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下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课件(44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5 19:0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历史上最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了全球5千万人的死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 1:希特勒上台后,对外采取了什么措施?
2:他的做法是否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
3:英法等国对此反应如何?苏台德区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左→右: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和平”并未维持多久,不久希特勒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被称为什么政策?它有什么样的影响?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
采取绥靖政策?
1、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2、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3、和平主义思潮。
4、根本原因(实质):
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
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绥靖政策 1938年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德国吞并苏台德区和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阴谋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2016·江西南昌·10)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
A.绥靖政策
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答案】A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捷克斯洛伐克慕 尼 黑
会 议(纵容)(祸水 东引)(牺牲)(签订条约)(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一、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如果发生“领土或政治上的重新安排,
立陶宛和波兰西部将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
而波兰其余地区连同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和比莎拉比亚则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绥靖政策的实质与后果实质: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扩张侵略的不干涉和纵容政策。以妥协退让和嫁祸苏联为主要特征。一.从不干涉政策到慕尼黑阴谋,既没有缓和英法美与德意日之间的矛盾,也没有阻止战火的蔓延,相反,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他们,越是敢放手发动战争。二.加深了苏联与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给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带来困难。三.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后果:十分恶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1、德、日两国要求打破“凡——华”体系,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3、世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法西斯势力大大增强4、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有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讨论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1、战争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波
兰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 德国摩托化步兵在闪击战期间通过一条波兰土路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
了波兰,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
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
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苏联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等地东方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西欧,占领法国等西欧北欧国家,轰炸英国。在此期间,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法国沦陷 马奇诺防线示意图德军占领马奇诺防线法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不列颠之战”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1940年秋,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扩张疆域建立东方阵线1939、9月对德宣战1940年4、5月间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1、战争的扩大: 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莫斯科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几个月内苏联丧失大片国土。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大东亚共容圈”计划日美矛盾的激化大 东 亚 共 荣 圈“大东亚共容圈”计划1940年
确 立日美矛盾的激化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增 加 援 助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日本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战争经济的需要
▲德国初步胜利的刺激
……
为什么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是必然性?1941年
12月7日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次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遭到袭击的珍珠港战争的进一步扩大: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6时,日军第一波飞机183架起飞,从瓦胡岛西部进入,7时55分开始攻击。美军发现大批飞机抵临,误认为是己方飞机,未予重视。7时15分 ,日军第二波飞机171架起飞,从瓦胡岛东部入,8时55分开始攻击。整个袭击持续约两小时,只遇到轻微抵抗。日军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特种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机232架,毙伤美军3681人。????战争的进一步扩大: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扩大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年确 立美英贸易禁运1941.12 珍珠港事件走向战争1938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
吞并捷克斯
洛伐克全面爆发1939突袭波兰西线攻势扩大1941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亚洲战场复习小结 中、埃、西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孤立无援相继失利终至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苏联企图祸水西推,最终也难逃厄运。
从这段历史的迷雾中走出,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迪?讨论 ■ 历史启迪:●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应抛弃偏见和狭隘,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当也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应付现代化的战争。
●面对恶势力,绝不可姑息养奸,正义的力量应尽早联合起来,共同遏止悲剧和灾难发生。(2014·江苏南京·20)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答案】A(2017·青海西宁·18)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啤酒节,然而1938年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这一事件标志着( )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C.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答案】B(2017·重庆A卷·12)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慕尼黑会议
C.铁幕演说 D.马歇尔计划【答案】B(2017·内蒙呼和浩特·20)1938年,慕尼黑会议上割让给德国的是( )
A.奥地利 B.捷克
C.斯洛伐克 D.苏台德区【答案】D(2016·湖北荆门·8)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还能有收益吗?”对材料中“躲避灾难的政策”评论正确的是( )
A.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B.加速了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的步伐
C.彻底满足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促使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利益趋于一致【答案】A(2017·浙江丽水·16)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事件【答案】D课件44张PPT。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州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二战的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德国,二战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所带来的血腥杀戮,所造成的巨大破坏,长久的反映在战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无辜平民的伤亡是历史上最惨重的,其中包括了纳粹德国针对犹太人和其他东欧人种的大屠杀、日本对无数中国与朝鲜平民的屠杀,以及战争末期盟军针对德国与日本境内的轰炸。第二次世界大战总共导致了全球5千万人的死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次战争。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 1:希特勒上台后,对外采取了什么措施?
2:他的做法是否违背了《凡尔赛和约》的规定?
3:英法等国对此反应如何?苏台德区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左→右:张伯伦(英)、达拉第(法)、希特勒(德)、墨索里尼(意)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和平”并未维持多久,不久希特勒占领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被称为什么政策?它有什么样的影响?想一想: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
采取绥靖政策?
