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热和能(原卷)
■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或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很小,所以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数量很大。21*cnjy*com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____越高;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___;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说明气体分子、液体分子、固体分子都在做________。
3.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_。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____,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____;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____,容易被压缩。
■考点二 内能
4.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____与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___和分子之间的_______情况有关。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____,温度升高时内能____。内能的单位是____(J)。
5.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热量的单位也是____。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6.____和____是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用这两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是____。
■考点三 比热容
7.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比热容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____,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______。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____。
8.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
■易错提示.:()____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温度、热量、内能和关系
■考点1:分子热运动
◇典例1: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
C.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考查角度】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A、墨水在0℃的水中照样要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是比在常温的水中慢一些而已,所以不合题意;B、扩散是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产生的,所以符合题意;C、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间都可以进行,所以不合题意;D、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温度越低,扩散会越慢,所以不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典例2:(2017绵阳10)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
A.F2>F1>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考查角度】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G;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时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即F2>G.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G﹣F浮.综上分析:F2>F1>F3,故A正确.故选A.
【答案】A
◆变式训练
1.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1.2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之间距离很大 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考点2:内能
◇典例1:(2016菏泽)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考查角度】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A、给冷水加热,水从酒精灯火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空气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从滑梯下滑时臀部发热,臀部的温度升高属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D、冬天搓手时,两手会变热属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典例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考查角度】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A、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此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B、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没有关系,与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及降低温度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C、水在结冰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C.www.21-cn-jy.com
【答案】C
◆变式训练
2.1 (2017天津8)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2.2(2017毕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考点3:比热容
◇典例1:?(2017德阳9)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乙液体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kg,初温为20℃,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为1.26×105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J/(kg?℃).
【考查角度】热量的计算.
【解析】(1)由题可知,同一加热器加热时间相同时,即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升高的快;根据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
(2)由Q吸=cm(t-t0)得,乙液体的比热容:
c===4.2×103J/(kg?℃).
【答案】小于;4.2×103.
◇典例2:(2017天水17)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用如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实验过程中,用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的温度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
(2)这组同学又对甲图中的加热情况进行分析,在某段时间内,质量为m1的液体1温度从t0升高到t,共消耗了质量为m2的酒精,液体1的比热容为c,酒精的热值为q,则这段时间内液体1吸收的热量表达式Q吸=________,
【考查角度】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液体1和液体2两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液体1温度变化较小,说明液体1吸热能力更强.(2)液体1吸收的热量表达式Q吸=cm1(t﹣t0);
【答案】(1)液体1;(2)cm1(t﹣t0).
◆变式训练
3.1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铁块(C水>C铁),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将铁块立即投入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将从水中吸收热量 B.热量从铁传给水
C.水和铁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和铁之间发生温度的转移
3.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王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实验数据如下: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水
300
20
30
12
煤油
300
20
30
6
(1)在此实验中,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_______的不同;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吸收的热量多,表明____的吸热能力大.21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__升高的温度更高.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2、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干泥土
0.84×l 03
冰
2.1×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铅
0.13×103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3、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水的内能可能比10℃水的内能多
5、由c= ,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6、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
(1)O.1kg的铜块;(2)O.1kg的铝块;(3)O.2kg的铜块;(4)O.3kg的铝块.
应选用的材料是:()
A.(1)与(2) B.(1)与(3)
C.(2)与(4) D.(3)与(4)
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8、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2·1·c·n·j·y
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9、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 B.铅块不可能向铜块传热
C.铜块可能会向铅块传热 D.铅块和铜块之间一定有热传递
10、用相同的加热器对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加热,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1-c-n-j-y
A.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B.加热相同的时间,乙液体升高的温度高
C.用甲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
D.用乙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
11、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
12、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倍 B.4倍 C.1倍 D.倍
13、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14、为了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小民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棒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水的温度T水/℃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煤油的温度T煤油/℃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1)小民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棒加热水和煤油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______相同;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_______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21·cn·jy·com
(3)图中是小民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其中___ (选填“A”或“B”)表示的是煤油吸热升温的情况;【www-2-1-cnjy-com
(4)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水的温度T水和加热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
26.质量为1㎏的铁锅中放有2㎏的水,要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求:21*cnjy*com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
1、(2015乌鲁木齐)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 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2、(2017淮安2)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出处:21教育名师】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
3、(2015河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4、(2015新疆)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5、(2015宁夏)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用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水的末温高
B.食用油的末温高
C.水吸收的热量多
D.食用油的温度变化量大
6、(2017兰州8)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
B.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热量越多
C.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的多
D.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7、(2016泰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8、(2016淄博)一杯酒精倒出一半,剩余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密度、比热容不变
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质量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9、(2017北京11)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10、(2017无锡3)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分子非常小 B.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11、(2017杭州3)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21教育网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12、(2017牡丹江10)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小明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水的温度高,水银的温度低,热量从水传递到水银
B.水银液柱不断上升,水银的体积变大,密度也变大
C.水银的比热容小,升温快,便于迅速测量出水温
D.水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13、(2017烟台3)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4.(2017福建26)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来源:21cnj*y.co*m】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的比热容较大.
