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四下科学学案
1、温度计的秘密
(【学习目标】
1.通过简单的器材探究液体热胀冷缩的观察实验,知道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会利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胀冷缩现象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探究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课前准备】
1.知识准备。回顾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温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计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温度计是测量 的仪器,它里面有 。
2.材料准备:带胶塞的小药瓶、玻璃杯、用完了的中性笔芯、热水、冷水、酱油、酒精、温度计等。
【课堂探究】
一、交流:温度计为什么能测温度。
把温度计分别放到热水和冷水里,我发现温度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热水里,液柱 ;在冷水里,液柱 。我认为,温度计放热水里,温度计里的液体受热后 胀大,所以液柱才上升,同样温度计放在冷水里,温度计里的液体受冷后 缩小,所以液柱才下降,我猜想具有这种特性的液体有 。这种特性我们用四个字来说就是液体能够 。
二、实验探究温度计的秘密。
1.制作一个温度计。
(1)我需要的材料: 。
(2)我的探究方法:把小药瓶内装满要(不装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行不?)探究的一种液体,橡胶塞中间插一根用完了的中性笔芯,将带有中性笔芯的橡胶塞塞住瓶口,使笔芯管中有一段液柱(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到这样的效果?),并做好标记。
2.利用你制作的温度计,来研究温度计的秘密
液体名称 受热时的现象 遇冷时的现象
水
酒精
酱油
橘子汁
……
我发现:以上几种液体具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性质。我猜测,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 的性质。液体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具有 的性质制成的。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液体具有 的性质。
2.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3.水在 ℃时体积最小,在4℃以下随温度降低,其体积不断 。水的这种特性叫做 。
二、判断题。
1.液体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2.把温度计放到冷水里,温度计内的液柱一定会上升。( )
3.温度计内液体一般是酒精、水银和煤油。 ( )
三、选择题。
1.烧水时,水还没有开,却从壶里往外溢,是因为( )。
A.壶里的水变多了 B.壶里的水受热后体积膨胀
2.油罐里装油不能装的太满,是为了避免( )。
A.油太多了,油罐被压坏 B.油受热后体积膨胀,溢出来
3.寒冷的冬天,本来很结实的自来水管有时会破裂,这是因为( )。
A.水管遇冷变脆 B.水的热胀冷缩 C. 水的反常膨胀
四、列举日常生活中一反应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现象,并试着对这一现象做科学的解释。
四下科学学案
2、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自行车爆胎的原因,知道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而探究固体是否具有这样的性质。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能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重点、难点】 探究爆胎的原因。
【探究导航】你知道吗?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为什么容易爆裂?修马路的工人为什么隔一段要留一条缝隙?这应该是我们有必要弄明白的一些有趣问题。
【课堂探究】
探究1.
我的猜测: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易爆裂,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 __ __。
我需要的材料:气球、玻璃管、锥形瓶、橡皮塞、水槽、冷水、热水
实验步骤:1. 。
2. 。
3. 。
实验现象:___ ___ _。
探究2.
我的猜测:修水泥路的工人隔一段要留一条缝隙,可能是为了
。
我需要的材料:
实验步骤:1. 。
2. 。
3.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一般情况下,物体具有 的性质。固体、气体、液体在相同的情况下,膨胀的体积最大的是 , 膨胀的较多, 膨胀得体积最少。
2. 夏天,充足了气的自行车胎在阳光下发生爆裂的主要原因是 。
二、判断。
1.一般情况下固体、气体、液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
2.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人们的生活有害无益。 ( )
3.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破了的乒乓球用热水一烫就可以鼓起来。( )
三、选择题。
1.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 )。
A、密封的 B、敞开的
2.冬天电线杆上的电线与夏天相比( )了,架设电线时,夏天要架得( )些,冬天要架得( )些。
A、紧 B、松
3.新买的罐头很难打开,我们把罐头( ),就很容易打开了
A、微热一下 B、放冰箱里冷冻一会
四、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帮人们做事呢,请你举例说明。
【拓展知识】
热胀冷缩是工程上必须考虑的因素,它 ( http: / / www.21cnjy.com )常常给我们带来麻烦。例如,铁轨受热会膨胀,温度升高1℃,1千米长的铁轨伸长1厘米,变化似乎很小。但是,如果夏季与冬季的温度差为55℃,以天津到北京为例,铁轨长120千米,则夏季要比冬季胀出66米。这可是个大数字。如果铺设时铁轨紧密相连,这胀出来的66米就会毁坏整条路线,所以铺设铁轨时,在相连接的地方都要留有一定的空隙。
四下科学学案
3、认识岩石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会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知道岩石具有硬度、遇酸的反应、纹理、形态、结构等特征。、
【学习重、难点】
掌握鉴别岩石的方法,给采集的岩石分类。
【活动准备】
采集的各种岩石,放大镜,小刀,搜集到的有关岩石的资料
【探究过程】
交流一.研究我们搜集的石头。我搜集了一些石头,准备对这些石头进行研究。
1.研究岩石的方法。
我在研究岩石时,采用了 、 、 等方法。
主要从 、 、 、 、 等 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2.观察研究岩石的记录。
看 摸 刻 滴盐酸 ……
花岗岩
页岩
石灰岩
大理岩
通过观察我发现 。
交流二.根据岩石的硬度给采集的岩石分类。
在我采集的岩石中,根据岩石的硬度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把很硬的 、 划为一类;较硬的 划为一类;较软的 、 划为一类。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是 。
2. 、 、 在岩石的新断面上刻画,来测试岩石的硬度。
3.用盐酸检测岩石时,必须用 取盐酸。
4.我们可以从 、 、 、 等几个方面来研究岩石的特征。21*cnjy*com
5.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较软、 、 、 四级。
二、选择题。
手指甲刻画没有刻痕,铜钥匙刻画有刻痕的岩石 ( )。
A 、较软 B 、较硬 C 、很硬 D、 非常硬
