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给冷水加热》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的教学单元组的第二课时。本课主要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热的知识,以及给冷水加热之后产生的沉浮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后面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及热的传递方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 上一节课学生们探讨了如何给身体增加热量的问题,这节课要给冷水加热,学生在第一单元对沉与浮有过探究,并能帮助分析和理解水袋上浮的原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体沉浮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一般学生会认为这袋水在受热过程中变轻了,所以会浮起来,教师可以直接用天平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学生还会考虑到体积的变化上来,教科书设计了一个实验,引导他们从覆盖在灌满水的试管的气球皮的变化来观察。
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提出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变化,教师也应和学生一起分析水的重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受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水加热之后体积增大而重量不变。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会用猜想、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发现、探索新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
1、学生观察冷水袋在热水中加热过程时的变化。
2、以水加热之后的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为切入点,设计实验,观察研究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
1、研究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2、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关水受热体积增大的实验。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天平、火柴、酒精灯、试管、试管夹、装满冷水且封口的小气球,
水槽,冷水烧杯、热水烧杯、热水壶。
学生:插入吸管透明瓶、水槽、抹布、实验报告单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提问:拿出装有冷水的气球,问学生,怎么给这个装有冷水的气球加热?
2、导出课题(板书课题)——给冷水加热。
举手回答。
吸引学生注意,参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以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引出课题
?
二、给冷水加热实试验,教师操作,学生观察
实验步骤:
教师用毛巾包裹烧杯领热水,有提着装有冷水的气球的绳子轻轻放进热水中,观察气球在热水中的现象。
1、教师操作实验。
2、你们看见了什么现象?说出原因。
3、什么导致水袋发生沉浮变化?(教师注意引导体积和重量改变的可能性)
4、看书28页,两种可能。
5、提出本节课探究的两个问题。
6、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
学生认真观察。
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温度升高;
气球沉下去了。
继续引导
冷水加热后,它的质量、体积、排开的水量如果发生了变化可以改变水袋的沉浮情况
通过教师实验演示,创设情境。
板书:
冷水加热
温度升高
?
提出两个问题:
1、冷水加热之后,沉浮变化与重量有关吗?
2、冷水加热之后,沉浮与体积有关吗?
三、通过实验,验证两个假设
设计两个实验验证同学们的两个猜测,有可能质量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教师实验:
用天平给实验前给装有冷水的试管称量
用酒精灯给装有冷水的密封试管加热(教师操作时,讲述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前可以请学生上台检查是否平衡,试管口是否密封)
把加热后的试管,用天平称量,进行比较
2、学生分小组汇报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实验
操作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先用毛巾包裹水槽领热水,再把插入吸管的透明瓶放入水槽中,组长记录,一人观察,一人填写表格,一人监督。
实验操作:组长先用毛巾包裹水槽领热水,把插入吸管的透明瓶放进水槽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填写好报告单)
小组汇报实验填写表格
发散:再把插入吸管的透明瓶从热水中取出,放进装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水沸腾
学生观察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水加热后,重量不变,所以加有冷水的气球加热后上浮与它的质量没有关系
学生操作实验
?
实验结果:冷水加热后,体积变大
热水放入冷水中,体积变小,下沉。
密封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水蒸发;沸腾证明水的温度升高
验证:冷水加热后,重量不变
(板书)
?
验证:冷水加热后,体积变大
板书:
体积变大
四、学生总结
说一说:
今天我学到了……
给冷水加热后,温度升高,体积变大,重量不变。
给冷水加热后,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排开水量增大、浮力增大,所以上浮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不能装得太满?
2、出示思考题: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哪个重,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谁的体积大。
课后拓展:冰为什么是浮在水表面的?(可以回去查资料思考)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运用生活中的例题,巩固学生本节课的知识。
八、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冷水 加 热 热水
—————————→
温度升高
重量不变
体积增大
? ??????????????????????? ,
课件12张PPT。 使一杯冷牛奶(或冷水)变热,我们有哪些具体方法?用火加热、放进热水中、用微波炉加热、放在太阳下晒…… 给塑料袋中的冷水加热用什么方法好呢? 将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一、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提示:注意观察
1.开始时冷水袋的沉浮?