1、祸水东引:仇视苏联。
2、一战中受削弱,遭受经济危机。
3、和平主义思潮。
4、根本原因(实质):
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
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绥靖政策 1938年9月英、法、德、意通过慕尼黑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德国吞并苏台德区和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阴谋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2016·江西南昌·10)捷克斯洛伐克驻英国公使杨?马萨里克曾说过:“如果你们[英国]牺牲了我的国家而能保住世界和平,我将是第一个向你们欢呼的人;但是如果不能,那么,先生们,愿上帝拯救你们的灵魂吧。”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奉行的政策是(  )
A.绥靖政策
B.坚决抵抗法西斯的政策
C.“门户开放”政策
D.敌视社会主义的政策【答案】A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捷克斯洛伐克慕 尼 黑
会 议(纵容)(祸水 东引)(牺牲)(签订条约)(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一、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秘密议定书:如果发生“领土或政治上的重新安排,
立陶宛和波兰西部将属于德国的势力范围,
而波兰其余地区连同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
和比莎拉比亚则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绥靖政策的实质与后果实质: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扩张侵略的不干涉和纵容政策。以妥协退让和嫁祸苏联为主要特征。一.从不干涉政策到慕尼黑阴谋,既没有缓和英法美与德意日之间的矛盾,也没有阻止战火的蔓延,相反,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他们,越是敢放手发动战争。二.加深了苏联与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给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带来困难。三.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后果:十分恶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具体原因:1、德、日两国要求打破“凡——华”体系,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3、世界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失利,法西斯势力大大增强4、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有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讨论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1、战争的全面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从什么时候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是逐步打起来的:1931年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然后又于1937年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1939年春德国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
据统计,在1939年9月英法对德宣战前,战争已席卷了五亿多人口,蔓延在欧、亚、非三大洲的土地上。因此,确切地说,1939年9月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日子,而不是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波
兰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 德国摩托化步兵在闪击战期间通过一条波兰土路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
了波兰,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
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
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波兰两周亡国:原因有三3、苏联:为构筑维护自身安全的“东方战线”,派兵占领波兰东部。1、战争的全面爆发:波兰速亡苏联建立“东方战线”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东方战线”。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并入苏联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等地东方战线“东方战线”的建立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西欧,占领法国等西欧北欧国家,轰炸英国。在此期间,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法国沦陷 马奇诺防线示意图德军占领马奇诺防线法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不列颠之战”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1940年秋,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扩张疆域建立东方阵线1939、9月对德宣战1940年4、5月间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1、战争的扩大: 莫斯科保卫战列宁格勒莫斯科1941年6月,德军入侵苏联。几个月内苏联丧失大片国土。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击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大东亚共容圈”计划日美矛盾的激化大 东 亚 共 荣 圈“大东亚共容圈”计划1940年
确 立日美矛盾的激化严重损害了英美
这一地区的利益增 加 援 助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
▲日美争夺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日本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
▲战争经济的需要
▲德国初步胜利的刺激
……
为什么说太平洋战争爆发是必然性?1941年
12月7日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空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次日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遭到袭击的珍珠港战争的进一步扩大: 日军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6时,日军第一波飞机183架起飞,从瓦胡岛西部进入,7时55分开始攻击。美军发现大批飞机抵临,误认为是己方飞机,未予重视。7时15分 ,日军第二波飞机171架起飞,从瓦胡岛东部入,8时55分开始攻击。整个袭击持续约两小时,只遇到轻微抵抗。日军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特种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国太平洋舰队停泊在港内的全部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机232架,毙伤美军3681人。????战争的进一步扩大: 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扩大日本“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年确 立美英贸易禁运1941.12 珍珠港事件走向战争1938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
吞并捷克斯
洛伐克全面爆发1939突袭波兰西线攻势扩大1941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亚洲战场复习小结 中、埃、西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孤立无援相继失利终至大战的全面爆发;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妄图祸水东引,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苏联企图祸水西推,最终也难逃厄运。
从这段历史的迷雾中走出,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启迪?讨论 ■ 历史启迪:●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应抛弃偏见和狭隘,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当也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应付现代化的战争。
●面对恶势力,绝不可姑息养奸,正义的力量应尽早联合起来,共同遏止悲剧和灾难发生。(2014·江苏南京·20)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答案】A(2017·青海西宁·18)每年九月末到十月初的德国慕尼黑啤酒节是世界上最富盛名的啤酒节,然而1938年9月欧洲各国的目光聚焦在此则是因为德意英法四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这一事件标志着( )
A.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B.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C.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答案】B(2017·重庆A卷·12)毛泽东曾说:“这些阴谋家……不但并无丝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纵容侵略,挑拨战争,使人为鹬蚌,己为渔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实则是‘坐山观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张伯伦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说所蒙蔽,而不知道他们笑里藏刀的可怕。”下列历史事件,符合材料描述的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慕尼黑会议
C.铁幕演说 D.马歇尔计划【答案】B(2017·内蒙呼和浩特·20)1938年,慕尼黑会议上割让给德国的是( )
A.奥地利 B.捷克
C.斯洛伐克 D.苏台德区【答案】D(2016·湖北荆门·8)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还能有收益吗?”对材料中“躲避灾难的政策”评论正确的是( )
A.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B.加速了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的步伐
C.彻底满足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
D.促使英法与法西斯国家利益趋于一致【答案】A(2017·浙江丽水·16)在军事行动上,“它”是当年世界上最成功的一次,然而在政治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导致日本最后走上投降一途。这里的“它”是指( )
A.诺曼底登陆
B.中途岛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珍珠港事件【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