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二课 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朝野上下并没有因炮声震撼而惊醒,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修约”,蓄意制造事端。
目的: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2、导火线: 3、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6年10月, 英国首先挑起战争, 炮轰广州,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第二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英军炮击广州4、结果第一阶段:1856—1858年,6月13日,清政府慌忙另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赶往天津议和。桂良等在英法侵略者威逼恫吓下,分别与俄、英、法、美签订《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58—1860,10月24日、25日,英法联军以焚毁紫禁城作为威胁,迫使恭亲王奕?分别与额尔金、葛罗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订立不平等的《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的补充。5、火烧圆明园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报复,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并派遣戈登执行火烧圆明园命令,大火连烧3天3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人类历史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圆明园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占地面积约5200亩,有150余景。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西方誉之为“万园之园”是当之无愧的。燃烧中的圆明园★圆明园残迹思考:“火烧圆明园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一方面再次暴露了资本主义掠夺的狰狞面目,另一方面也再次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权益,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政治上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从1858年开始,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沙俄是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什么样的形势?(用简洁的话语来概括)内忧外患内外交困
(内忧外患)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均遭失败。三、洋务运动背景:洋务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的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zxxk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地方中央洋务运动各阶段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企业(“自强”)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筹建海军、兴办新式学堂
前期:后期:(19世纪70— 90年代)(19世纪60年代)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及口号:
60年代
70年代80年代
90年代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前期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是当时规模最大
的近代军事工业远东第一大船厂为了洋务的需要,洋务派还做了哪些事情?(1)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
(2)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3)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作用:从而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2)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上海汉阳开平开平煤矿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武昌创办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汉 阳 铁 厂张之洞口 号→ 求富 主
要
企
业→1:基本肯定。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具有进步性的运动 。
2:基本否定。洋务运动总体上是适应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需要,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
3:“洋务运动虽破产, 但它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四、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你同意谁的观点?结合史实,并说明理由。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筹划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的战斗力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历史积极性内容根本目的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历史局限性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评 价
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建海军培养新式人才,创办新式学堂时间口号代表洋
务
运
动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自强、求富1个中央代表 + 4个地方代表 内外交困(19世纪60~90年代) 是一次失败的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性质 6、练一练 :选择连线曾国藩
左宗棠
李鸿章
张之洞汉阳铁厂
轮船招商局
安庆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四、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发展大幕:
洋务运动中,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新式工业,拉开了民族工业的大幕。
代表:
1866年方举赞和孙英德—发昌机器厂
1872年陈启沅—继昌隆缫丝厂
意义: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先驱 四、民族工业的兴起
发展障碍:
外国资本的不平等竞争;
政府的压制和束缚;
出路:外资庇护,攀附官僚势力。
资产阶级的特点:
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格是革命性和妥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