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卵》课件+教案(2)

文档属性

名称 《动物的卵》课件+教案(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7-12-26 18:14:28

文档简介

观察动物的卵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六课《动物的卵》
学情分析:《动物的卵》是本单元关于动物繁殖方式的第一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研究了关于植物的繁殖,还经历了凤仙花的种植及养蚕的实践活动。本课由植物的繁殖发展到动物的繁殖,由植物的种子联系到动物的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次对鸡蛋进行观察和探究的过程。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对鸡蛋的基本构造:蛋壳、蛋白、蛋黄、胚、气室、气孔有所了解,并对其进行探究推测。
2.认识不同动物的卵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3. 知道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观察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形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亲历科学”。

学习方法:
本课的教学中采用以学生自主观察探究为主的“观察——探究——分析——讨论——总结”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
1.教学视频
2.教师为每组准备1枚生鸡蛋、半个切开的熟鸡蛋(熟鸡蛋在煮的过程要将鸡蛋立起来煮,并注意让鸡蛋平的那头朝上),培养皿2个,放大镜,镊子。
3.学生每组准备一把手电筒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动物都会忙着迎接新生命的到来,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关于动物繁殖的视频(1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新生命的诞生了吗?
(生:看到了。)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动物的生命都是从卵开始的。(板书:动物的卵)。
师:不同种类动物卵各不相同,大家想看看动物们的卵吗?
(生:……)
师:好,我们来一起看看,边看边想两个问题:
说出不同动物的卵一个相同点和一个不同点。
说说你对哪一种动物的卵最熟悉。
(播放课件)
【设计说明】:组织学生对不同动物的卵进行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增加学生对动物卵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直接认识。
师:哪位同学说说不同动物的卵的一个相同点和一个不同点。
(生:相同点:形状差不多;不同点:有的有壳,有的没壳。)
师: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你对哪一种动物的卵最熟悉。
(生:鸡)
师:同学们都是对鸡的卵最熟悉吗?老师不太相信哦。现在我有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你认为鸡蛋里面都有些什么呢?它由哪几部分构成呢?请把它画在实验报告单上的记录1中。
(生:有蛋壳、蛋黄、蛋白)
师:还有补充吗?
(生:……)
师:真是这三部分构成的吗?像你们所说的老师先把这几部分先粘贴上来。(贴图)大家想想会不会还有些地方是你们没有想到的呢?
师: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观察一下熟悉的鸡蛋好吗?
(生:……)
(板书:鸡蛋)
观察实验
1、实验一:观察鸡蛋壳: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鸡蛋,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大家想应该先观察鸡蛋的哪部分?(生:鸡蛋壳)
师:跟老师想到一块去了。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两样小工具:手电筒、放大镜,来帮助我们观察鸡蛋壳。
师:放大镜大家都会用,下面老师先来演示一下如何使用手电筒观察鸡蛋。
师:都看明白了吗?为了让我们更容易去观察,老师先会将灯关掉。
师:好,开始我们第一个实验:“观察蛋壳”实验前大家认真看看实验提示。
师:都看明白呢吗?
(生:明白了。)
师:组长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进行鸡蛋外部观察实验)
师:好,停下来。表扬( )组的同学,请面朝老师做好。哪位同学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察成果把实验登记表也拿上来。
师:好这个同学先上来,勇敢的孩子给他点掌声
(生:我发现鸡蛋壳上面有很多小点。)(板书)
师:这些小点有固定形状吗?它们大小一样吗?
(生:形状各异,大小不一。)
(生:蛋壳上面还有一个黑圈。)
师:其他同学有没有观察到。你还有补充吗?
师:“黑圈”在尖的那一头,还是在圆的那一头呢?