15、(2016聊城)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6℃的水,温度升高到46℃。求: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吸;[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热水器5小时有效照射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
第五章 热和能(解析卷)
■考点一 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或原子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很小,所以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的数量很大。21·cn·jy·com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说明气体分子、液体分子、固体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2-1-c-n-j-y
3.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考点二 内能
4.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5.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增加,放出热量时内能减少。
6.热传递和做功是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用这两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考点三 比热容
7.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比热容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
8.温度变化时,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吸=cm(t-t0),Q放=cm(t0-t)
■易错提示.:()____
1.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2.温度、热量、内能和关系
■考点1:分子热运动
◇典例1: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
C.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考查角度】分子的热运动
【解析】A、墨水在0℃的水中照样要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是比在常温的水中慢一些而已,所以不合题意;B、扩散是由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产生的,所以符合题意;C、扩散在气体、液体、固体间都可以进行,所以不合题意;D、分子无规则的运动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快,温度越低,扩散会越慢,所以不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典例2:(2017绵阳10)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
A.F2>F1>F3 B.F1>F2>F3
C.F2>F1=F3 D.F1=F2=F3
【考查角度】分子间的作用力.
【解析】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G;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时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即F2>G.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G﹣F浮.综上分析:F2>F1>F3,故A正确.故选A.
【答案】A
◆变式训练
1.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解析】A、春天柳枝摇曳,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夏天荷花飘香,是荷花的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秋天落叶纷飞,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冬天瑞雪飘飘,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1.2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之间距离很大 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解析】固体分子间距离很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压缩固体时,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选D.
【答案】D
■考点2:内能
◇典例1:(2016菏泽)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考查角度】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解析】A、给冷水加热,水从酒精灯火焰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空气的内能,不符合题意;C、从滑梯下滑时臀部发热,臀部的温度升高属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D、冬天搓手时,两手会变热属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21教育网
【答案】A
◇典例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考查角度】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解析】A、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此物体做了功.故A错误;B、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没有关系,与物体的比热容、质量及降低温度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C、水在结冰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正确;D、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错误.故选C.21cnjy.com
【答案】C
◆变式训练
2.1 (2017天津8)下列实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 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
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D.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升高
【解析】A、用力搓手,手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的;B、用炉灶烧水,水温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内能的;C、气缸内气体被压缩,压缩空气做功,空气的温度升高;D、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ACD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B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B正确.故选B.
【答案】B
2.2(2017毕节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B.温度为0°C的物体没有内能
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解析】A、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传递的不是温度,传递的是内能.故A错误;B、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则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B错误;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故C错误;D、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分子动能增加,内能增加.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考点3:比热容
◇典例1:?(2017德阳9)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大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____乙液体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如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kg,初温为20℃,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吸收的热量为1.26×105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____J/(kg?℃).
【考查角度】热量的计算.
【解析】(1)由题可知,同一加热器加热时间相同时,即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升高的快;根据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小的物质升温快;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
(2)由Q吸=cm(t-t0)得,乙液体的比热容:
c===4.2×103J/(kg?℃).
【答案】小于;4.2×103.
◇典例2:(2017天水17)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实验小组用如图中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终温度/℃
液体1
50
20
5
45
液体2
50
20
5
68
(1)实验过程中,用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的温度的方法来完成探究实验,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选填“液体1”或“液体2”)的吸热能力较强.
(2)这组同学又对甲图中的加热情况进行分析,在某段时间内,质量为m1的液体1温度从t0升高到t,共消耗了质量为m2的酒精,液体1的比热容为c,酒精的热值为q,则这段时间内液体1吸收的热量表达式Q吸=________,
【考查角度】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解析】(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液体1和液体2两种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液体1温度变化较小,说明液体1吸热能力更强.
