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制作表格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制作表格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电子工业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7-12-26 10:5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制作表格
教学目标:
了解表格中的基本概念,掌握表格的创建、编辑与调整。
2.能够熟练完成表格的制作。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主思考与学习能力,使其在探索中进步。
教学重点:表格的创建、编辑与调整
教学难点:表格的编辑与调整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及练习法
教具准备:计算机、课件及多媒体设备
教学内容及过程:
课题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往往会用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格,例如:上课要用到的课程表,考试结束后的成绩单,求职时的个人简历等等。这些表格让我们非常清晰、有条理化的看到相关信息。那么这些表格是怎么制作的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制作表格。
讲授新课:
一、表格的创建
1.认识表格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认识表格。
中国历史名人录
人 名 朝 代 称 号 主要发明或著作
孔子 春秋时期 教育家 《论语》
孙武 春秋时期 军事家 《孙子兵法》
司马迁 西汉 史学家 《史记》
张衡 东汉 科学家 发明地动仪
祖冲之 南北朝 数学家 计算圆周率
华佗 东汉 医学家 发明“麻沸散”
李时珍 明朝 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

我们来看一下表格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又叫什么名字。
表格中的水平线称为行线,垂直线称为列线 ,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行线和列线围起来的一个个小方格就叫单元格。而单元格就是表格中容纳数据的基本单元。水平方向的单元格组成行,如“人名”、“朝代”;垂直方向的单元格组成列,如“人名”、“孔子”、“孙武”,列在word中最多可以有63列。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下,会发现这张表格共有8行4列、32个单元格。
2.创建表格
方法一:使用“插入表格”按钮创建表格,操作如下:
(1)首先要启动word,在空白文档的第一行输入“中国历史名人录”,按回车键,另起一行。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插入表格”按钮, ( http: / / www.21cnjy.com )按下这个按钮,将出现一个示意网格。按住鼠标并拖动鼠标穿过这些网格,当达到预定所需的行列数后,释放光标键。拖动鼠标使其亮度显示8行4列,并释放鼠标,即在文档中插入一个8行4列表格。
方法二:
使用快捷菜单创建表格,操作如下:
(1)单击“表格”菜单的“插入”子菜单中的“表格”项,打开“插入表格”对话框;
(2)在“插入表格”对话框中设置表格参数;在[列数]和[行数]文本框分别用于设置所创建的表格的列数与行数;
(3)单击“确定”按钮。
课堂作业:以“课程表”为例制作出“课程表”的初稿。
学生活动: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完成“课程表”的初稿。(建立一个9行,7列的表格)
思考:已完成的表格可否改变表格大小?可否移动?
将鼠标移到表格内,表格左上角出现一个 “表格移动控件”标记,将控件按住左键并向下拖动,表格上方空出一行,输入标题。
课堂小结:1.同学们,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2.制作一张本班级的课程表, 思考怎样让课程表变得更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