三、判断题。
1.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 ( )
2.所有的岩石都是颗粒状的。 ( )
3.有的岩石遇到盐酸冒泡,有的不冒泡。( )
四、连一连。
手指甲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较硬
铜钥匙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很硬
小刀刻画后留有刻痕的岩石 较软
【拓展活动】
只从滴上盐酸就冒泡的现象,认定这块岩石是石灰岩,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四下科学学案
4、做个岩石百宝箱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学会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认识花岗岩、砂岩、石灰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的基本特征。
2、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学习重、难点】
在观察制作中进一步了解岩石的特征和种类;学会制作岩石标本的方法。
【课前准备】采集岩石并观察:
我采集岩石的地点是: ,它的颜色 ,结构 ,硬度 。我判断它属于 。
【课堂探究】
交流1:观察岩石标本,我发现:
(1)欣赏了各种岩石标本,我认为制作岩石标本的意义是: 。
(2)观察岩石标本盒的构造。
我发现岩石标本盒由 、 、 、 等几部分组成。
交流2:阅读岩石有关资料。
我知道了:常见的岩石有 、 、 、 、 等五种。
探究活动:制作岩石标本盒
(1)思考:制作岩石标本盒应做哪些必要的工作,应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
① 。
② 。
③ 。
④......
(2)制作岩石标本盒我们小组的分工是:
。
交流3:观察成果,制作百宝箱
(1)通过欣赏全班的岩石标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盒,我发现我们小组制作的岩石标本盒优点是 ;不足是 。
(2)制作百宝箱要注意的问题有?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 、 、石灰岩、 。
2.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有 、 、 。
3.砂岩是 状结构,页岩是 状结构。
4.石灰岩遇到盐酸所产生的气体是 。
二、公正小法官。
1.花岗岩遇盐酸冒泡。 ( )
2.大理岩遇盐酸冒泡。 ( )
3.红褐色或灰色,薄层状结构,硬度小的是页岩。 ( )
三、连一连。
颜色黄褐色、灰色或绿色 大理岩
花斑状,硬度大 石灰岩
遇盐酸冒泡 砂岩
颜色青灰色或褐色,颗粒很细 花岗岩
四、简答题。
制作岩石标本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拓展活动】
课下收集资料,了解不同岩石的外部特征。
四下科学学案
5、岩石的用途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知道岩石的用途。
2、会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够查阅有关岩石方面的资料。
【学习重、难点】
知道岩石的用途;了解人们对岩石资源造成的负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课前针对以下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调查,为课堂探究做好准备。
①岩石用途调查表:②调查岩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③调查人们对岩石资源造成的破坏。
【探究过程】
我的搜集:
交流:岩石的用途。
1.我们知道岩石的种类很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大自然给我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岩石,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就是有岩石做成的,我发现用岩石做的物品有 21教育网
。
2.课前我利用各种途径搜集了有关岩石用途的相关资料,下面是我的“岩石用途”记录表。
岩石名称 主要用途 备注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岩石有着广泛的用途 ( http: / / www.21cnjy.com ):岩石是重要的 ;岩石是重要的 ;岩石可以 、 成各种工艺品;岩石是重要的 。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岩石中含有很多的矿物,岩石在受到___ _、 等作用时,会形成富含矿产的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 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的的利用价值。
二、判断题。
1.溶洞里的岩石大多都是大理岩。 ( )
2.大理岩是雕塑用的好材料。 ( )
3.石灰岩一般不用做建筑用地材料。 ( )
三、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岩石和矿物在人们开采之后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要保护和合理利用。
B、岩石和矿物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岩石和矿物在自然界中是不变的。
四、连线题。
石灰岩 铺路
白云石 制造水泥和塑料
珍珠岩 做建筑装饰石材
玄武岩 制作耐火材料
砂岩 做保温材料
大理岩 烧铸石
【拓展活动】
调查人们对岩石资源造成的破坏。
四下科学学案
6 、岩石的风化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探究目标】
1.知道什么是岩石风化?造成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
2.能用简单器材进行风化作用的模拟实验。
【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生活现象,初步认识自然界中岩石变化的原因。
【探究导航】
在大自然中,看到各种奇形怪状的岩石,你是否想过,岩石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吗?除了人力改变了岩石的形状、大小,还有什么改变了它们的样子呢?【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课前准备】小块岩石、小水盆、镊子、火柴、蜡烛等
【课堂探究】
探究1.是谁让岩石变了样:
看了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有关图片资料,我猜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造成岩石变化的可能是自然界中的: 等。
探究2.验证我的猜想。
(1) 对岩石的作用。
我需要的材料: 。
我的实验思路:
。
实验现象: 。
(2) 对岩石的作用。
我的实验材料: 。
我的实验思路:
。
实验现象: 。
(3) 我的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认为岩石在自然界当中,受到 、 、植物生长、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受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 、 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 。
2.用镊子夹一小块石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热一会儿,然后放到冷水中,接着再加热,再进入冷水中。反复几次,会发现 。
二、判断。
1.岩石经过风化之后就产生了裂缝,最后变成了碎石。 ( )
2.温度不能使岩石变化。 ( )
3.岩石在自然界中,会受到气温变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就叫做风化。 ( )
4.在冷热、水、风、生物这些因素作用下,岩石能改变模样。( )
三、生活中的科学。
1.岩石不断地风化,最后会变成什么?