(2)液体1吸收的热量表达式Q吸=cm1(t﹣t0);
【答案】(1)液体1;(2)cm1(t﹣t0).
◆变式训练
3.1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铁块(C水>C铁),让它们放出相等的热量后将铁块立即投入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将从水中吸收热量 B.热量从铁传给水
C.水和铁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D.水和铁之间发生温度的转移
【解析】质量相等的铁块和水,放出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大的温度降低的少,而初温相同,可以得出铁块和水的末温高低,进而确定热传递的方向.铁块和水的质量相同,水的比热容大,放出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而初温相同,水的末温高,将铁块投入水中,铁将从水中吸收热量.故选A.
【答案】A
3.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王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同时测量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实验数据如下: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水
300
20
30
12
煤油
300
20
30
6
(1)在此实验中,为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_______的不同;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____吸收的热量多,表明____的吸热能力大.21教育网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____升高的温度更高.
【解析】(1)在此实验中,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我们可以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升高的温度的不同;也可以让它们其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它们吸热本领的大小.(2)由实验数据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说明水吸收的热量更多,表明水的吸热本领大.(3)因为煤油比水的吸热本领小,所以加热相同的时间,它们吸收相等热量时,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煤油升高的温度更高.
【答案】(1)升高温度;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2)水;水;(3)煤油.
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纷飞 D.冬天瑞雪飘飘
【解析】A、春天柳枝摇曳,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B、夏天荷花飘香,是荷花的芳香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符合题意;C、秋天落叶纷飞,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D、冬天瑞雪飘飘,属于机械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2、小明阅读了下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c/[J?(kg?℃)﹣1]
水
4.2×103
干泥土
0.84×l 03
冰
2.1×103
铜
0.39×103
煤油
2.1×103
铅
0.13×103
水银
0.14×103
沙石
0.92×103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
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
D.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解析】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水的比热容比陆地比热容大,沿海地区温差就小,不符合题意.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比热容不同,不符合题意.C、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块吸热多,铜块比热容大,就吸收的热量多.不符合题意.D、并不是所有的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比如冰是固体,其比热容就比很多液体比热容大,符合题意.故选D【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D
3、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解析】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会黏在一起就是因为分子之间的引力;B、固体和液体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磁铁吸引大头针说明磁铁和大头针之间存在磁场力;D、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就会很小.故选A.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答案】A
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B.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50℃水的内能可能比10℃水的内能多
【解析】A、锯条锯木板时,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和木头的内能都增加、温度升高,故A不正确;B、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热量,故B不正确;C、热量是一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C不正确;D、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质量、温度、状态等因素,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只有当质量和状态一定时,温度高内能一定大.因此50℃水的内能可能比10℃水的内能多,也可能比10℃水的内能少,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5、由c= ,关于同一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解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质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答案】D
6、在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中,提供的材料;
(1)O.1kg的铜块;(2)O.1kg的铝块;(3)O.2kg的铜块;(4)O.3kg的铝块.
应选用的材料是:()
A.(1)与(2) B.(1)与(3)
C.(2)与(4) D.(3)与(4)
【解析】研究物体放出热量多少跟物质种类是否有关,需要选用相同质量的不同材料:A、(1)与(2)是相同质量的不同材料.符合题意.B、(1)与(3)是不同质量的同种材料.不符合题意.C、(2)与(4)是不同质量的同种材料.不符合题意.D、(3)与(4)是不同质量的不同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7、如图所示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解析】A、锯木头锯条发热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B、划火柴点火,属于擦燃,是摩擦生热,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C、烧水时水温升高,是水从火吸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D、铁丝来回弯折温度升高,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8、如图所示,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
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
【解析】A、在附近就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控制了液体的蒸发面积,可防止肉片里水分的蒸发,故B正确;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C正确;D、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D.
【答案】D
9、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 B.铅块不可能向铜块传热
C.铜块可能会向铅块传热 D.铅块和铜块之间一定有热传递
【解析】由公式Q吸=cm△t可知,△t=,∵铜块和铅块的质量和吸收的热量相同,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升高的温度值是铅块升高的温度值的;由于不知道初温是否相同,所以铜快和铅块的末温大小关系不能确定;存在下列三种可能:如果铜块的末温高于铅块的末温,热量从铁块传向铅块;如果铜块的末温低于铅块的末温,热量从铅块传向铁块;如果铜块的末温等于铅块的末温,二者之间将不发生热传递.由此判断选项A、B、D的说法错误,选项C的说法正确.故选C.
