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12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12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7-12-26 13:22: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安徽省淮南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第二次联考试题
(满分120分,包括卷面书写3分)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 (28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8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 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② ,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③ 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④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⑤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⑥ ,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⑦ 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⑧ , 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 题。 (9分)
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是对待最普通的工作, 决不含糊,决不亵渎,从点滴钻研,一心一意,一点也不旁wù。工匠精神是一种勇往直前、开拓进取的精神。是工匠们拿着尖镐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的掘矿,工作越久,钻之越深。工匠精神还是一种质疑问难、不断创新的精神,对工作中的问题不断发问,问得自己发窘,直到工作中的难题不再弦虚,于是自己灵光一闪,有了创新。www-2-1-cnjy-com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旁wù( ) 发窘( ) 亵渎( )
中有一个词语写错了,这个词语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⑶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在选文的横线上分别填入一个关联词。(2分)
⑷选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找出其中一处比喻句,写在下面。 (2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题目。(4分) 《水浒》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中第一位出场的是 (填“绰号+人名”),有三位身怀绝技的奇人,善盗的是 (填绰号)时迁,善射的是小李广 (填人名),善跑的是神行太保 (填人名)。 21*cnjy*com
4.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相关题目。(7分)
材料一:2016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人均阅读电子书3.26本,较2015年略有增加,仍远低于德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平均水平。关于读书很多人表示,忙工作,忙家务,刷微博,读微信,赶饭局,打牌唱歌,很少看书。为数不少的人读报看杂志,只为关注奇闻异事和八卦新闻。 (摘自《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浅阅读”的先天缺陷显而易见,即快速(即时性)、快感(娱乐性)、快扔(浅显性),以及快餐化、平庸化、碎片化和少反思。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三:德国是全世界人均书店密度最高的国度,免费书报亭遍布街头巷尾。俄罗斯颁布了《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来促进群众阅读。日本全年有各种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晨读运动”“读书周”“儿童读书周”“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等。 (摘自“百度搜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均阅读量较少的原因。(3分)【来源:21cnj*y.co*m】
(2)材料中哪些现象属于“浅阅读”?(2分)
(3)结合材料,请你就改善我国国民的阅读现状,对国家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分)
二、阅读 ( 44 分)
【一】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14分)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21教育网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21·世纪*教育网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门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地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对破烂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出处:21教育名师】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版权所有:21教育】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玻璃给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就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www.21-cn-jy.com
?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2-1-c-n-j-y
5.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文章情节(2分)
发现“破烂”→   被“教悔”→   获“奖励”→坚定“梦想”
6.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不可回收:
7.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3分)
8.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的理解。(3分)
9.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4)
【二】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16分)
朱永新 21cnjy.com
①阅读力是一个充满张力的概念。在国际上,包括中小学生的指标性评价中,阅读能力一直是最为重要的项目之一。可以说,阅读力与“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一样,也是现代人特别需要提升的能力。从更大层次上看,阅读力不仅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也是社会整体的阅读水平,因而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竞争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阅读力就是精神力。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很难从精神上得到更多智慧的滋养。可以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一种精神生活,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力,这影响到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实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阅读都是精神发育和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③阅读力就是凝聚力。共读共写,一起交流,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和思想,拥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这样的文化共同体,让一片土地上的人们不会成为生活在同一个屋顶下的陌生人。所以,阅读力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一个阅读率低下、阅读力不足的民族,难以在当下世界立足,也难以引领人类的明天。
④阅读力就是竞争力。我很喜欢《朗读手册》一书里的一句话:“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我们要在它们消灭我们之前歼灭它们。”对于个体来说,阅读是学习的工具,而学习是成功的途径。对于国家民族来说,在知识快速累积、科技突飞猛进的当下,阅读力意味着对人类智慧经验的搜集、整合和应用,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发现,国家越重视阅读教育,国民的阅读力就越好,整体素质就越高,国家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⑤阅读力就是幸福力。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A)与(B)。阅读需要专注,在知识的积累之外,也是一种精神的修行。通过阅读感受书香,能满足人类的内在需求, 使人获得精神上的陶冶与升华,拥有更充实、更丰盈的生活,从而增加幸福感。书香的涵养,也能形成一个社会的氛围、一个时代的气质,让喧嚣的沉静下来,让浮躁的厚重起来。
⑥阅读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是“改变”。我坚定地相信:阅读,让中国更有力量!
10.请指出第②段所论述的分论点,并为其补充一个正面论据。(3分)
11.第④段引用《朗读手册》中的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解。(3分)
12.将“充实”“宁静”两个词语分别填写在第⑤段中A、B两处,并说说理由。(4分)
13.文章②③④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
14.根据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第⑥段的作用。(3分)
【三】(14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21*cnjy*com
时先主屯兵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中对》)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 (2)此人可就见 (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 ⑷ 由是先主遂诣亮 ( )
16、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7、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两则选文都记叙了刘备和诸葛亮之间发生的哪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可以看出诸葛亮什么样的初心?

2)乙文在写作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
三、写作(45分) 18.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困境,有时我们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有时我们又要沉着冷静,学会等待……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文章。21·cn·jy·com
(1)勇往直前
(2)学会等待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50字。 2·1·c·n·j·y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