2.在河流上游两岸高山的岩缝中常常长着一些小树,想一想这些小树对岩石会有什么影响?
【拓展知识】
植物怎样使岩石风化
植物对岩石的风化很难用眼睛看得出来,植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是怎样对岩石进行风化的呢?首先,植物的根可以楔入岩石裂隙,使岩石碎裂;另外一些植物可以分泌酸性物质腐蚀岩石。比如地衣可以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获得矿物质营养;有些植物死后可以产生腐殖酸,也可以分解岩。植物对岩石的风化是个漫长的过程,尽管看不出来,但是却每分每秒的都在发生着。
四下科学学案
7、土壤里有什么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知道土壤的构成成分。
2、会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学习重点】
记住: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水、空气、砂、黏土、腐殖质、无机盐等成分构成的。
【学习难点】
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土壤的成分。
【活动准备】
采集的土壤、玻璃杯或塑料杯、筷子、水等。
【探究过程】
我的探索: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土壤与我们息息相关,我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土壤进行了探究,发现了许多有关土壤的知识。
探究一:土壤里有什么
1.老师查阅了大量资料,发现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份资料上说,每立方米土壤中的生物比地球上的人口总数还要多;我发现 。
2.通过实地观察土壤,我发现土壤中有 等。
探究二:实验探究土壤的成分。
1.把一块干土块放在水中,发现水面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 ,说明土壤中含有 。将放入土壤的水搅拌,静止后土壤分成上、下两层,上层是 下层是 。说明土壤中含有 。
2.我还有其他研究方法:
。
3.通过实验我发现土壤里有 、 、 、 、 、
等成分。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它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构成。
2.土壤是由________ 、_________、固体三种物质组成的。
3.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__________。
4.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____________能力很强。
二、实验与科学。
1.实验:给土壤加热,开始加热冒出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继续加热冒出的应是 。这是 中的 在燃烧,同时还会闻到 气味。
2.实验: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杯里,看到 ,说明 。搅拌,静止后土壤分 层,下层颗粒 ,是( ),上层颗粒 ,是 。取上层清水,滴在玻璃片上加热,水滴干后玻璃片上有 ,说明土壤里有 。
三、生活中的科学。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土壤中含有盐类物质。
【拓展活动】
采集树林和田野的土壤观察它们的区别,并写下来。
四下科学学案
8、土壤的种类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探究目标】
1.土壤是各种各样的,知道土壤有哪些种类。
2.各种土壤各有什么特点。
【重点、难点】知道土壤的种类;土壤分类的依据。
【课前准备】
我从 (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1,我发现土壤样本1的特点是 、 、 ;www-2-1-cnjy-com
我从 (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2,我发现土壤样本2的特点是 、 、 。
我发现样本1和样本2的不同点是: 。
【探索导航】晓东说:“只要把花生种在土里就行,跟土壤没什么关系?”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课堂探究】
(一)探究1:土壤的特点
1.我想知道全班同学从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在外观上各有什么特点。
2、除了外观上的差异,我还想知道不同环境下的土壤还有什么不同。(供参考的学习方法)
(1)捏一捏,团一团、搓一搓:
(2)保水性能:
(3)其他性能:
3、我认为:土壤的外观、成块、成团、成条、保水性能强弱等特点的差异主要与土壤成分里 的含量有关系。
(二)探究2:土壤的分类
我认为,可以根据土壤中 ,把土壤分为 、 、
三类。通过读资料卡,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还知道了我国的土壤主要有 、 、 、 、 等五类,我们这个地方的土壤大多属于 。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人们按照土壤中 的多少,把土壤分三类:含沙量较多的土壤叫 ,含黏土较多的土壤叫 ,沙和黏土含量适中的土壤叫 。
2.砂质土颗粒 ,透气性 ,水分易 ;黏质土颗粒 ,空气 ,水分 。
3.分布面积较广的自然土壤有东北地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华北地区的 ,南方地区的 ,西北地区的 ,青藏高原上的 等。其中, 和 的天然肥力较高。
二、我会选。
1.比较能捏成团的土壤是( )。
A、砂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2.透气性最好的土壤是( )。
A、砂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3.既能较好保持水分,又具有良好透气性的土壤是( )。
A、砂质土 B、壤土 C、黏质土
【拓展活动】
分别种在砂质土和壤土中的同一种植物,你认为哪一种土壤中的植物生长茂盛?为什么?
