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上圆的认识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上圆的认识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7-12-26 19:5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P57—5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理解并掌握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3、能熟练地用圆规画圆。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自主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出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及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的相关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圆规、直尺、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哪些?(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
2、出示圆形图片: 仔细观察圆和这些平面图形,它们有什么区别?(动手感受并讨论交流)
3、平面图形的边是直的,圆的边缘是弯曲的。也就是说以前学的平面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课件出示: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4、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形?(指名说,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圆)
5、生活中的圆无处不在,那圆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走进圆的认识。《板书:圆的认识》
二、探索新知。
1、探究——轴对称图形
(1)将手中的圆多次对折(两边完全重合),你有什么发现?(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
(3)板书:圆是一种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2、认识圆心
(1)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2)说明: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学生在圆片标注0)
(3)板书:圆心 (O)
3、认识半径
(1)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2)指名汇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3)说明: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4)板书:半径(r):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5)学生动手作出半径并标明。(教师巡视检查)
(6)思考: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7)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4、认识直径
(1)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2)说明: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来表示.
(3)板书:直径(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4)动手画出直径并思考能画多少条,它们间有什么关系?
(5)学生汇报并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6)小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
(1)小组讨论
(2)指名汇报: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二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有需要补充的吗?)
(3)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观察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4)再次请同学说一说。
(5)强调:在同一个圆里,直径是半径的二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6)板书:在同一个圆里 d=2r r=d
6、思考:车轮为什么是圆形?
三、练习巩固
1、画圆
(1)利用生活用具(瓶盖、杯子等)
(2)用圆规画(自己动手做一做,并说说你的做法。)
(3)动手画d=4cm的圆。(学生说师在黑板上画)
(4)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4.标注
(5)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
2、思考:刚我们画的这些圆一样大吗?他们各自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心(O):圆中心的这一点
半径(r):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直径(d):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在同一个圆里:
无数条半径且每条都相等,无数条直径且每条相等
d=2r r=d
画圆:定半径(定大小) 定圆心(位置)、
旋转一周 标注
教学反思:
《圆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对比让学生自主研究圆与其它平面图形的区别,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后让学生操作学具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半径与直径间的关系,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圆的特征并联系生活思考圆的作用。最后让学生动手画圆,整节课通过创设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是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