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6 18:5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这一单元的文章都是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们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人们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并联系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和区分。《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先秦历史文献《战国策》,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本学期即将结束,九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经验,由于本文语言浅显,学生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读通本文应该不成问题。但本文所在的单元是初中语文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本身就带有复习整理的性质,而且本文文言知识集中典型,是学生学习文言知识的好素材;同时,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说理委婉而富有鼓动性,充分体现了《战国策》的行文特色,又是感受史传文学艺术魅力的范本。2-1-c-n-j-y
【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本教学设计力求兼顾文言知识的学习与文本的鉴赏,并尝试“学”“导”并行,突出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与促进下的自主学习、主动体验,力求在学习方式上有所突破。安排一课时。21·cn·jy·com
【实践路径】
尝试采用的“学导式教学”的实践路径为:“学”“导”并行。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为(比较适用于文言文阅读教学):21*cnjy*com
1.任务驱动下的自主阅读与梳理。这个环节的重点是教师根据学情提出要求与提示,学生自主预学课文,联系已学知识,先独立进行梳理,再展示、交流、补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来源:21cnj*y.co*m】
2.问题引领下的合作探究与整合。这个环节的重点是,首先教师的问题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激活学生的思维,重在“导”;其次,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自主深入文本探究意蕴,合作、交流、完善自己的理解。21cnjy.com
3.领悟拓展与质疑解疑。最后自主总结交流本堂课的学习成果,受到某些启发,并在此学习的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或更有价值的问题,深入研讨,也可拓展延伸至课外。【出处:21教育名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自主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特殊句式等知识,养成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版权所有:21教育】
2.学生能品味本文的说理艺术,从而体会《战国策》的行文特色。
3.学生能从文中受到启发,学习借鉴委婉劝说的方式,培养人际交往艺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难点:品味本文的说理艺术,从而体会《战国策》的行文特色。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读——课前预学,课堂检查
1.课前布置预学,要求扫除字词障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停顿。
2.课堂检查朗读,师生评价。
3.学生反复朗读。
二、理——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学生借助课下注解与工具书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教师提供梳理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文言知识及文言现象,完成下发的个性化学习笔记,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学习文言文的正确方法及一般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习惯及能力。www.21-cn-jy.com
附:个性化学习笔记
1.积累你认为重要的文言实词。提示:可从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角度筛选积累。
2.积累你认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提示:常见的文言虚词有之、于、以、而、其、乃等。
3.积累你认为重要的特殊句式。提示: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
PPT出示格式要求:
1.实词、虚词:抄句子,标词语,解词义。
2.特殊句式:抄句子,标类型,译句子。
(二)可先在小组内交流、补充,再借助实物投影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同学以此为学习资源,修正、补充自己的总结,借助他人之“力”,完善提高自己的学习。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及时给予指导。2·1·c·n·j·y
三、探——问题引领,探究意蕴
(一)问题引领:从文章题目可知,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广开言路富强齐国。邹忌为什么能成功进谏呢?借此引导学生对本文说理艺术形成自己的思考,深入探究文本意蕴。21·世纪*教育网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PPT出示学习任务:
从“讽”到“纳”,你认为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1.在下发的纸条上完成表达,注意以下提示:
①表达的条理:我认为邹忌成功的原因是 ,理由是 。
②结合原文词语,具体分析,不可泛泛而论。
2.交流、补充。用红笔在纸上记录同学发言的要点,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
(二)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学生记录要点,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1.探究角度一:劝谏
分析示例:我认为邹忌成功的原因是:邹忌善于因小悟大,以事说理。
理由是:在邹忌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面对妻、妾、客的同声肯定,邹忌先是“不自信”,再是“徐公来,孰视之”,又是“窥镜而自视”,最后是“暮寝而思之”,原来“美我”之故乃“私我”“畏我”“有求于我”。由此看破人情,因小悟大,从自身生活小事中认识到一个普遍而又发人深思的事实,那就是凡对自己有偏私,有所畏惧,或者有所企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会说些献媚讨好的假话。再由己及王,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三方面推出“王之蔽甚矣”,入情入理,从而打动威王,成功进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备用资料:
邹忌“因小见大,自容貌之微,推及于朝廷大事”。(《郑堂札记》卷四)
2.探究角度二:纳谏
分析示例:我认为邹忌劝谏成功的原因是:齐威王纳谏真诚、纳谏有方。
理由是:课文第3段中齐威王听了邹忌的阐述,不只语言上认可赞同———“善”,还马上付诸实施———“乃下令”,采取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三赏,可谓雷厉风行。如果齐威王有言而无行,纳谏也不过是有名无实。在不同等级的赏赐中,“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尤其重赏当面指责自己过失的人,表现出了纳谏极大的诚心。正是因为言行一致,既有纳谏的诚心,又有博采众议、励精图治的举措,齐威王不仅为国家赢得了强盛,也为自己赢得了美名,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胸襟、有勇气、有魄力的齐威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备用资料: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史记·滑稽列传》)www-2-1-cnjy-com
四、悟——领悟拓展,质疑解疑
(一)邹忌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参考:这种运用比喻说理、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做法。21教育网
(二)古语云“窥一斑而见全身”,《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策》中的名篇,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感受到了《战国策》哪些写作特色?
明确:1.用生动的故事帮助说理;2.人物个性鲜明生动。
备用资料: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战国策·燕策二》)
(三)你还有何疑问?通过学习是否又生成了新的疑问?
鼓励学生质疑,相互解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