四下科学学案
9、土壤与植物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探究目标】
1.会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2.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重点、难点】 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课前准备】
1.知识准备。通过学习《土壤的种类》一课,我知道了土壤有 、
三类。同时也认识了它们的特点:沙质土渗水 ,保水性能 ;
壤土渗水 ,保水性能 ;黏质土渗水 ,保水性能 。
2.材料准备。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种植物。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三个同样大小的花盆。
【课堂探究】
探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需要的材料:
探究方法:把长势相同的同一种植物,分别栽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里面装有同样多的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放在相同的环境下,按照同一条件进行管理。
我的推测: 土里的植物长得最好,因为
。
我的记录: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 备注
一个月
二个月
三个月
……
我发现: 土里植物生长的最好, 土里植物生长的最差。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能为植物提供其生命活动所必须的______ 、_______ 、_______等诸多因素。
2.植物的身体每一部分都要呼吸空气,因此,土壤中必须要有一定量的______,来保证植物 的呼吸。
3.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对植物的生长影响是不同的,实验中,豆苗长势最好的应该是 。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 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 ( )
2.雨后的土壤容易硬化板结,所以人们应及时松土。 ( )
3.砂质土不适宜植物的生长主要是其保水性能差,导致植物缺水。( )
三、选择题。
1.粘质土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原因是( )
A.透水性能强导致植物干旱、缺肥 B.通气通水性能差导致植物缺少空气
2.水稻适合种植在(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3.最适宜种植花生、薯类、谷子的土壤是 ;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的土壤是
;适宜种植水稻的土壤是 。
A.沙质土 B.黏质土 C.壤土
四、简答题:土壤对植物的意义有哪些?
【拓展活动】
无土栽培是怎么回事?请你查阅资料,了解目前哪些植物可以无土栽培。
四下科学学案
10、保护土壤
主编人 刘娟 审核人 闫德前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探究目标】
1.认识保护土壤的意义。
2.能设计实验探究水土保持的方法。
【重点、难点】 了解土壤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和人类不良行为对土壤的破坏。
【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土地资源流失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两块木板、适量的土(其中一块长有青草的)、饮料瓶、小塑料盆、水杯等
【课堂探究】
交流1:土壤为人类提供了_________、______ 、 等,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我们将得不到 。
交流2.土壤的现实状况。
家长告诉我: 。
网络告诉我: 。
我的感受: 。
探究2.研究水土流失的原因。
(1)我的猜测:水土流失的原因: 。
(2)水土流失对比试验方案:
不同条件: 。
试验物品: 。
试验步骤: 。
(3)我的实验记录:
没有草皮保护土 有草皮保护土
土 水 土 水
流失的情况
(4)试验结论: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我国耕地面积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
2.当前我国土壤的现实状况是:草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日益严重, 利用不合理,黄土高原等土壤 较严重,城市废水和垃圾废弃物,造成土质恶化。
3. 是避免水土流失、保持水土的根本办法。
4.我国的 多, 少,耕地十分有限。
二、判断。
1.无土栽培可以种植植物,不用担心土地沙化问题。 ( )
2.“退耕还林”政策利国利民。 ( )
3.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仅为0.001平方千米。( )
4.我国每年土壤流失量达50亿吨,相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全国耕地刮去1厘米厚的土层,这对我们的生活不会造成太大的。 ( )
三、争做环保小卫士:为保护土壤我们小学生可以做哪些事呢?
【拓展知识】
土壤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对于人类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这一层土质,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树木、谷物,就不可能有森林或动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人类。中国每年有100多亿吨沃土付诸东流,相当於流失1000万亩耕地上的30厘米厚耕作层,其流失的氮、磷、钾等养分远大於全国化肥的年产量,而有机质的损失则永难弥补。
960万平方公里家园,严重水土流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国土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彻底荒漠化国土和不能维持人类生存的国土约300余万平方公里,仅剩下300万平方公里。50年代中国耕地16亿亩,人均2.7亩;90年代20亿亩,人均1.6亩。 水土流失给我国13亿人的生活带来沉重的压力。
四下科学学案
11、认识光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探究目标】
1.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会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重点、难点】
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课前准备】
蜡烛、火柴、硬纸板(3个)、纸筒、手电筒等。
【课堂探究】
一、交流:能发光的物体。
自然界中能发光的物体有很多,我知道的发光物体有
等。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叫做 。
二、实验探究:光的传播。
我需要的材料:
我的探究方法:1.点燃蜡烛作光源,用一只眼从纸筒内观察烛光,先用直纸筒来观察烛光,看能否看到烛光;再用弯纸筒来观察烛光,看能否看到烛光。
2.把中间带有小孔的两张纸屏平行放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隔10厘米左右),点燃的蜡烛放在右面纸屏的右侧10厘米处。先使两纸屏小孔和烛光处在一条直线上,从左面纸屏透过两小孔看烛光,看能否看到烛光。
3.挪动两纸屏,使两纸屏小孔和烛光不在一条直线上,这时再透过两小孔看烛光,看能否看到烛光。
我的记录:
实验记录 类别 方法 现象
纸筒观察烛光 直纸筒
弯纸筒
小孔观察烛光 三点成直线
三点不成直线
我发现:光是沿 传播的。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光是沿直线____________传播的。
2.像太阳、星星这一类光源属于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光源;像______、______等这一类属于人造光源;像萤火虫、水母等一部分生物也能发光,这一类的光源属于________。【来源:21cnj*y.co*m】
3.在实验的过程中,人的眼睛、________、________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才能看到烛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太阳、月亮、星星、燃烧的蜡烛都是光源。 ( )
2.我们能够产生影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
3.发光的物体一定发热。 ( )
4.闪电时,地面上的人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 )
三、选择题。
1.下列光源中属于人造光源的是( )
A.太阳 B.水母 C.燃烧的蜡烛
2.光的传播路线是( )
A.直线 B.曲线 C.无规律
四、回忆实验,填写下列表格。
类别 方法 现象
纸筒观察烛光 直纸筒
弯纸筒
小孔观察烛光 三点成直线
三点不成直线
实验结论
【拓展活动】
光透过树林落到地面上的光斑是什么样的形状?为什么?
