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开国大典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开国大典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5 23:34:21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31张PPT。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日子,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典礼、委员”等词语。(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副fù协xié耸sǒng招zhāo曾céng诞dàn播bō飘piāo般bān箭jiàn致zhì陆lù 估 擎 宣 帜
gūqíngxuānzhì诞生 陆续 擎着dàn lù qíng曾场典礼:
擎着:
庄严:
欢跃:
郑重举行的仪式。
往上托着,举着。
造句:小明手里擎着一根红蜡烛。
本课指庄重而严肃。
造句:追悼会会场庄严肃穆。
欢喜得手舞足蹈。
造句:听到这个好消息,同学们都欢跃起来了。 瞻仰:
肃静:
排山倒海:
迎风招展:恭敬地看。
造句: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瞻仰了烈士的雕像。
严肃寂静。
造句:听到这句话,会场上顿时肃静了。
形容力量强,声势大。
造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打败了敌人。
招展:飘动,摇动。形容旗子等随风飘扬。
造句:五星红旗迎风招展。耸立 挺立两个词都表示直立。
“挺立”侧重在立得直而坚硬,常用于具体事物,也可用于人。“耸立”侧重于高耸突起地立着,一般不用于人。
1.战士们像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地守卫着自己的国家。
2.电视塔高高地耸立在市中心。宣布 宣告两者都有“把事情告诉别人让人知道”的意思。
“宣布”多用于一些强制性或约束性强的事情,可大可小,适用范围较广;而“宣告”多用于重大的事情,带有庄重严肃的色彩。
1.在班会上,老师当众宣布了班委会成员的名单。
2.新中国的成立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点击
听朗读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会场盛况空前。写开国大典之前,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典礼庄严隆重。写典礼的过程和热烈的气氛。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阅兵式雄壮威武。详细描写了庄严隆重的阅兵仪式。
第四部分(第14-15自然段)游行热烈盛大。描绘热烈而盛大的群众游行场面。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写了典礼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典礼的主体部分、讲阅兵式的情况、群众游行。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本文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其中运用了比喻、借喻、反复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协 商诞 生广 播飘 拂耸 立弓 箭致 敬陆 续2.选字填空。
【钮 纽】 (   )扣 电(   )  
【爆 暴】 (   )动 (   )炸
【郊 效】 (   )率 (   )区  
【防 妨】 (   )碍 (   )守 纽钮暴爆效郊妨防3.将词语填入合适的位置。
【汇集 聚集】
(1)几个人(    )围拢过来,站成了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    )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 出生】
(3)小明于2005年6月(    )。
(4)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了。聚集汇集出生诞生4.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画“√”,不是比喻句的画“×”。
(1)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2)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满满的,成了人的海洋。(   )
(3)战士们动作一致,就像有人在指挥似的。(   )
(4)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广场汇集了群众队伍。(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主席宣读公告。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怎能不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呢?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课件42张PPT。1.背诵课文第六、七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大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所表露的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重难点)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老师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这就是核心问题和串珠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理解课文。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xié)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市民、各学校师生、各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估(gū)计总数30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参加。这段文字写了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广泛和人数众多,突出了开国大典规模盛大的特点。不能删掉“估计”。因为参加典礼的人数众多,并不能准确地统计出人数,所以只能用“估计”来做大概推断。这体现了作者行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主席台设在天安门城楼上。城楼檐下,8盏大红宫灯分挂两边。靠着城楼左右两边的石栏,8面红旗迎风招展。城楼上宫灯高挂、红旗招展,显现出一种热烈、隆重、喜庆的气氛。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前文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这个声音传遍了中华大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搭配“内外”“南北”这样相对的词语,既表明了全国各地之意,又使语言生动、整齐、有力。这声音传入全国人民的耳中,传入每个人的心中,怎能不让全中国人民感到欢欣、激动和自豪?所以“使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想象: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农村里,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到学校里,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到工厂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田间地头,村前村后,到处锣鼓喧天大家拿着鲜花,挥着彩带,放着鞭炮,唱啊,跳啊工人们载歌载舞,欢唱着、欢跳着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理解(重点):五星红旗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代表中国人民推翻了反动统治,翻了身,站起来了。从此中国人民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首脑。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推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理解(重点):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30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群众的喜悦达到了高潮;群众的激动达到了高潮;群众的自豪达到了高潮。两个“不断”连用,一个“接”字补充,两个“把”字句再加一个“不够”,把这份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欢乐喜庆的场面如在眼前。理解(重点):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拍手,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夸张“两股红流”指擎着灯、舞着火把的两支游行队伍,写出了游行群众之多,也突出了红色,显示出喜庆欢乐吉祥之意。“光明”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既指灯笼火把所带来的光亮,也象征新中国的成立给人民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理解(难点):晚上9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了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借喻、双关阅读方法解密:品析借喻的方法什么是借喻?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
借喻有什么效果?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判断方法:
只出现喻体,而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课文,品读了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现在,让我们拿起金钥匙开启智慧之门吧!核心问题:开国大典的“盛大”表现在:①参加典礼的人员人数很多,行业广泛,地域广泛。②参加典礼的人来得早。③主席台布置得喜庆热烈。④会场上的群众热情高涨。 开国大典的“盛大”主要表现在哪里?1.一读:本文写了开国大典前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写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入场的情景。串珠问题:2.二思:本文写了开国大典时的哪些仪式?宣布典礼开始——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群众游行。3.三析:阅兵仪式的场面是怎样的?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阅兵仪式是庄严隆重的,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师、空军等,兵种很多。生动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民军队的飒爽英姿、威风凛凛,以及人们的无比激动和自豪的心情。4.四究:群众游行的场面是怎样的?
