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气层[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5-09-02 08:06:00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在化学尚未成为一门正规科学以前,我们这个星球的大气组成就困惑人类已久了。荷马在《奥得赛》中写道:“暴风雨来临,电闪雷鸣,空气中充满了硫磺。”经过科学家漫长的、艰辛曲折的探索,对大气层有了一定的了解。大气指包围地球的空气层,是一种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大气层的厚薄不均,高度约为3000千米,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地球上的大气就象地球外薄薄的“外衣”,保护着美丽的地球。同时,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
高 度(km) 温度分布特点
85 以上 高度升高,大气温度上升
55 —— 85 高度升高,大气温度下降
12 —— 55 高度升高,大气温度上升
0 —— 12 高度升高,大气温度下降
请归纳出大气层温度垂直分布图中所隐含的温度变化规律:
以上述的温度垂直分布规律为依据,在上图中画出大气层的大致分层情况: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
外层
大气层
大气一下分五层,对流层中对流生,平流层上是中层,暖层、外层到太空



对 流 运 动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结论:空气对流的规律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思考: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通过以上知识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对流层的特点吗?
1、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下降;
2、对流运动显著;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对流层顶的高度在逐年上升。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本 桑特(Ben Santer)称,自1979年以来,对流层的高度一直在增长,目前高度已增长了数百米。影响对流层高度的可能性因素有五种,其中二氧化碳、甲烷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含量增大,可以使对流层变暖和体积膨胀,原本距地面9-18千米的对流层便会不断升高。臭氧层的破坏也可能引起大气层的外层变冷和收缩。
小结:
我们本节课学了那些知识?你是如何获取这些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