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词三则》优教课件+拓展知识+拓展阅读

文档属性

名称 《颁奖词三则》优教课件+拓展知识+拓展阅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6 15:27:57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颁奖词三则
第一课时01学习目标02学习字词1、认识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高尚行为和可贵品质,背诵三段颁奖词。肩膀 承诺 跋 涉 薪水bǎng nuò bá shè xīn薪水xīn涉诺膀跋薪彩排 约束 风范 跋涉 自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词,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一段颁奖词表达了一件什么事? 熟读课文,结合人物的背景介绍,体会颁奖词的含义。1、默写本课要求会写的5个生字词;
2、熟读课文,背诵三段颁奖词。颁奖词三则
第二课时01学习目标02学习课文1、认识1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高尚行为和可贵品质,背诵三段颁奖词。
3、在学颁奖词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仿写一段颁奖词。肩膀 承诺 跋 涉 薪水bǎng nuò bá shè xīn薪水xīn涉诺膀跋薪彩排 约束 风范 跋涉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于2002年起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它以评选出当年度最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感到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因此也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颁奖词:
在某一主题活动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颁奖词是对受表彰的公众人物颁发奖项时由颁奖活动主持人宣读的致词。通过这种宣读颁奖词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宣传与教育的效果。颁奖词的特点 :
1、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目的是要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2、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颁奖词的特点 :
3、简洁性。颁奖词一定要非常精练简洁。寥寥数句,就充分体现出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4、系列性。在颁奖典礼上,授奖对象一般不是单一的个人,因此,这类文稿的写作往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必须做到因人定论、因事定调,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冰雪为容玉作胎【人物简介】
2012年5月8日,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先是把后面的两个学生挡住,又一把推开了几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
有人问张丽莉:“你后悔吗?”她回答:“不后悔。这样做是我的本能。我已经28岁了,我已和父母度过28年的快乐时光。那些孩子还小,他们的快乐人生刚刚开始。” “最美的一课”是指张丽莉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同学们诠释了什么是舍己为人,什么是无私奉献。
张丽莉在危险时刻为救学生失去了双腿,她用高尚的行为证明了自己的伟大,为自己的灵魂插上了一双圣洁的翅膀。她很年轻,只有28岁,但就是这28岁的年轻人做出了令人震惊的壮举——在车轮下救出了几个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从她的身上感受到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师爱。 尽管生命可贵,但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张丽莉老师仍然会选择舍弃自己,救助学生。话语朴实,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大美大爱的崇高品质,舍己为人的精神。 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他却为此坚守37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骨肉亲情。淡去火红的年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信义:陈建——为了37年前的诺言 “火红的时代背景”指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广大城市知识青年,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投身上山下乡的运动。
“古典意识的风范”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仁”、“义”、“忠”、“信”等。随时间逐渐消逝,被人们淡忘的是那个时代的政治运动,而在他身上积淀下来的却是民族精神,他坚持守望的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民族要进步,人类要发展,就要传承、弘扬这种坚守承诺的高贵精神。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越岭翻山,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薪。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是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邮递员!敬业:王顺友---马班邮路的坚守者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比喻的修辞方法,高度概括出王顺友朴实、平凡的人生。恰当运用形象的比喻,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石头一样的质朴,石头一样的坚硬。 “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在绵延数百公里的木里县雪域高原上,王顺友一个人牵着一匹马,驮着邮包默默行走的场景,成为了当地老百姓心中最温暖的形象。 “路的尽头还有路”说明路途遥远,没有尽头。“山的那边还是山”说明山脉连绵,翻山越岭,困难重重。“近邻尚得百里远”,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但在这大山里,最近的邻居也住在百里之外,每家每户相距很远。“世上最亲邮递员”,在没有亲人没有邻居的条件下,邮递员王顺友成了当地老百姓最亲近的人。 除了送信,他还热心为农民群众传递科技信息、致富信息,购买优良种子。为了给群众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王顺友甘愿绕路、贴钱、吃苦,受到群众的交口称赞,老百姓把他当成亲人一样看待。 本文通过介绍感动中国人物张丽莉、陈健、王顺友的感人事迹及获奖的颁奖词,分别展现了他们的见义勇为、忠诚守信、敬业奉献的好品质,表达了对他们的无比崇敬与颂扬之情。 在最近一期的颁奖词中,你最喜欢哪一则?把你喜欢的颁奖词朗诵给同学们听。
仿写一段颁奖词。 1、会写本课5个生字词,背诵三段颁奖词。
2、课下观看最近的《感动中国》节目。颁奖词简介
定义: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笔者认为颁奖词所适用的情形是:在颁奖典礼上,它是作为某种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存在的,缺少了这个环节,活动的策划就不是很完美,活动过程就显得不是很完整。通过这种宣读颁奖词的方式,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的事迹以及所体现的一种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一种教育的效果。因此,它必须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特点:
(一)情感性 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深刻性 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三)简洁性 颁奖词非常精练简洁。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 神韵与风采。
(四)系列性 在颁奖典礼上,授奖对象一般不是单个的,因此,这类文稿的写作往往是一个系列。尽管主题相同,但是具体人物对象的事迹不同。这就要求写作时必须做到因人定论、因事定调,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写法:
(1)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
指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如同画写意画,力求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丰满的笔下之物。因此,颁奖词不要求详尽地交代人物事迹的来龙去脉或是细枝末节。人物事迹点到为止。
(2)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
对人物精神的赞美是颁奖词写作的重点,也是难点。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因此,在颁奖词中,要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
(3)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
颁奖词在表达方式上,需要将叙述、议论、抒情这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4)言简意丰,自然流畅。
颁奖词一般很简短。这就要求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这样的语言往往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还要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
感动中国颁奖词(一)
科学泰斗钱伟长
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词】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信义兄弟 孙水林 孙东林
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孙水林弟弟。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出发了。次日凌晨,由于路面结冰,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手中。
【获奖名片】信义
【颁奖词】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康巴铁汉才哇
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才哇在废墟里刨挖的双手一直没有停歇下来……,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
【获奖名片】铁汉
【颁奖词】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雷锋传人郭明义
郭明义,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他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斗室里。
【获奖名片】传人
【颁奖词】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感动中国颁奖词(二)
枪王何祥美
何祥美,男,汉族,29岁。江西崇义人,现人民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深海潜水、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从普通一兵到“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获奖名片】神兵
【颁奖词】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最美洗脚妹刘丽
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刘丽资助人数现在固定有37个。
【获奖名片】姐姐
【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警界保尔孙炎明
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04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获奖名片】活着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英雄翁婿王茂华谭良才
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面对大火的无情,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三入火海,舍生忘死,救出六个孩子。生与死关头,他们义无反顾,用朴实的行为、无声的壮举诠释了什么叫崇高、什么叫伟大。
【获奖名片】炽爱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