四下科学学案
12、玩镜子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镜子有哪些。
2、认识到生活中不同镜子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学习重、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他的应用。
【课前准备】搜集各种镜子
【探索导航】
镜子是我们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但是你了解它有多少种?它们都有哪些用处?
【探究过程】
交流:我搜集的镜子
(1)课前我一共搜集了 种镜子。
(2)我知道这些镜子的名字和用途分别是
探究:玩各种各样的镜子
(1)我照镜子:平面镜里的我 ;凹面镜里的我 ;凸面镜里的我 。【出处:21教育名师】
(2)我看镜子里的同学:面积 ( http: / / www.21cnjy.com )差不多大小的三面镜子,从平面镜里看到我身后的同学有 个,从凹面镜里看到我身后的同学有 个,用凸面镜里看到我身后的同学有 个,
(3)把三种镜子放在阳光或灯光下,我发现:
(4)通过玩镜子我还发现: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镜子的种类有 、 、 。
2.用汤匙的正反面做凹面镜和凸面镜,会发现凹面镜中的像是 的,凸面镜中的像是 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镜子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 。
4.手电筒利用的是 反光的原理。
5.多个平面镜把光反射到同一个点上会使这个点的温度会 。
二、我会选。
1.太阳灶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2.汽车后视镜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平面镜
3.下面的镜子中, 是平面镜。
A、放大镜 B、浴室镜 C、哈哈镜
4.平面镜成的像是 。
A、倒立 B、正立 C、斜着
三、生活中的科学。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镜子?,分别是什么镜子,列举说明。
【拓展知识】 镜子的历史
在远古时代,人们没有镜子,通常以水为镜,后来人们发明了青铜镜,青铜镜是铜和锡的合金制成的。
从青铜镜到玻璃镜,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有趣的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在三百多年前;威尼斯是世界玻璃工业的中心。最初威利斯人用水银制造玻璃镜,这种镜子是在玻璃上紧紧粘一层锡汞齐,成为—种非常时髦的东西。当时会制造玻璃镜的国家,只有一个威利斯,而且制造方法,也是保密的。按照他们的法律,不论是谁,如果把制造玻璃镜的秘密泄露出去,就处以死刑。政府还下了命令,把所有的镜子工厂,都搬到木兰诺孤岛上。孤岛处于严密的封锁中,不让入接近。
后来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发明了镀银的玻璃镜,它一直沿用至今。
现在,人们制出了一种新式的镜子,从它的一面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是镜子。从另一面看去则是透明的玻璃。原来,这是用特殊方法,在玻璃上镀上一层极薄的银制成的。把这种镜子装到汽车上非常合适,你坐在车里可以浏览外面的风光,而车外的人则看不见你,只能照见他自己
四下科学学案
13、筷子“折”了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会运用光的折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难点】 会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课前准备】
玻璃、塑料水盆、硬币、筷子,鱼和透明鱼缸、激光笔等。
【课堂探究】
交流:筷子“折”了的现象。
1.将筷子斜着插入盛满水的碗里,我发现筷子看起来好像是“折” 了。我猜是
原因。
2.生活中类似筷子“折”了的现象还有许多。
我的记录:
事件名称 看到的现象 实际情况
站在岸边看水底
用激光灯照射玻璃
从鱼缸一侧看金鱼
透过有小缝的玻璃看窗外的景物
通过对以上几种现象进行比较,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发现这几种现象都是光在传播过程中,从一种 进入到另一种 时,传播的方向 。21cnjy.com
我知道:光从一种 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到另一种 时,传播的方向 ,这种现象叫做 。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外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 。
2、水面映出岸上树木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
二.选择题。
1.插入水中的筷子,水里部分从水面斜着看起来 。
A向上曲折 B向下曲折 C与水对光线的反射有关,难以确定
2.在下列现象中,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A.司机从观后镜中观看车后的情况
B.用太阳灶可以烧水做饭
C.峨眉佛光
D.哈哈镜照出变形的人像
3.从侧面看上去,圆形鱼缸中的一条金鱼捞出后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三、连线题。将下面的现象与相应的原理连接起来。
司机从后视镜中观看车后的情况
光的折射
圆形金鱼缸中的金鱼从侧面看变“大”了
在河边可以看到树的倒影
光的反射
三日同辉
【拓展活动】
渔夫用鱼叉捕鱼时有什么技巧?说说你的看法。
四下科学学案
14 、彩虹的秘密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知道彩虹为什么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2、探究彩虹的形成原因。
【学习重、难点】
探究彩虹的形成原因。
【课前准备】平面镜、一盆水、橡皮泥等
【探索导航】
“有虹在东,有雨落空;有虹在西,人披蓑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依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出彩虹出现的方位与天气的关系,彩虹是什么?一般什么时候才有彩虹?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呈现七种颜色?能在天空挂多久?能不能人工制造彩虹呢?这些问题你想过吗?