【答案】C
10、用相同的加热器对质量相同的两种不同液体加热,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升高相同的温度,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多
B.加热相同的时间,乙液体升高的温度高
C.用甲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
D.用乙液体作汽车的冷却剂效果更好
【解析】A、由图象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比甲用的时间长,所以乙比甲吸热多,故A错误;B、加热相同的时间,可以在图象中竖向画一条线,与甲的交点较高,所以甲升高的温度高,故A错误;C、甲的比热小,不适合作冷却剂,故C错误;D、乙的比热大,适合作冷却剂,故D正确.故选D.21·世纪*教育网
【答案】D
11、下面四句话中都有一个“热”字,其中哪一句话中的“热”字表示温度:()
A.热传递 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C.摩擦生热 D.今天天气很热
【解析】A、热传递是指内能的转移,“热”指的是内能.不符合题意;B、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热”指热量.不符合题意;C、摩擦生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热”指的是内能.不符合题意;D、今天天气很热,“热”指温度高.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12、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当甲物体温度升高10℃,乙物体温度升高20℃时,甲物体吸收的热量是乙物体吸收热量的2倍,则甲的比热是乙的比热的:()
A.倍 B.4倍 C.1倍 D.倍
【解析】∵Q甲=C甲m△t,∴=;∵Q乙=c乙m△t乙,∴;∴=,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www.21-cn-jy.com
【答案】B
13、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50℃.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太阳照射沙漠地区的时间较长
B.海边有风而沙漠地区可能没有
C.海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D.太阳直射沙漠地区,斜射海边
【解析】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沙漠地区,地表以砂石为主,砂石比热容较小.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砂石温度升高的多,所以海边升高温度较低,沙漠升高温度较高;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砂石温度降低的多,所以海边降低温度较少,沙漠的降低温度较多,因此海边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沙漠的昼夜温差巨大.故选C.
【答案】C
14、为了做“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小民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热棒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21*cnjy*com
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水的温度T水/℃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煤油的温度T煤油/℃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1)小民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棒加热水和煤油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______相同;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_______一定时,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www-2-1-cnjy-com
(3)图中是小民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其中___ (选填“A”或“B”)表示的是煤油吸热升温的情况;【
(4)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水的温度T水和加热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比较不同物质比热容的实验。(1)用两个相同的电热棒加热水和煤油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在升高的温度一定时,水加热的时间长,即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3)由图像可知,加热时间相同时,物质A的温度升高得多,故A表示煤油吸热升温的情况。(4)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水的温度T水和加热时间t之间的关系式是T水=2t+20。
【答案】(1)吸收的热量 (2)升高的温度 (3)A (4)T水=2t+20
26.质量为1㎏的铁锅中放有2㎏的水,要把它们从20℃加热到80℃.已知铁的比热容是0.46×103J/(㎏?℃),水的比热容是4.2×103J/(㎏?℃).求:
(1)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多少热量?
【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
Q水=c水m水△t=4.2×103J/(kg?℃)×2kg×(80℃-20℃)=5.04×105J;
(2)铁锅吸收的热量:
Q铁=c铁m铁△t=0.46×103J/(kg?℃)×1kg×(80℃-20℃)=2.76×104J,
它们吸收的总热量:
Q=Q水+Q铁=5.04×105J+2.76×104J=5.316×105J
【答案】(1)水吸收的热量为5.04×105J;
(2)铁锅和水一共要吸收了5.316×105J的热量.
1、(2015乌鲁木齐)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
B. 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C. 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D. 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
【解析】扩散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进行的越快,所以A正确,B正确;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不论固体、液体、气体都能进行扩散,故C正确;分子的运动是永恒的,永远不会停止,不会因空间位置的不同而有区别,所以在太空中仍然能进行扩散现象,所以D错误,故选D
【答案】D
2、(2017淮安2)如图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A.分子间存在引力 B.分子间存在斥力
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D.分子间有空隙
【解析】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略大于平衡距离,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故选A.