2.这袋水之后的沉浮?
3.水热起来了吗?
再将这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是沉的还是浮的?这袋水浮起来可能的原因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变小,它的沉浮发生了变化。
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变大,它的沉浮发生了变化。重量体积原因分析: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量同时有联系。质量小、体积大的物体更容易浮在水面上,像泡沫塑料等。所以一个沉的物体浮起来说明:
1、质量减小,2、体积增大。二、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1、重量是否变化怎么研究? 用天平称出加热前后的两次重量再比较两次称出重量后发现: 重量不变称2、加热水后体积是否变化怎么研究? 试管装满冷水后用橡皮膜封口看橡皮膜凹凸情况的变化实验提示
1.锥形瓶装满水
(慢慢加入冷水,直到要溢出为止)
2.橡皮膜拉紧、扎好
(以锥形瓶中气泡越小越好)
3.观察橡皮膜的凹凸变化橡皮膜的形状
一开始( )
加热后( )平整凸起体积是否变化的研究现象:说明:加热前后水的 发生变化,它的体积 。体积增加 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么解释呢?水加热后 不变
增加, 当
浮力 重力时它
上浮了。重量体积大于拓展:1、为什么用烧水时,水壶中的
水不能装得太满? 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会增加,装太满的话会溢出来,造成危险。2、同样重量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
A、热水的体积大
B、冷水体积大
C、体积一样大分析:水在加热时重量不变、体积增加。A《给冷水加热》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一、教材分析
《给冷水加热》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的教学单元组的第二课时。本课主要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热的知识,以及给冷水加热之后产生的沉浮现象,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后面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以及热的传递方式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 上一节课学生们探讨了如何给身体增加热量的问题,这节课要给冷水加热,学生在第一单元对沉与浮有过探究,并能帮助分析和理解水袋上浮的原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物体沉浮的角度去思考,然后在此基础上设计进一步的探究活动。一般学生会认为这袋水在受热过程中变轻了,所以会浮起来,教师可以直接用天平指导学生进行测量。学生还会考虑到体积的变化上来,教科书设计了一个实验,引导他们从覆盖在灌满水的试管的气球皮的变化来观察。
如果学生一开始就提出水在变热的过程中体积发生了变化,教师也应和学生一起分析水的重量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受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水加热之后体积增大而重量不变。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会用猜想、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体会发现、探索新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重点:
1、学生观察冷水袋在热水中加热过程时的变化。
2、以水加热之后的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变化为切入点,设计实验,观察研究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五、教学难点:
1、研究冷水袋受热上浮的原因。
2、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有关水受热体积增大的实验。
六、教学准备
教师:天平、火柴、酒精灯、试管、试管夹、装满冷水且封口的小气球,
水槽,冷水烧杯、热水烧杯、热水壶。
学生:插入吸管透明瓶、水槽、抹布、实验报告单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提问:拿出装有冷水的气球,问学生,怎么给这个装有冷水的气球加热?
2、导出课题(板书课题)——给冷水加热。
举手回答。
吸引学生注意,参与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以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兴趣,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引出课题
?
二、给冷水加热实试验,教师操作,学生观察
实验步骤:
教师用毛巾包裹烧杯领热水,有提着装有冷水的气球的绳子轻轻放进热水中,观察气球在热水中的现象。
1、教师操作实验。
2、你们看见了什么现象?说出原因。
3、什么导致水袋发生沉浮变化?(教师注意引导体积和重量改变的可能性)
4、看书28页,两种可能。
5、提出本节课探究的两个问题。
6、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
学生认真观察。
观察现象,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回答:
温度升高;
气球沉下去了。
继续引导
冷水加热后,它的质量、体积、排开的水量如果发生了变化可以改变水袋的沉浮情况
通过教师实验演示,创设情境。
板书:
冷水加热
温度升高
?