【探究过程】
交流与猜想:
(1)我了解的彩虹是这样的:彩虹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七种颜色的云组成的,出现的时间往往是 ,维持的时间一般 。
(2)我猜想彩虹的形成和下列因素有关系:
探究1.
(1)晴天里,用平面镜和一盆水也可以制造出“彩虹”,我是这样做的:
(2)三棱镜也可以制造出“彩虹”,我是这样做的:
(3)我发现七种色光的排列顺序是 ,我的结论:
探究2.
(1)彩虹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2)雨后天空中彩虹是这样形成的:
探究3.
通过人造彩虹活动,我发现太阳、彩虹和人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
、 。由此推断,傍晚看到的彩虹一般在 天空。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雨后出现的彩虹中包含的颜色有 。
2.利用 、 能把太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
3.雨过天晴,空中悬浮着许多 ,阳光被这些 分解成了 种色光,形成 。
4.彩虹一般出现在下雨时或 。
二、小法官。
1、太阳光是单色光。 ( )
2.三棱镜有把光染成七色的作用。 ( )
三、我会选。
1.用喷雾器做模拟彩虹实验时,应该( )太阳观察。
①对着 ②背着
2.太阳光是一种( )色光。
①单 ②双 ③七
3.三棱镜由透明材料制成,截面是( )三角形的光学仪器。
①等腰 ②等边 ③普通
4.彩虹在空中出现的时间( ),早晨看到的彩虹一般在( )天空。
①很长 ②较短 ③东边 ④西边
【拓展活动】
彩虹一般不会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过一段时间就逐渐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
四下科学学案
15、飞旋的陀螺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探究目标】
1.能制作一个简单的三色陀螺。
2.通过玩陀螺知道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重点、难点】 知道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课前准备】
卡纸、火柴棒、胶水、剪刀、透明胶带、双面胶以及涂色的工具——水彩颜料。【课堂探究】
探究1. 制作一个简单的三色陀螺。
我需要的材料:
制作过程:1、做三个硬纸圆盘,分别涂上 、 、 三种颜色。
2、 。
3、
。
探究2.根据制作的这个陀螺,调整三个圆盘颜色比例旋转,我来研究光的合成:
陀螺颜色 旋转时的颜色
红+绿
红+蓝
绿+蓝
红+绿+蓝
实验分析:
1、我在实验中发现: 种以上的色彩混合之后,会产生一种新的 。
2、彩色陀螺快速转动时,它的颜色 ( http: / / www.21cnjy.com ) 。这说明多种色光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 ,又能进行 。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将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时,会形成一种新的 。
2.将绿光和红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 。
3.将红光、绿光和蓝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 。
4.将蓝光和绿光混合在一起会产生 。
5. 、 、 是光的三原色。
二、判断题。
1.太薄太软的纸板不能做陀螺。 ( )
2.转动七色板,圆盘上的颜色看上去是白色的。 ( )
3.人们现代生活中影像艺术的创作都是以光的存在为前提。 ( )
4.白光可以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但各种颜色的光不能合成白光( )
三、选择题。
1.白光可以分解成( )种色光。他又可以合成为( )光。
A.3 B.5 C.7 D.红 E.白 F.蓝
2.红色光和绿色光混合是( ),蓝色光和绿色光混合是( ),红色光和蓝色光混合是( )。
A.白色 B.青色 C.黄色 D.紫色
四、穿针引线。
红光+绿光 青
红光+蓝光 黄
绿光+蓝光 白
红光+绿光+蓝光 紫
【拓展活动】
查阅相关资料探讨:有的衣服在灯光下变色了,这是为什么?
四下科学学案
16、光与我们的生活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益处?
2、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害处?
3、了解生活中利用光资源、避免光危害的有效办法。
【学习重、难点】
光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还带来很多不利,要科学的利用光。
【探索导航】
阳光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赋予万物勃勃生机;灯光扮亮长夜,为人们的工作学习提供方面,生活中你在意过光给你带来的不利影响了吗?
【探究过程】
交流1.
(1)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主要有:
(2)下列光给人们带来不利的影响:
何处的光 对人的不利影响 备注
交流2.
(1)避免以上几种情况下,光对人们的危害,我建议:
【课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为三类,即 、 和 。
2.利用 来制作简易护眼镜。
3.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 和 。
二、小法官。
1.我们既要很好地利用光,又要科学的防止光污染。( )
2.偏振片的作用是能过滤掉物体上强烈的反射光,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
3.看电视、上网不会受到光污染。 ( )
4.光对我们只有好处,没有害处。 ( )
三、我会选。
1.防止光污染应该( )。
A、减少光源的制造和使用 B、科学的建设光源和使用光源
2.下列两种光线中用于诊断的一种是( )。
A、X光 B、紫外线
3.目前光污染严重的地方是( )。
A、城市 B、农村
4.小学生戴黄色帽子上学,目的是( )。
A、容易引起司机的注意 B、好看 C、遮挡太阳眼光
5.人体对光最敏感的器官是( )。
A、皮肤 B、眼睛 C、耳朵 D、鼻子
四、生活中的科学。
1.怎样做到即很好的利用光,又防止光污染呢?