(生:在圆的那一头)(贴图)
师:你观察的真好。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生:用手电筒照还发现上面有裂纹。)
师:你观察的可真细致。
师:这些小点和黑圈都有些什么作用呢?我们等下再进一步研究。大家先想想蛋壳对鸡蛋会有什么作用。
(生:蛋壳对鸡蛋起保护作用。)
师:蛋壳的形状比较像拱形的结构,可以分担所受的压力,将整个鸡蛋保护的更好。
师:观察要由外到内,我们已经观察到鸡蛋的外部,现在该观察什么呢?
生:观察鸡蛋的内部。
2、实验二:“观察鸡蛋内部构造”
师:就像同学们说的我们马上进行第二个实验:“观察鸡蛋内部构造”。
师:首先,老师先来演示一下如何打开鸡蛋:这是盛放鸡蛋的碗,用镊子的钝头轻轻敲打鸡蛋的中部,然后从中间小心的掰开,确保蛋黄的完整。(如何打开鸡蛋在实物投影仪演示)
师:都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师:下面来看实验提示。(边观察边在实验记录单的记录2中画出鸡蛋的结构图)
【设计说明】运用比对思维,实现科学概念的构建?
学生通过观察鸡蛋的外部特点,已经初步建立了“鸡蛋的外形特点为新生命发育生长提供了一些条件”这一科学概念。但此时的概念认识是浅层的,如何深化呢??在“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环节,先让学生画出印象中鸡蛋的结构→小组观察鸡蛋内部结构→汇报交流并与前概念进行对比→学生推测鸡蛋各部分对新生命发育的作用→出示图片资料寻找证据→科学阅读验证推测。?
通过观察活动的组织、关键问题的提出、科学阅读的连接,不断地影响学生最终形成概念的科学性。特别是运用了比对思维,实现了科学概念的构建。
师:都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师:组长来领取实验材料,开始实验。
(进行鸡蛋内部观察实验)
师:好,停下来。表扬( )组的同学,请面朝老师做好。哪位同学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察成果。
师:好这个同学先上来。旁边的同学帮忙把鸡蛋也拿上来。
(生:我发现蛋白和蛋黄上面都是粘粘的,上面应该有粘液。)
(生:我发现蛋黄上面有一个白点。)
师:白点在哪里能指给大家看看吗?
(生:在这里。)
师:其他同学发现了这个白点吗?
(生:发现啦。)
(生:没有。)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指给大家看看。
师:大家看看两个鸡蛋白点的大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会是什么原因呢?大家想想看。
(生:……)
师:其实这是受精的卵和没受精的卵的区别,受精卵的白点大一些,没受精的卵,白点小一些。只有受精的卵才能发育成小鸡哦。同学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科学家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也发现到我们说的这个白点,并且把这部分命名为胚盘,简称胚。(贴图)
师:大家想一想鸡蛋里的胚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能发育成小鸡)。
师: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视频,正确的答案还需要你们在里面找。
(播放视频:小鸡的发育过程)
师:哪些是你没想到的?
哪些和你的想法一样?
【设计说明】:阶段性地进行科学阅读,有效解决认知冲突?
鸡蛋哪部分发育成小鸡?学生是很模糊的。针对学生的前概念,教师出示鸡蛋胚胎发育的图片,学生获得新信息后,教师便提问:哪些是你没想到的?这个问题的设计,其有效性体现以下两方面:?
(1)提示学生回忆已有想法和推测,符合儿童的认知。因为,很多四年级学生很容易忘记自己原来的想法而出现“从众心理”;?
(2)帮助学生关注新证据,与前概念进行对照,进而产生联系,并找到科学概念形成的固着点,符合儿童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
随后运用文本材料进行科学阅读,较好地从学生单纯的过程性体验和教师一味的知识灌输转移到对可迁移的科学概念的深层理解上,有效解决了认知冲突。
师:胚到底有什么作用啊?
(生:发育成小鸡。)
师:嗯现在答案肯定了。
师:老师现在想问问同学们,除了鸡蛋以外,其他动物的卵也有胚这个部分吗?
(生:应该有。)
师:为什么呢?