提出两个问题:
1、冷水加热之后,沉浮变化与重量有关吗?
2、冷水加热之后,沉浮与体积有关吗?
三、通过实验,验证两个假设
设计两个实验验证同学们的两个猜测,有可能质量和体积发生了变化。
教师实验:
用天平给实验前给装有冷水的试管称量
用酒精灯给装有冷水的密封试管加热(教师操作时,讲述正确的操作方法,实验前可以请学生上台检查是否平衡,试管口是否密封)
把加热后的试管,用天平称量,进行比较
2、学生分小组汇报实验报告单。
学生分组实验
操作要求:小组分工合作,先用毛巾包裹水槽领热水,再把插入吸管的透明瓶放入水槽中,组长记录,一人观察,一人填写表格,一人监督。
实验操作:组长先用毛巾包裹水槽领热水,把插入吸管的透明瓶放进水槽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填写好报告单)
小组汇报实验填写表格
发散:再把插入吸管的透明瓶从热水中取出,放进装有冷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实验
观察水沸腾
学生观察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水加热后,重量不变,所以加有冷水的气球加热后上浮与它的质量没有关系
学生操作实验
?
实验结果:冷水加热后,体积变大
热水放入冷水中,体积变小,下沉。
密封为了防止加热过程中,水蒸发;沸腾证明水的温度升高
验证:冷水加热后,重量不变
(板书)
?
验证:冷水加热后,体积变大
板书:
体积变大
四、学生总结
说一说:
今天我学到了……
给冷水加热后,温度升高,体积变大,重量不变。
给冷水加热后,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排开水量增大、浮力增大,所以上浮
五、拓展延伸
1、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不能装得太满?
2、出示思考题:相同体积的冷水和热水哪个重,相同重量的冷水和热水谁的体积大。
课后拓展:冰为什么是浮在水表面的?(可以回去查资料思考)
学生思考,举手回答
运用生活中的例题,巩固学生本节课的知识。
八、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冷水 加 热 热水
—————————→
温度升高
重量不变
体积增大
? ??????????????????????? ,
课件12张PPT。 使一杯冷牛奶(或冷水)变热,我们有哪些具体方法?用火加热、放进热水中、用微波炉加热、放在太阳下晒…… 给塑料袋中的冷水加热用什么方法好呢? 将冷水袋放入热水中一、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提示:注意观察
1.开始时冷水袋的沉浮?
2.这袋水之后的沉浮?
3.水热起来了吗?
再将这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是沉的还是浮的?这袋水浮起来可能的原因1、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变小,它的沉浮发生了变化。
2、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变大,它的沉浮发生了变化。重量体积原因分析: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两个量同时有联系。质量小、体积大的物体更容易浮在水面上,像泡沫塑料等。所以一个沉的物体浮起来说明:
1、质量减小,2、体积增大。二、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1、重量是否变化怎么研究? 用天平称出加热前后的两次重量再比较两次称出重量后发现: 重量不变称2、加热水后体积是否变化怎么研究? 试管装满冷水后用橡皮膜封口看橡皮膜凹凸情况的变化实验提示
1.锥形瓶装满水
(慢慢加入冷水,直到要溢出为止)
2.橡皮膜拉紧、扎好
(以锥形瓶中气泡越小越好)
3.观察橡皮膜的凹凸变化橡皮膜的形状
一开始( )
加热后( )平整凸起体积是否变化的研究现象:说明:加热前后水的 发生变化,它的体积 。体积增加 我们对热水上浮的原因怎么解释呢?水加热后 不变
增加, 当
浮力 重力时它
上浮了。重量体积大于拓展:1、为什么用烧水时,水壶中的
水不能装得太满? 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会增加,装太满的话会溢出来,造成危险。2、同样重量的50℃的热水和10℃的冷水比较,( )
A、热水的体积大
B、冷水体积大
C、体积一样大分析:水在加热时重量不变、体积增加。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