2.举例说明人在生活中离不开光。
【拓展活动】
没有光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我来描述一下没有光的生活:
四下科学学案
17、航海家的发现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认识过程的资料,并对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能依据事实解释假设;
3、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的历史。
【学习重、难点】
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探索导航】众所周知,地球是圆的,人类是如何发现地球是圆的?
【活动准备】搜集有关地球及人们对地球认识过程方面的资料,并进行初步整理。
【探究过程】
交流1.人类对地球的认识:
我搜集了一些“有关地球的知识”的资料,归类整理如下:
表一:
我的发现 信息来源
地球是一个球体,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百科全书》
表二:
古代人 认为地球的样子
古代巴比伦人 想象大地是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交流2.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球体的?
①我知道:麦哲伦从 国出发,往 方一直航行,先后穿越过了 、 和 三大海洋,最后到达了原地,证明了地球是个 体。
②我还知道:历史上 等人相信并认为地球是圆的,并进行过探索与推测。21*cnjy*com
【课堂达标】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______,半径约为______千米,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周,行程有______千米。
2.16世纪__ _____率领船队,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3.从地球的一个地方,朝一个地方出发,朝一个方向前进,始终不改变方向,绕地球一周后,会回到_____的地方,这是因为地球是一个_____。
二.判断。
1.古代科学不发达,古人对地球全貌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了解有“天圆地方”之说,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 )
2.哥伦布率领船队第一次完成了人类环球一周的航行。 ( )
3.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平均半径为6千多米。 ( )
三.选择题。
1.下面不是航海家的是( )。
A. 哥伦布 B.麦哲伦 C.爱迪生
2.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这也能说明地球是( )。
A.圆形 B.球形 C.球体
四、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哪些现象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课外拓展】
课下继续搜集人类探索地球历程的故事
四下科学学案
18、地球上有什么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通过查阅、整理资料等,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学会看地图,了解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3、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学习重、难点】
学会识读地图、观察地球仪,了解地貌状况。
【探索导航】地球是人类及其他生物赖依生存的地方,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它的上面,你知道它上面有什么吗?
【活动准备】
分类搜集地球地貌的有关资料;个人或小组准备地图、小地球仪。
【探究过程】
我的搜集:
交流1.地球表面有什么?
小组内展示交流搜集到的“景物”的图片和地球概貌的文字资料。
我知道地球表面上有:山川、
等。
交流2.仔细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有什么发现?
我 的 发 现
1 有许多连接两极的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人们给经线标注了度数叫经度。
2
3
4
5
6
7
【课堂达标】
一、我会填。
1、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被 占据着。
2、在地球仪表面上,有许多纵横交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弧线,其中连接两极的线叫 ,指示 ;与经线相交的线叫 ,指示 ;中间最大的纬线是 ,它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即 半球和 半球。21·世纪*教育网
3、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把地球分为 带。它们分别是 带、 带、 带 、 带、 带。
4、在地球仪上常用不同的 、 表示,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地球。
二、小法官。
1、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到我国的长江与黄河。( )
2、从世界地形图上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 )。
3、最长的经线是赤道。( )
4、从地球仪上可以看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
三、我会选。
1、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 )。
A、三带 B、四带 C、五带
2、人们根据( )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的地理概貌,或地区与地区的界限。
A、地形 B、地图 C、地球仪
3、在地图上,蓝色表示( ),黄色表示( ),绿色表示( )。
A、高地 B、海洋 C、平原
4、在地球仪表面上,同赤道平行、同经线直交的圆形弧线叫( )
A、经线 B 、纬线 C、赤道
5、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 )平方千米。
A、 5.1亿 B、6.1亿 C、3亿
四、科学与生活。
根据我国的地形,在地图上标出我国的主要山峰、高原、平原、河流等地貌。
【拓展活动】
根据本课学习并参考其他资料,做一个小小的地球仪。
四下科学学案
19、我在哪里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 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图画)描述物体的位置。
2. 能够定性地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会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生活。
3.知道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学习重、难点】
熟练掌握定性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探索导航】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说明物体的位置,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呢?
