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光的反射和折射[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1.5(2) 光的反射和折射[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7-03-30 20: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5光的反射和折射
教学目标 :
1、理解从实验推得光的反射定律,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光路 。
2、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虚像,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
4、能直接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虚像,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
5、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6、理解在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原理。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和折射;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教学难点: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虚像的意义,光路可逆的原理。
教学用具:
激光、平面镜、蜡烛、玻璃、光具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师:我们为什么能看见太阳?(因为它能发光,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师:我们为什么又能看见月亮、人、教室、书本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呢?(这是因为它们能反射太阳、电灯等光源发出的光)
师:这些被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看见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一、光的反射
教师用激光器照在墙上,问:你能不改变激光器而使光照射到墙壁的另一个位置?(用镜子反射)
师:下面大家想象一下一个漆黑的忽然停电的晚上,这时候你还能看见物体吗?(不能)为什么?(这是因为没有任何的光进入眼睛中)
师:你有什么办法看见物体?(用手电筒等)
师:为什么此时能看见物体?(物体反射了手电筒射到物体上的光)
师:上面的例子能说明了什么问题?(光从一种物质到另一种物质,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小结: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的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
演示实验:1、让一束光射向镜子,让学生观察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一条光线对应另一条光线)
介绍:
(1)入射光线:射到物体表面的光线
(2)反射光线:物体表面反射出来的光线
(3)入射点:入射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上的位置;法线:假想,通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4)入射角:入射光线于法线的夹角
(5)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演示2、不改变入射点的位置,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重复上面实验两次。并把上面实验得到的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记入表格
学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什么结论(两角相等)
演示3、把一板向后折
问:观察到什么现象?(在另外的板上面观察不到反射光线)
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反射光线应该与入射光线在同一个平面上)
师: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光的反射有一定的规律,大家能否得出关于光的反射的规律
学生把所学的与反射有关的规律进行总结,教师归纳:
(1)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注意:1、光线的一一对应;2、反射角等与入射角,强调因果关系
演示4、把入射光线沿实验画出的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到镜面。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
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光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讲述:反射光路图的画法
例1:图中已知入射光线,请画出反射光线。
画法:①过入射点画法线;②画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学生练习:(写在纸上放到实物投影仪上)。
例2:图中已知反射光线和镜面,画出入射光线。
例3: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镜面。
问:光的反射有何应用?(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如潜望镜)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5:用镜子和木块反射太阳光或灯光。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从一面看去很刺眼,从其他角度看去很暗,而木块从各个方向看都差不多)
学生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生:太阳光近似平行光射到镜子上,每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这个方向的反射光很强。而其余方向无反射光。而木块却将入射光向不同的方向射出。
师:像镜子这样的反射光线的方式我们称之为镜面反射。而像木块这种反射方式我们称之为漫反射。
教师作图加以说明:
问: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吗?漫反射呢?(注意:无论哪种反射,每一种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师:除了镜子,还有哪些物体能够发生镜面反射?(玻璃表面)
师:我们从各个方向看见物体,就是发生了漫反射
让学生举例镜面反射与漫反射在日常生活的例了
思考:为什么屏幕要用粗糙的白布来做?
(三)、归纳总结
1.光传播到任何物体的表面时,都发生反射现象。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并且处于同一平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第2课时
引入:
师:请同学们用小平面镜看自己的脸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改变镜到脸的距离,注意观察像的大小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然后思考以下问题:
1、从面部射向平面镜的光线,在镜面将怎样?光线能透过平面镜到达镜子后面吗?镜子后面的像是怎样产生的?
2、改变脸到镜子的距离,从镜中看到的像的大小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师:我们每天都要照镜子,在镜子后面的人和物体,叫作人和物体的像,我们已经知道光线并不能穿过平面镜,那么平面镜后面的像到底是怎么回事,这节课我们便来学习这一知识
一、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演示实验:在光具座中间放一玻璃,在一端放一只燃着的蜡烛,在玻璃的后面也放一只蜡烛,使后面的蜡烛与前面的蜡烛所成的像重合,改变蜡烛到玻璃的距离,让学生观察
师:大家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蜡烛的像与蜡烛大小相等,蜡烛到玻璃的距离与像到玻璃的距离相等
小结: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师:既然光线不能通过平面镜,那么为什么会看到镜后面有物体的像呢?
板图:从s点发出多少条光线?方向如何?有哪些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让学生任意选两条光线,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
师:这两条光线沿传播方向能否相交?
生:----
师:如果人的眼睛正处于这两条光线传播的路径上,会觉得这两条光线是从哪里发出的?
师: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生:我们认为光沿直线传播
让学生用虚线画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师:由s发出的射向平面镜的光线,它们的反向延长线都交与s1,这一点就是像点。一个发光体(或反射光的物体)是由许多点组成的,那么像点也就组成发光体(或反射光的物体)的像。由于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这种像叫做虚像
师:大家能否归纳出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生:
小结:物体在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的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像和物体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注意:平时我们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感觉像越小,这是因为观察者视角变化,而不是像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师:哪些物体也能够成像
生:平静的水面
二、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板图
方法:确定物体上的几个点,过物点作一线垂直与平面镜,让像点与平面镜的距离与物点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辅助线用虚线)
三、应用知识
1、讨论:身高1.6米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0.5米,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0.5米时,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
2、作图
四、平面镜的应用
1、让学生列举在哪些地方用到平面镜,在这些地方平面镜起什么作用。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成像)
  2.介绍潜望镜。
五、小结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平面镜的应用
六、布置作业
  1.作业本
  2.自愿制作潜望镜。
板书内容:
平 面 镜
  1. 成像特点
    像与物大小相等。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 成像原理
    像是反射光线反射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
课时三
复习:1、光的反射定律
2、平面镜成像规律
学生游戏:水中捞月
师:大家很清楚的看到玻璃珠,但是为什么总是夹不住?
(教师轻易把它夹住)
师:你只要学习了本节知识,便能轻易把它夹住了
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现象
让激光垂直射入玻璃中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光进入到玻璃中,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
生:光的传播路线没变
师板画光路图
师:如果让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中,光的传播路线将会怎样?
生猜测
演示实验: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在分界面发生了光的反射
生:有光线进入玻璃中,在玻璃中传播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师:在玻璃中光线发生了偏折,这种现象是光的折射
师:你能否得出什么时侯会发生光的折射?
生:1、斜射
2、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
板书:光的折射: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板画:
让学生自己得出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
二、光的折射规律
演示实验: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入射角变大,折射角也随之变大,但是折射角都小于入射角
师:在发生光的反射时遵守光的反射定律,那么在发生光的折射时是否也有一定的规律呢?
生:三线共面、两线两侧
生: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师:是否折射角永远小于入射角呢?
让学生猜测
生:折射角也有可能大于入射角?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在光的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同理,在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也应该是可逆的,此时如果让光沿原来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从玻璃射向空气,这时应该是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课件演示:光路可逆
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而当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师:如果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的现象类似
归纳:1、光的折射规律: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近,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光的折射知识的应用
学生实验:
师:为什么物体向上弯折
师作图说明
让学生解决如何快速夹住玻璃珠
师:生活中有无可以用光的折射来解决的例子
海市蜃楼
池塘变浅
(安全教育)
四、小结
光在反射与折射时,有何异同点?
五、练习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