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过程
时间
日本方面情况
中国方面情况
局部
侵华
阶段
1931-1935
1935-1937
挑起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建立伪满国。
策动华北事变,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不抵抗政策,东北三省沦为日本殖民地。
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全面
侵华
阶段
1937-1938.10防御阶段
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侵华开始,占领中国大片领土(武汉,广州)。
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
调整侵华政策,建立汪伪政府。
中共成抗战的中流砥柱。
1938.10-1944相持阶段,
1944-1945.8
反攻阶段
逐步失败,直至无条件投降。
1944年开始局部反攻,
日本侵华战争及过程
胜利原因
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⑵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
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武汉会战(相持阶段)万家岭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
姚子青,谢晋元,粉碎了日军……
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取得的……
中共
敌后战场
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相互依存
相互配合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民族抗战
百团大战
全面抗战路线
四大会战
结果:
丧师失地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温故知新
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
林彪,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
彭德怀;意义;历史地位
战役名称 时间 指挥员 显著特点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首次胜利
重大胜利
主动出击
最大规模
林彪
李宗仁
彭德怀
1937年9月
1938年春
1940年8月
作用:鼓舞士气 坚定信心
共产党
共产党
国民党
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平型关大捷
台儿庄大捷
粉碎日本速
战速决的迷梦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先后失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日本对华政策改变
对国民党:
对中共:
对占领区:
政治诱降,辅之军事打击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导 致
国民党:
中共:
亲日派: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亲英美派:蒋介石制造反共摩擦:如:“皖南事变”。
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日本侵略政策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面对日本的侵略政策,中国各方是怎样应对的?
一.全民族抗战
共产党积极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南泥湾》歌曲
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
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
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开呀满山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呀江南
又站岗来又生产三五九旅是模范
咱们走向前鲜花送模范
大生产运动
.全民族抗战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用史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战。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抗日根据地:19个
根据地人口:9500万
人民军队:91万
民兵:220万
1945年4月
二.中共七大
背景
抗战胜利前夕
两大任务
如何尽快取得抗战胜利
抗战胜利后的发展方向
二.中共七大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1945年4月
陕西延安
①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八年抗战经验;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④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
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两种命运的选择—中共七大
二.中共七大
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抗战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始终牵制着大量日本侵华兵力。
据资料记载,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兵力占侵华日军总兵力的比例,1938年为58%,1942年为63%,1944年为64%,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抗战胜利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
②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③ 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④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冠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1945年8月9日《新华日报》毛泽东《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1945年8月9日《新华日报》号外
1945年8月10日《大公报》号外
抗战胜利
战争结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9时,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
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大公报》1945年8月15日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上
海
重庆
北平
台湾
“人们从各个角落涌出
向街上奔走
向广场奔走
……
笑呀!叫呀!
奔呀!跳呀!
舞蹈呀!拥抱呀!”
——艾青《人民的狂欢节》于延安
日本投降
胜利原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民族抗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全民族抗战)
②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③其他国家和人民的配合支持。
据资料记载,根据地军民抗击日本兵力占侵华日军总兵力的比例,1938年为58%,1942年为63%,1944年为64%,为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合作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谜语趣闻: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沉浸在抗战胜利喜庆氛围中的重庆,某报刊出一则谜语,谜面是“日本投降”,谜底是打一“中国古代名人”。结果出现四个谜底:屈原、苏武、共工、蒋干。后来,有人读到这则旧谜时,又拟了一个新谜底“庞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
问题一:你能解释“屈原”、“苏武”、“共工”、“蒋干”准确含义吗?
问题二:你知道应该怎样理解“庞统”这一谜底吗?
问题三:你赞同哪一个谜底?请简要说明理由。
一个民族的振兴—抗战胜利
要求:依据材料
1、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对中国战后政治地位作出预测。
3、字数在50字左右。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1945年中日南京受降仪式
国情咨文
材料一: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上镌刻:
“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九月九日,我国家受日本之降于南京;上距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之变,为时八年;再上距二十年九月十八日沈阳之变,为时十四年;再上距清甲午之役,为时五十一年。举凡五十年间日本所鲸吞蚕食于我国家者,至是悉备图籍献还。全胜之局,秦汉以来所未有也。”
①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历史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③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 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个师他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东欧和德国联合起来,进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
材料三……已将中国提高与美、英、苏同处于领导世界政治地位,于中国前途关系极大。 ——1943年美国国务卿赫尔L利
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②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四: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发起国和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重新回到世界舞台的中心。
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族坚持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日本侵略华策略改变
2.中共七大
3.战略反攻
(2)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叛国与顽固派消极抗战
(1)时间:
(3)内容:
5.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①原因:
(4)意义:
(2)地点:
(1)背景:
(2)表现:
①②③
②表现:
(3)共产党积极抗战
(4)全民抗战
①表现:
②影响:
①②③
6.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945年4月
延安
4.战争结果:
abc
英勇顽强、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团结精神。
2012安倍年再次出任首相后不断制造美化和歪曲历史的言论和行为——
“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
——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
次会议记者会回答日本记者提问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干”、“毛遂”、“共工”。
请结合史实,谈谈你对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原因的看法。
屈原 —— 指
日本屈服于美
国投下的两颗
原子弹。
苏武——苏联
红军出兵东北,
一举击溃日本
关东军。
蒋干——蒋
介石政府正
面战场组织
抗战的结果。
毛遂——毛泽
东领导的抗日
武装坚持敌后
抗战的结果。
共工——共产
党、国民党、
国际反法西斯
力量等共同努
力的结果。
你认为哪一个原因最重要?
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叛国与顽固派消极抗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蒋介石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中共中央顾全大局,决定将皖南的新四军撤到长江以北。1941年1月,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9000余人北移,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等突围中被叛徒杀害。蒋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
1939年周恩来、叶挺、陈毅、粟裕在新四军皖南军部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皖南事变
周恩来为皖南事变挽词
中共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阴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表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a.日军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1938年11月,日本提出“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的对华三原则,对国民党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的进攻。
日本为了巩固占领区而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定的进攻性打击,与国民党部队进行了南昌、长沙、枣宜等十余次较大规模的战役。国民党军队进行了较为坚决的抗击,大体保住了西南、西北的大后方地区。
表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c.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侵华日军疯狂掠夺物资
1931至1945年14年间日本在中国掠夺的资源、财物、粮食、榨取的劳动和蓄意破坏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总值即在当时的二千亿美元以上。
国民政府内亲日派叛国与顽固派消极抗战
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政府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0年3月,日本扶持下的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