【活动准备】
准备画图需要的物品(如:尺子、铅笔、彩笔、橡皮等)。
【探究过程】
活动1.描述物体的位置
(1)小组内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自己的教室在学校的位置
我的位置在
教室的位置在
(2)我的收获
我认识地图上的基本方向: 北 南,左 右 。
我面向东,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 来确定。
活动2.我能画出我家(自己感兴趣的房间)的布局平面图
【课堂达标】
1.填空。
(1) 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___ ______来确定。
(2)我们所说的方向主要有四个,分别是___ _、____、___、____。
2.判断。
(1)任何地图都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去观看。 ( )
(2)生活中所有位置关系是固定不变的。 ( )
(3)描述景物的位置可以用前、后、左、右、上、下、东、西、南、北等方位名词。 ( )21·cn·jy·com
3.填出下图中方位的名称。
【拓展活动】
怎样确定一艘轮船在大海中的位置?课下查找有关方法。
【资料卡】
国际野外遇险、遇难的求救讯号
★在一分钟内,连续发出6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长讯号,停顿一分钟后,重复同样讯号,不要中断直至有救援人员到达为止。(即使已被救援人员从远处发现,也要继续发出讯号,使救援人员知道求救者之正确位置。)【版权所有:21教育】
★ 发出讯号的方法:
a.吹哨子。
b.用镜子或金属片发出反光。
c.夜间用电筒发出闪光。
d.挥动颜色鲜艳明亮的衣物,尤以红色的信号最晚被发现。
★ SOS求救讯号
在可能情况下,在平坦的空地上用石块或树枝堆砌SOS大字母。(每个字母最少6米×6米)
四下科学学案
20、苹果为什么落地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学习目标】
1、 认识生活中常见的重力,了解物体受到地球引力作用而发生的现象,感受地球引力的存在;
2、 能通过对周围自然事物的观察,提出和思考一些关于地球引力方面的问题,同时了解重力及重力的方向,
【学习重、难点】
利用活动的方法来研究重力及其方向。
【探索导航】小华和小红在操场上玩纸飞机,小华说:“我能让投出去的纸飞机飘在天空不落地。”你认为他能做到吗?www.21-cn-jy.com
【活动准备】
细线、小木块、皮球、毽子、小锁,火柴等;搜集有关失重的资料。
【探究过程】
探究1.你认为需用哪些材料,能设计一个“模拟苹果落地”的实验?
我需要的材料:
我设计的实验:
我通过实验知道这些物体都会 ,说明它们都受到 。
说明 ,方向是 。
探究2.假如没有地球引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如果没有地球引力 我 的 猜 想
吃 饭
喝 水
睡 觉
走 路
我还经历过失重的情况:如:
【课堂达标】
一、填一填。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是物体受到的力叫做 。它的方向是 的。
2、在地球上或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地球 的作用。
3、英国科学家 是最早思考苹果为什么落地的。
4、我们站在地面上跳起时,最终又落回地面,是因为我们受到 的作用。
二、小法官。
1、桃子落到地上,是因为桃子受地球引力的作用。 ( )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 )
3、地球周围的空气是气体,所以它不受地球的引力。( )
4、乘电梯下楼时感觉很不舒服,是失重的现象。 ( )
三、我会选。
1、地球上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方向总是 。
A、垂直向上的 B、竖直向下的
2、 从苹果落地的现象中发现了地球引力 。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3、下面 活动人会出现失重现象
A、登山 B、打沙包 C、跳皮筋
4、用手提提包,感到很重,有一种 的感觉。
A、向上拉 B、向一边斜 C、向下拉
【课外拓展】
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会发生失重现象。请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失重方面的知识。
六下科学学案
21、测量重力
主编人 闫德前 审核人 彭向阳 时间 等级
学 校 班 级 姓名 小组
【探究目标】
1.了解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并能作简单记录;
2.会制作简单的测力计。
【重点、难点】 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课前准备】
平板测力计,直尺、皮筋、钥匙、铁丝、铁钉、木块、铁块、塑料块、木板。
【探索导航】
同样大的木块和塑料块受到的重力一样吗?如何验证你的猜想呢?
【课堂探究】
探究1.认识测力计。
我们通过交流和探讨知道:物体受到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力可以用 测量,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 ”表示。2·1·c·n·j·y
我观察测力计知道,测力计的构造:由 、 、 、 、
、 组成。
探究2.自己制作一个测力计,并用它对估测的不同物体所受的重力进行测量。
我需用的材料:直尺、皮筋、木板、钥匙、铁丝、铁钉、木块、铁块、塑料块。
制作过程:
1、用皮筋代替弹簧,找一块小木板,一小段铁丝做挂钩和指针。
2、铁钉固定在木块的一端,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一端的铁钉上。
3、把一小段铁丝做成挂钩,再取一段铁丝做指针。
4、的木块上用直尺画出刻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自然状态时标出0刻度的位置,然后用已知0.5N的钩码确定好位置,在0~0.5N之间平均分五格,每小格为0.1N。2-1-c-n-j-y
我的猜想(估测排序)
物体 木块 钥匙 塑料块 铁块
测量记录(N)
实测排序
通过实验我发现:
1、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 处。
2、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
我还知道:每个测力计都有 的测量范围,测力计上的 就是它的最大量程。
【课堂达标】
1、填空。
(1)要测量一个物体重力的大小,需要一个专门的仪器 。
(2)重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字母 表示。
(3)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 调到零刻度处,读数时 要与指针相平。
(4)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 。测力计主要由 、 、 、 等组成。
2、判断。
(1)可以用测力计测量任何物体。 ( )
(2)测力计可以拿过来就使用,没必要检查。 ( )
(3)测力计最大刻度就是它的最大测量限度。 ( )
3、简答题。
如何正确使用测力计?
【拓展活动】
“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在地球轨道和月球轨道上受到的重力一样吗?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一下。
观
察
方
法
岩
石
名
称
类
别
时
间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