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命题: 审题:高二地理组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图中的直线均为经纬线,数字为经纬度,表示这些经纬线附近的山脉。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的①一④所代表的山脉分别是
A. 南岭、秦岭、昆仑山、天山 B. 南岭、阴山、天山、昆仑山
C. 昆仑山、天山、阴山、秦岭 D. 南岭、阴山、昆仑山、秦岭、
2.下列关于图中⑤一⑧所代表的山脉附近地区的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⑤山脉地形特征是山高谷深,山河相间
B. ⑥山脉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C. ⑦山脉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D. ⑧山脉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气温随海拔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该山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
A. 1月的山顶 B. 1月的山麓 C. 7月的山顶 D. 7月的山麓
4.该山可能位于( )
A. 浙江省 B. 四川省 C. 青海省 D. 吉林省
5.该山海拔1500米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正午太阳高度小 B. 晴天多,降水较少
C. 山谷风出现频率低 D. 受冬季风影响
内蒙古西部的额济纳旗是茫茫沙海中的一片“绿洲”,每当夏季,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甘肃最后汇集到这里形成季节性湖泊。20世纪50年代,这里许多地方都是江南水乡景象,但到20世纪80年代,到达额济纳旗的河水急剧下降,许多河流消失,胡杨林也枯死。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弱水形成的季节性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约是( )
A. 1月 B. 6月 C. 8月 D. 11月
7.20世纪80~90年代,额济纳河水位急剧下降,许多湖泊消失,对这一恶果的原因推测中,最不可能成立的是( )
A. 上游地区不断截流引水
B. 人口增长快,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C. 气候异常,蒸发量增大
D. 下渗加剧、湖泊对地下水的补给量增大
8.绿洲的稳定程度取决于( )
A. 自然和人为的水源保证程度 B. 气候变化的剧烈程度
C. 人类植树造林,保护环境的程度 D. 自然环境中土壤肥力的高低程度
读“广州、兰州、乌鲁木齐和重庆4城市的气候资料表”,做下列各题。
①?
②?
?③?
?④
年降水量(毫米)
338
1700
276
1088
最热月平均温(℃)
22
28
26
29
最冷月平均温(℃)
-7
13
-15
8
9.棉纺织工业和毛纺织工业都较发达的城市是
A. ①城市 B. ②城市 C. ③城市 D. ④城市
10.图中④城市所在地形区农业发展的最不利条件是
A. 热量不足 B. 光照不足 C. 水源短缺 D. 人口众多
下图中,①、②间为海区,③地附近有著名的河口三角洲,①、④的附近都有重要海港和重要铁路经过或连接。据此回答问题。
11.关于④港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濒临海域属于我国重要内海
B. 输出的物资中水稻等农产品比例最高
C. 其经济腹地主要为黑吉辽三省区
D. 该港是我国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港口
12.关于①、②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港口为上海港 B. ①为陇海——兰新线的东端起点
C. ②城市是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 D. ②位于东海沿岸
13.关于③地河口三角洲所属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名称是海河
B. 中游河道九曲回肠,成为地上河
C. 上游是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
D. 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下游河水都补给河道两侧地区的地下水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下题。
14.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
A. 方便引水管自流 B. 减少引水杂质
C. 防止泥沙淤积 D. 过滤水中污染物
15.建设坝窖联蓄工程除了解决饮水问题,还可以
A. 缓解水土流失 B. 降低土地盐碱化
C. 增加地表径流 D. 增加水汽输送量
16.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A. 东南丘陵 B. 河套平原 C. 藏北高原 D. 黄土高原
如图为201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据图中所显示的信息推断,N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 新疆 B. 上海 C. 西藏 D. 内蒙古
18.控制上述省级行政区空气二氧化硫浓度的合理措施是:()
①将耗煤高的企业都迁至境外
②扩大城区水域面积,形成环城水系
③改变较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
④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 ⑤加强燃煤脱硫设施的监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下图为西南某地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9.Google公司发布推出了一款卫星形像地图服务新产品--Google Earth.通过互联网搜索指定的数据库,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找到自己家的房顶。同时精确地显示鼠标指针处所代表地点的地理坐标,对GoogleEarth软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应用的核心技术是GPS技术
B. 真正实现了数字地球
C. Google Earth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GPS,GIS
D. 方便人们分析区域的空间信息
20.与原始生态林相比,现橡胶林
A. 蒸发量减少
B. 下渗量减少
C. 径流总量增多
D. 气候更加湿润
21.由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A. 涵养水源能力变强
B. 土壤肥力下降
C. 生物多样性增多
D. 自然灾害减少
“合掌造”是日本(岛屿中部是山地)某地的一种木造建筑物。该建筑最大的特“合掌造”是日本点是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回答下列各题。
22.该建筑物的最大特点与下列哪项地理现象相适应()
A. 冬季暴雪
B. 台风频发
C. 多洪涝灾害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3.合掌造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列小题。
地?区
①
②
③
④
年平均气温(℃)
11.6
23.5
2.6
18.3
≥l0℃积温(℃)
4140
8200
2800
6500
年降水量(mm)
683
1980
538
1350
24.表中四地最有可能位于( )
A. ①地──华北平原