(生:别的动物也要靠胚发育成小动物。)
师:你的推测真有条理。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其他动物是不是都有胚这个部分。
(播放课件)
师:原来其他动物的卵也和鸡蛋一样,也有相似的结构。
师:我们弄清楚了胚的作用,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蛋白和蛋黄的作用。哪位同学发表一下你的见解。
(生:蛋黄和蛋白包裹这胚,对胚起保护作用。)
师:对了蛋白和蛋黄比较柔软,能够胚盘提供缓冲力,所以对胚起保护作用。
(生:还有提供水和营养的作用。)
师:你有什么证据呢?
(生:我们吃蛋就是吃这两部分。)
师:对了,鸡蛋能为我们提供营养,当然也能够给孵化的小鸡提供营养。
师:对于鸡蛋内部构造的观察同学们都做得很好!
【设计说明】:“致力于发展学生推测能力和证据意识的教学正是生命世界领域要发展学
生科学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本课将鸡蛋的观察教学环节整合为“观察——分析——推 测——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在“观察鸡蛋的结构”的探究活动后,运用科学阅读作为连接点,通过图画与文字,帮助学生不断形成正确、完整的科学概念。
3、实验三:观察熟鸡蛋
师:我们在做第一个实验“观察蛋壳”时,发现用手电筒照蛋壳时会看到很多小点和一个黑圈。大家想弄清楚它们到底是什么吗?
(生:想)
师:这个时候,我们要找熟鸡蛋帮忙啦。
实验三:观察熟鸡蛋。
师: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切开的熟鸡蛋。
先来看实验提示。
师:看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组长上来领取熟鸡蛋。
(进行开边熟鸡蛋观察)
(生:生鸡蛋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状的。熟鸡蛋的蛋白和蛋黄是固体状的。)
(生:我们发现熟鸡蛋上面有一部分是空的。)
师:是我们刚刚说的有黑圈那部分吗?
(生:是的。)
师:原来有黑圈的地方是空的。
师:科学家和大家一样也经过细致的观察,并把空的这部分命名为“气室”。
师:大家能想到气室对小鸡的孵化提供什么吗?
(生:我想是提供氧气。)
师:那气室在蛋壳的下面,它用什么方法把鸡蛋外面的氧气提供给鸡蛋中的胚呢?
(生:……)
师:大家想想你们开始观察到的小点。
(生:我想是通过小点来输送氧气的。小点上面应该有孔。)
师:对小点上面有很小的孔来和外界交换空气,科学家把这些小孔命名为“气孔”
师:大家都听明白了吗。
4、小结
师:我们现在已经把鸡蛋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的作用都学习完了。哪位同学能够综合起来说一下:鸡蛋都是有哪些基本部分组成?各部分对小鸡的孵化提供什么作用呢?
生:鸡蛋由蛋壳、蛋白、蛋黄、胚、气室、气孔组成,蛋壳对鸡蛋有保护作用,上面还有气孔能与外界交换空气,蛋白和蛋黄为鸡蛋提供营养和水,气室为鸡蛋提供氧气,胚能够发育成小鸡。)
师:回答的真不错。只有受精的鸡蛋在细心的呵护下经过21天才能发育成小鸡。
鸡蛋的结构每一部分都为小鸡的孵化提供了帮助,看似简单的鸡蛋里面却蕴含了这么多的生命奥秘,看来小鸡能来到世上,真是不容易。所以我们以后要多多爱护小动物。每个新生命的诞生和成长都是不容易的。

青蛙卵的孵化
观看青蛙繁殖的视频
师小结: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做卵生动物。
课后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一些青蛙卵,并在教室一角设立一个水箱,请同学们组成观察小组,全班同学坚持观察,并将青蛙卵的孵化过程记录下来。
【设计说明】本课在拓展环节——观察蛙卵的变化,这样的结尾,有利于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向课外,也更有利于学生带着生活中的问题再次走入课堂,学生就在这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科学无穷奥秘,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习惯的养成。
课件39张PPT。哪些动物产卵?青蛙的卵蟾蜍的卵蛙的卵产卵方式:在植物上一个一个散产卵粒 产卵时间:春夏时期蝴蝶的卵卵的大小:很小,像米粒哪些动物产卵?鱼的卵世界之最产卵鱼:翻车鱼鱼的卵产卵方式:聚集产卵在水中产卵时间:多数在春夏卵的大小:较小,米粒大小哪些动物产卵?最小的蛋——蜂鸟蛋最大的活体蛋——象鸟蛋相同点:都有蛋壳,都呈椭圆形不同点:颜色、花纹、大小不一样观察最普通的蛋——鸡蛋1.把鸡蛋放在手心,捏一捏
2.用放大镜观察蛋壳表面
3.观察一个生鸡蛋
4.观察一个熟鸡蛋不容易捏破,因为鸡蛋是椭圆形,承受力大外表有很多小小的气孔,小鸡孵化需要呼吸观察最普通的蛋——鸡蛋观察一个生鸡蛋卵白卵壳卵壳膜卵黄胚胎(有生命)(提供营养)(提供养料和水)(防止营养流失)(保护)出示鸡蛋,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你见过那些动物的卵?温馨提示1、观察顺序:先外部,后内部;
2、实验要求:安静!观察仔细!记录完整!