【答案】A
3、(2015河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气体容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水结成冰,物态变了,但物质没有变化,即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故A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间隔大;水加糖变甜是糖分子的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故B、C、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2
【答案】A
4、(2015新疆)新疆旅游景区“金沙滩”烈日下湖边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这是因为:()
A.水的温度变化较大 B.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吸收的热量较多 D.沙子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试题分析: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是最大的,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沙子的温度升高的快,沙子温度高,海水的温度升高的慢,海水温度低。故会觉得沙子热得烫脚,而湖水却是冰凉的。正确答案选B。2·1·c·n·j·y
【答案】B
5、(2015宁夏)如图所示,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用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末温高
B.食用油的末温高
C.水吸收的热量多
D.食用油的温度变化量大
【解析】试题分析: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用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后,因功率与加热时间相同,故电热器放出热量相同,即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答案C不符合题意;由于不知水和煤油的初温,故无法判断水和煤油的末温,答案AB不符合题意;因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且煤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故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的温度变化量较大,答案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答案】D
6、(2017兰州8)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运动速度、物体的温度和物质状态都有关系
B.内能越大的物体,所含热量越多
C.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热量时煤油温度降低的多
D.内能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转移
【解析】A、物体的运动速度属于机械能,由于内能和机械能是没有关系的,故A错误;B、热量是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热量的多少必须存在能量的变化,故B错误;C、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相同的热量;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的温度变化小,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故煤油的末温低一些,故C正确;D、据热传递的定义可知,内能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转移,故D错误;故选C.
【答案】C
7、(2016泰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的冰熔化成0℃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解析】A、沿海地区,水多;内陆地区水少、沙石多.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使得沿海地区昼夜的温差小,故A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但不能说明物体动能大,故B错误;C、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有关,此题中没有说明质量的关系,所以内能大小无法比较,故B错误;D、0℃的冰熔化成0℃的水,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A;
【答案】A
8、(2016淄博)一杯酒精倒出一半,剩余酒精的质量、密度、比热容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密度、比热容不变
B.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比热容不变
C.质量和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比热容不变
D.质量和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
【解析】酒精的比热容、密度两个物理量,都是表示酒精的某种特性;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酒精的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是一般不发生变化的量;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则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密度不变;故ACD错误;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其质量将减半,故B正确;故选B.【出处:21教育名师】
【答案】B
9、(2017北京11)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解析】A、热水袋的温度高,用热水袋取暖,内能由热水袋转移到手,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符合题意;B、锯木板时锯条发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C、两手互相摩擦时手发热,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弯折处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10、(2017无锡3)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分子非常小 B.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
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
【解析】种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正确.故选D.
【答案】D
11、(2017杭州3)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两物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则有:()
A.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B.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
C.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大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D.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定等于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
【解析】将一高温物体与一低温物体接触达到相同温度,由于不知它们的初始温度,故无法判定温度的高低,故CD错误;则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放出的热量等于放出的热量,故B正确,A错误.故选:B. 【来源:21cnj*y.co*m】
【答案】B
12、(2017牡丹江10)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小明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水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温度高,水银的温度低,热量从水传递到水银
B.水银液柱不断上升,水银的体积变大,密度也变大
C.水银的比热容小,升温快,便于迅速测量出水温
D.水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解析】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水的温度高,水银的温度低,故热量从水传递到水银,故A正确. B、水银液柱不断上升时,质量不变,水银的体积变大,根据ρ=知密度变小,故B错误;C、水银的比热容较小,根据比热容的特点,它吸收(或放出)较少的热量,就能够升高(或降低)较多的温度,温度变化比较明显,便于迅速测量出水温,故C正确;D、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温度有关,在质量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故水银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D正确.故选B.
【答案】B
13、(2017烟台3)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解析】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这是实验事实;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这是实验事实;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实验推论;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这是实验推论.故选A.【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A
4.(2017福建26)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度相同且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21*cnjy*com
(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的热量;
(4)分析图象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的比热容较大.
【解析】(1)为了研究水与沙子比热的大小,实验时,要控制水与沙子的初始温度、质量相等.(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的温度是39℃.(3)实验中,是通过比较加热时间来间接反映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升温较快的是沙子;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较长,说明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水的比热容较大.
【答案】(1)质量;(2)39;(3)加热时间;(4)沙子;水;水.
15、(2016聊城)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一。某品牌太阳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初温为26℃的水,温度升高到46℃。求: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吸;[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2)热水器5小时有效照射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
【解析】(1)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2-t1)=4.2×103J/(kg?℃)×100kg×(46℃-26℃)=8.4×106J;
(2)热水器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接收到的太阳能:
E=5×4.2×106J=2.1×107J;
【答】(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是8.4×106J;
(2)热水器5小时有效照射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是2.1×107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