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3-30 20: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发生的条件。
2、知道声音传播的条件。
3、了解声速与哪些因素有关,记住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教学重、难点:
声音的传播依赖于物质(如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学用具:
学生(28份):橡皮筋、纸杯(2个)、火柴、棉线(2米)、烧杯(500ml)、玻棒、梳子、胶带、大的玻璃水槽、软木塞、铅笔
教师:音箱、蜡烛、火柴、音叉、小球
教学方法:
实验法、图表法、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思路:
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发现声音发生的条件,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得出声音发生的传播条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利用师生相互问候的情境创设问题引入新课:
问:上课前同学们怎么都站起来了?(听到班长喊起立)
师:同学是听到班长发出的“声音”而作出的反应,班长同学你是依据什么来喊起立的?(我听到老师说“上课”)
师:也就是说班长是听到老师发出的“声音”而作出的反应。那么,教师准时上课又是依据什么呢?(铃声)
师:咱们日常上课的依据是什么呢 (铃声)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我们刚才一系列的活动(包括咱们的一问一答)都与什么有关呀?(声音)
师:对了,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声音。同样许多动物的生存也离不开声音,声音与生物的生存、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声音的有关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
介绍:演示实验中的仪器:音叉
演示:1、敲击音叉(可听到声音,看到振动)
2、在音叉边放一个小球,敲击音叉
3、在喇叭上放几个小球,小球上下跳动
问: 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答:小球跳动,音叉振动
学生实验
学生结论: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板书: 1.2声音的发生
一、声音发生
条件:物体的振动
师:刚才同学们的实验中,一些物体由于振动发出了声音,正在发出声音的物体叫做声源。
板书: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问: 同学们在刚才的实验中,知道了哪些声源。
生答:橡皮筋,音叉,音箱(纠正)
师: 我讲话,同学们都能听到,这声音如何传到你们的耳中呢?我们来做这样的实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在第7页的第二个实验中做好记录。
演示:第7页声音的传播
师: 现在请同学来说说看到的现象。
生: 先可以听到声音,并看到槌在敲击铃,抽掉空气后,声音越来越小,几乎被抽尽时,听不到声音了。等空气再次进去后,声音又越来越响了。
问: 通过这个实验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答:声音的传播需要空气,真空中听不到声音。
师: 空气能传播声音,而真空则不能。空气是一种气态的物质,而真空是什么物质都没有。经过大量的实验证明,气态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板书: 和传播
二、声音传播
气体 传播声音
思考:许多科幻电影都有在太空中战争的场面。假如你是位太空战士,你能在太空中听到爆炸的声音吗?请说明理由。
生答:不能,太空中没有空气,是真空。
问: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呢?你能设计实验来证明吗?
生答:
师: 请同学们翻到第8页,做声音传播的实验,并记录。
学生实验:
师: 请同学来汇报一下实验现象。
生答:能听到声音
问: 通过这两个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答:固体也能传播声音
板书:固体
师: 声音能在气体、固体中传播,是否也能在液体中传播呢?请根据实验室原有的器材设计实验。
学生讨论:
生答:
按学生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问: 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生答:能
板书:物质 液体
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科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板书: 称为介质
师: 声音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请同学们先做第9页的实验一
学生实验:
师: 请学生讲实验现象
生答:
师: 我请两位同学分别画出水波的俯视图和侧面图,其它同学在草稿纸上画出。
学生活动:
师: 点评
演示:实验二
师: 请学生说明现象
生答:
问: 对这两个实验的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答: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师: 第一个实验由于水面的上下振动,形成了向外扩散的圆形波纹——水面波。而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我们将这种波称为声波。
板书:三、声波:传递声音的形式。
师: 声波有广泛的应用,如在医疗上运用超声波粉碎内脏的结石,科学家用声波来探测海水深度。
问: 你还知道声波还有哪些用处吗?
生答:当次声波小于10-4赫,预报地震、海啸、台机等灾害性事件。
超声波检查金属内部有无裂缝和缺陷等。
师: 人走路有快有慢,同样声音的传播也有快慢。同学们可能在电视中看到这样的画面,站在那里听不到声音,而将耳朵贴地却可以听到马蹄声。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原因就在第10页,请同学们从图1—15及书本内容,得出原因。并总结出影响声音传播快慢的因素。
学生活动:
生答:固体>气体
总结:传播速度:固>液>气
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板书: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1、 固>液>气
2、 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小结
问: 通过这一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答:
思考:第10页,对着山崖高声喊叫,你会听到什么?查阅资料,尝试解释原因。
作业:
板书设计: 1.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声音发生
条件:物体的振动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二、声音传播
气体
物质 固体 能传播声音,称为介质
液体
三、声波:传递声音的形式
四、声音传播的快慢
1、固>液>气
2、温度越高,速度越快
课后记:这节课希望学生能通过自己动手去发现,对于声音的发生原因,学生自己能够很好感悟,整节课内容安排过多,对于声音的以什么形式传播,书本设计的实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对于要求学生明白声音的传播形式过难,对于这个问题,我思索了很久但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法。只有留待以后,这节课上的很传统,没有什么新的,让自己感到闪光的地方,自己在上这节课时投入的时间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