群众游行,有动作“擎”和“舞”,有声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紧接着再写毛主席的探身、挥手和高呼,真是全国上下齐欢庆,场面热烈,是举国欢庆的缩影。开国大典大典前:宣布成立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阅兵盛况
游行壮举人员众多 布置周到 场面红火光明充满北京城大典后:大典中隆重庄严
声势浩大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第一幅毛主席画像
天安门城楼大殿的东山墙下搭起了一座6米多高的杉木架子。北平国立艺专实用美术系教师周令钊带领他的学生、助手陈若菊等,正站在高架子上绘制毛主席巨幅画像:毛泽东头戴八角帽,脸部稍侧,目光仰视,微带笑容,显露出高瞻远瞩的伟人气质。原照片是新闻摄影局的郑景康1945年6月在延安时拍摄的。照片上毛主席身穿的粗呢子制服还是在延安大生产后王震的359旅战士为毛主席制作的。这是当时在解放区最流行的一张领袖像,而且是经毛泽东本人亲自选定同意的。北平解放后,30岁的周令钊画领袖像颇有名气。六国饭店(今华风宾馆)国共和平谈判会场、北京饭店会议室等处悬挂的毛主席油画像都是他的杰作。及至新中国成立在即,北平市有关领导就推荐周令钊来承担为开国大典绘制毛主席画像的任务。
这一光荣的任务随之成就了一桩美好的姻缘。也算是托了领袖的福气,周令钊和他的助手陈若菊不久结成了恩爱夫妻。
面前这巨大的画框是由北平市美术工作室的同志设计的,他们根据天安门的整体格局,经过在门洞上方实际丈量,最后才确定高6.4米、宽5米的尺寸。周令钊一手拿着画笔,一手扶着梯子爬上爬下,把方寸小照放大在足有两层楼高的画框上。助手陈若菊和负责古建油漆的师傅在一旁协助他打底、调颜色。十来天里他们没有离开过天安门一步,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周令钊根据照片摹本把毛主席的衣领画为稍微敞口的式样,并根据领导的要求,模仿毛主席的书体在画像底下写了8个字:“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
这天,聂荣臻将军来到城楼下面,他端详着毛主席画像,从一个职业革命家的角度提出了意见。他说,主席画像的领子还是要把风纪扣系上。熟悉聂荣臻的人都知道,即使是在战争年代,聂荣臻也十分注意军容风纪。周令钊对聂将军的指示心领神会,立即抓紧时间改画了主席的衣领。经过夜以继日地“赶”画,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画像绘制完成了。这在当时该属中国最大的一幅领袖画像了。常思奋不顾身,以徇(xùn)国家之急。(《报任少卿书》司马迁) 
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礼记·乐记》戴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卜算子·咏梅》毛泽东) 【十大元帅】指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十位军事家,分别是: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zhēn)、叶剑英。【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一首民族解放的战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将《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名画《开国大典》】是中国画家董希文于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画,描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为董希文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运用场面描写的方法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其中运用了比喻、借喻、反复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出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
1.课文记叙了开国大典的哪几个场面?请你按叙述顺序列出提纲,再说说哪个场面最让你感动。参考答案:课文记叙了四个场面:①典礼前的会场;②典礼过程的场面;③阅兵仪式的场面;④群众游行的场面。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阅兵仪式的场面,因为它显示出我国人民军队的强大阵容,表现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强大。2.在文章中画出描写群众热烈欢呼和心情激动的语句,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人民群众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30万人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2)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人民群众喜悦、激动、自豪的心情及对党、对领袖、对新中国的热爱和拥护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六、七自然段。(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点拨:朗读本文的总体基调是兴奋、激动、自豪的。但各个部分侧重点不同,语调也略有变化。如第一自然段适宜用庄严而平直的语调来读;第十自然段适宜用高昂兴奋的语调来读。另外,要抓住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把文章的感彩读出来。(2)背诵第六、七自然段。教师点拨:同学们可以想象典礼的场面,也可以参照文中插图,还可以抓住段落的语言形式特点来背诵。如第六自然段可以参照文中插图进行背诵;第七自然段可以抓住两次出现的重点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在这种语言形式的启发下进行背诵。一、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打“√”。
诞生(yán dàn)  擎起(qīnɡ  qínɡ)
旗帜(zhǐ zhì) 宣布(xiān xuān)﹒√√√√﹒﹒﹒二、读拼音,写词语。
zhāo shǒu piāo yáng

zhì jìng huǒ jiàn
sǒng lì guǎng bō
招 手致 敬飘 扬火 箭耸 立广 播三、辨字组词。
曾(   )  幅(   )  
僧(   )   副(   )
挺(   )   胁( )
诞(   )   协( )曾经僧人篇幅副本挺立诞生威胁协作四、选词填空我最棒。
【陆续 继续】
1.今天到这儿吧!明天(    )做,争取做完。
2.下课了,同学们(    )走出教室。
【耸立 矗立】
3.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    )起天安门的城楼。
4.天安门广场中央(    )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继续陆续耸立矗立排山倒海肃静瞻仰六、句子万花筒。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场上飘扬着五颜六色的红旗。(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那场面壮观。(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军戴着帽子,穿着制服。(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场汇集了队伍。那场面多么壮观啊!示例:海军戴着雪白的帽子,穿着蓝色的制服。七、判断对错,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中的“光明”象征着中
国从此摆脱黑暗,获得光明。(  )
2.“30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一句中“投向”换成“朝着”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