B. ②地──云贵高原
C. ③地──塔里木盆地
D. ④地──海南省
25.表中①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是( )
A. 热量不足;春小麦
B. 水源短缺;棉花
C. 光照不足;水稻
D. 降水少;甜菜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读甲、乙两幅雨带图,回答:(每空1分)
(1)甲图表示的是____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在_________登陆。
(2)乙图表示的是______月份的雨带位置图,此时,雨带推移至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图中东部地区空白处表示的是______地区形成的_____天气现象,每年六七月,此地则有持续一个月有余的阴雨连绵的______天气。
(3)我国东部地区降雨形式以_____雨为主。我国东部地区各地雨季的迟早,主要是由________风的进退决定的。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 ,这里有我国最大的湿地沼泽,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北大荒”。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对该地区进行大规模开垦,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0分)
(1)分析乙附近区域湿地广布的主要原因。 (4分)
(2)乙地是我国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请说明赞同乙地区继续大规模开垦的理由(3分)
(3)简述甲地煤炭开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3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共10分)
材料一:图为我国皖江城市带地理位置与范围略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情况(下表)。
时间?
主要产业?
20世纪70年代?
传统手工业?
20世纪80年代?
轻纺工业?
20世纪90年代初期?
家用电器?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化学工业?
21世纪?
新材料、新能源、现代设备制造?
(1)皖江城市带中,提供服务种类最多的城市是 ,其成为该城市带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3分)
(2)长江三角洲主要产业演变的特点是 ,该演变对长三角地区的有利影响有 。(3分)
(3)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有 。(4分)
4.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2012年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了新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工程项目建议书。本项目连接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地区与鄂湘赣等华中地区,是“北煤南运”新的国家战略运输通道。这将有利于保障华中地区能源稳定供应,有利于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有效推进。
材料二 图1为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图2为黄河金三角区域。
图1 图2
(1)“北煤南运”,对内蒙古地区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由于交通运输的制约,限制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请提出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炼铝业是________导向型工业,分析黄河金三角区域成为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的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人们借助无线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下图为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城市分布图(圆圈大小表示物联网企业数量多少)。
(1)描述我国物联网重点企业的分布特点。(3分)
(2)分析珠三角地区物联网企业集中的原因。(4分)
(3)简述大力发展物联网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3分)
答案和解析【答案】
1. A????2. B????3. A????4. B????5. D????6. C????7. D????8. A????9. C????10. B????11. A????12. B????13. D????14. B????15. A????16. D????17. B????18. C????19. D????20. B????21. B????22. A????23. C????24. A????25. B????
26. (1)5 ?南部沿海 (2)7、8月?华北、东北? ?长江中下游? ?伏旱? ?梅雨
(3)锋面??夏季
27.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冻土广布,地表水难以下渗;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
(2)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地集中;土壤肥沃,宜农荒地面积大;开垦经济成本低;开垦后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供应和保障粮食安全等等。
(3)剥离表土,破坏草场;矿坑易造成地面塌陷;煤炭堆放会污染环境。
28. (1)合肥? 属省会城市;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强;交通与信息通达度高;科技教育发达,人才众多
(2)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有益于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环境质量;提升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3)临近长三角地区;境内有长江航道,水运便利;产业基础较好;廉价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低
29. (1)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就业。
(2)煤化工,坑口电站
(3)动力 靠近煤炭、水电站动力充足,铝土矿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30. (1)分布极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东北、西南)的省区数量较少。
(2)该地区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资金雄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科技人才丰富,创新能力强);传统产业需要改造升级,市场需求量大;互联网与信息通讯发达。
(3)利于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使企业生产管理更加科学,降低生产成本;规范市场秩序,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