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海龟画正多边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学会指挥小海龟准确地画出正多边形,学会使用small basic语言for循环语句。
2.能力目标:通过编程练习,培养严谨、认真、科学的编程习惯,提高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以组为单位相互竞赛,养成积极进取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for循环语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1、让学生自己“悟”出重复命令中的内容
2、重复次数和重复内容间的关系。
教具:1张大纸,做表格,板书用。
【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是新世纪出版社第一张第三课小海龟画正多边形的内容,学生在此以前学会了small basic的基本命令。这节课命令形式从单一命令到复合命令,命令功能从一步操作到多步操作,学生的认识过程也从形象过度到抽象,学生对语言有更多的认识,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启发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
师:我找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表演游戏。同学们注意观察。
师:我下命令,这个同学按我命令行走。前进100步,向右转90度,前进100步,向右转90度,前进100步,向右转90度,前进100步,向右转90度。 师:发现这个同学走了个什么图形?
现在展示的就是画正四边形的命令组,仔细观察这四组命令有什么共同点?
生:全部都是重复的,一样的命令。
师:计算机应该给我们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样重复输入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更好、更方便的方法一次完成这些操作呢?Small basic中就有这样的命令,好,看老师的。 For(int i=0,i<=3,i++)
老师棒不棒?学习完这节课,你会发现,原来你自己也非常棒。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Small basic中的重复命令省时省力来画图。
板书:省时省力来画图
二、教授新知 出示四条。
师:仔细看这命令,你发现这四条命令与老师输入的一条命令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生:重复了4次,中括号里的内容是一样的。
师:我们重复了4次,重复这个单词就是for。
输入命令时要注意什么呢?中括号。
师:好,自己试一试,感受一下重复命令的魅力。
我说过了,咱们同学是最棒的。 (10分钟) 小海龟一共走了多少度?
师:刚才我们用重复命令画了个正四边形,我们再画个正三角形试试呢? 想一想,小海龟每次的旋转角度是多少? 一起看黑板。 师:边说边填写。
师:我们再画个六边形试试?那六边形小海龟的旋转角度应该是多少呢? 学生操作,老师板书。
你发现有什么规律?有什么内在联系? 画正多边形的命令:
板书:For(int i=0,i<=3,i++)
师:重复的次数就是边数。
旋转的角度就是360除以边数。
师:自己试着画出正七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自己试着画出正九边形,你画的正多边形像什么了吗?
师:你发现什么了?边数越多,正多边形就越接近圆形。
师:咱们的同学个个都是最棒的,自己对自己鼓励一下。(30分钟)
三、大显身手
师:到同学们大显身手的时间了。
要求:指挥小海龟画一个边长是1的正360边形。(接近圆形) 做的快的同学可以给正360边形加上颜色。 时间:4分钟。
四、总结(2分钟)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学完这节课后你有什么感受? 【教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这个过程,“悟”出重复命令for的用。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悟”出重复命令的重复次数和重复内容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多边形的边数与旋转角度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发现学习、探求知识、深入领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探”中“悟”,“悟”中探,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一、课堂上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任务驱动”──激发兴趣,引导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教学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计算机课的兴趣是否保持和发展。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与学生一起做游戏。我下命令,这个同学按我命令行走。走出正四边形后,出示画正方形的命令组,让学生观察发现并得出,上面命令组一行命令重复了四次,计算机应该给我们方便、快捷的服务,这样重复输入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更好、更方便的方法一次完成这些操作呢?然后教师示范,学生观察,然后告诉学生:老师棒不棒?学完这节课,你会发现,原来你像老师一样棒。这样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发现学习──探求知识,寻求规律
(1)观察入手,发现特征
教学中我以观察为主,对比为辅,精心设计了表格,教学中注意做好难点的辅垫,使得难点迎刃而解。如在让学生绘制出正四边形后,提问:小海龟重复了几次,每次旋转了多少度?小海龟一共走了多少度?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在绘制正三角形时,学生就明白了小海龟重复了三次,每次旋转了多少度?有个别聪明的学生就与正四边形的内容对比的看。有一个学生回答出来后,其他同学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表格式的板书使得学生的对比观察,思路清晰。
(2)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让学生动手绘制了正四边形,正三角形和正六边形后,给学生加大难度,绘制正七边形,由于正七边形特殊,360除以7除不尽,结果有的学生把小海龟每次旋转的角度填成了52度,有的是51度,教师及时引导,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发现正七边形边不重合,不是完全的正七边形。师引导,因为360除以7不等于52也不等于51,同学们只是求的一个近似的值那怎么办?这时有个同学说了可以就用旋转公式360/7作为小海龟旋转的角度,从而悟出正多边形的画法: For(int i=0,i<=3,i++)
这样引导学生由迷惑到豁然开朗,眼睛一亮,让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深入领悟,探悟结合
在让学生总结了正多边形画法的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看着自己的作品,拍拍胸脯说“我真棒”,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大显身手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独立绘制出边长为1的正360边形,做的快的同学可以给图形加上颜色。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独立尝试,独立思考,很快画出了正360边形,并巩固前面所学的小海龟抬笔、提笔命令、填充命令,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用small basic命令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应重视生成,提高应变能力
1.在绘制正七边形时,没有太扎实,学生按教师引导的方法绘制出正七边形后,教师让学生绘制出正九边形,学生仍然把小海龟的每次旋转的角度计算出来,而不是教师想象中的360/9。在这一环节中,如果我让学生绘制完正七边形后,再绘制正十七边形,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