3、记录方法:图画+文字鸡蛋的外形及主要构造卵壳、壳膜:起保护作用
蛋壳在醋或一些酸性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 蛋壳会消失 就变成无壳鸡蛋 只剩下一层薄膜 .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卵白: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胚胎发育的需要。壳膜为包裹在蛋白之外的纤维质膜,是由坚韧的角蛋白所构成的有机纤维网。壳膜分为两层:外壳膜较厚,即在蛋壳外面,一层不透明、无结构的膜;作用是避免蛋品水份蒸发;内壳膜约为前者厚度的1/3,为在蛋壳里面的薄膜,空气能自由通过此膜。内壳膜与外壳膜大多紧密接合,仅在蛋的钝端二者分离构成气室。气室是待蛋产出之后才出现的,是体内外温差所导致的收缩而在壳膜间形成空隙;若蛋内水分遗失,气室会不断地增大;待受精卵孵化时,随胚胎的发育而增大。 气室的概念和作用由外壳、体管和相邻的两个隔壁包围的空间。
每个鸡蛋壳内都有一块空的地方,没有蛋液,这个结构叫气室,它主要有两个作用。当蛋被孵化的时候,还没有出壳的小鸡要呼吸空气。小鸡呼吸的就是气室里的空气。在蛋壳上约有7 000多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孔,大多分布在气室附近,外面的空气通过小孔能进入鸡蛋壳内,并贮存在气室里,供未出壳的小鸡呼吸。
另外,在外界温度的影响下,蛋液的体积会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有了这个气室,蛋液的体积增大时,蛋壳就不会被胀破了。 孵化小鸡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受精.孵化的鸡蛋一定要受精的.否则无法孵化.
2.温度.最佳温度1-19天37.8度.出雏期19-21天36.9-37.2度
3.湿度.孵化对湿度要求比较宽松..孵化前期温度高则湿度低.出雏期温度低则湿度高
4.翻蛋.翻蛋是为了使蛋均匀受热.. 生活中的仿生建筑像青蛙、鸡这样,靠( )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 )。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的动物叫( )产卵卵生卵生动物青蛙的受精卵能在( )天左右孵化出( ),受精的鸡蛋大约需要( )星期,才能孵化出小鸡。10小蝌蚪3下列动物是卵生的有( )
①蝴蝶 ②大象 ③鸡 ④蛇 ⑤青蛙 ⑥鲫鱼 ⑦乌龟 ⑧蜗牛 ⑨鸽子 ⑩老虎①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1.雄性动物的_____和雌性动物的_____结合成_______,这样新的生命也就开始了。
2.动物的繁殖活动有两种。卵子精子受精卵卵生:产下卵或蛋,比如鱼、昆虫、鸟类胎生:直接生小动物,用乳汁哺育,如猫、狗、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