仪器和药品?
(学生讨论,形成正确方案后,学生操作)
【师】刚在我们配制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请同学总结一下,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和方法。
( 学生总结,教师补充)
(出示课堂形成性练习,巩固知识)
1、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 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
2、用98%的浓硫酸(密度1.84g/cm3 )和水配制100克10%的稀硫酸,下列仪器中一般比需要使用的是( )
A、100毫升的量筒 B、天平 C、10毫升量筒 D、250毫升的烧杯
3、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视线仰视读数;量水时,视线俯视,则所配的溶液的质量分数将( )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D、无法判断
4、某同学在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5.1%的氯化钠溶液时,有以下操作:
①在天平的左边加5克砝码,移动游码到0.1克,右边加入氯化钠固体,直到天平平衡,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倒入烧杯
②用100毫升的量筒量取94.9毫升水时,仰读刻度。将水倒入装有氯化钠的烧杯中,搅拌,让氯化钠全部溶解即可。
指出上述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师】小结,请同学归纳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操作步骤。
(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师】布置作业
盐酸 化学纯
(500 mL)
品名盐酸
化学式 HCL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cm3质量分数37%
PAGE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