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84张PPT。4 火山和地震火山火山的形成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火山喷发是地球上最危险、最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火山结构示意图地表地层地层中的岩浆,在未被喷出地表前聚集在地下火山通道地球内部的压力促使熔岩喷出地表熔岩流,喷涌出的岩浆沿着地表低处流淌温泉火山的形成地表下面,越深温度越高。在距离地面大约32公里的深处,温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
岩石熔化时膨胀,需要更大的空间。世界的某些地区,山脉在隆起。这些正在上升的山脉下面的压力在变小,这些山脉下面可能形成一个熔岩(也叫“岩浆”)库。
这种物质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库里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便向外迸发成为一座火山。为研究火山活动而献身的科学家他俩是一对夫妻
他俩是法国人
他俩是火山学家
他俩在1991年考察日本云仙岳火山爆发时,不幸双双遇难。
他们的名字叫做卡蒂娅﹒喀夫特和摩希斯﹒喀夫特。卡蒂娅﹒喀夫特 正在观察一座熔岩喷泉Media 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污染空气
烧毁森林
毁坏农田
覆盖村庄、城市
火山喷发也能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能在地下形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地震地震的形成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zhězhòu) 。
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地震也是地球上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之一地层的褶皱现象地层褶皱现象示意图地层的褶皱现象地层褶皱实景地层的褶皱现象地层褶皱实景1976年7月28日,我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的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震区内大多数建筑物倒塌。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历史纪录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火灾发生在何时、何处? 1739年银川8级地震引起的火灾,大火烧了5天5夜。
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水灾发生于何时何地? 1933年四川叠溪7.5级地震造成的水灾。地震时山体崩塌堵塞岷江,形成四个堰塞湖,大震后45天,湖水堵体溃决,造成下游水灾。洪水纵横泛滥,长达千余里,淹没人员2万多,冲毁良田5万亩。 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大震,死亡人数约83万。 地震的预测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世界是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候风地动仪 它构思巧妙,当地震发生时,朝着地震的方向龙嘴里的小球就会掉到下面的蟾蜍的口中,这样就可以确定地震的方位了。现代的地震监测仪采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具有极强的灵敏度。候风地动仪分布式浅层地震仪海底地震仪直下式电子地震仪现代 的机械震仪这些地震仪能检测出地震,作出预报。这些地震仪能检测出地震,作出预报。但由于地球内部活动的复杂性以及人类对此缺乏有效监测手段和预报模型。时至今日,人类鲜有对地震发生做出过科学预报。地震预报仍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人类地震预报的水平:中长期预报可达到75%左右的准确率;短期临时预报只有20%左右的准确率。但大自然也会通过这样那样的征兆向我们传达很多信息地震发生的前兆一、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泥渣上浮,势必地震。
二、池沼之水,风吹成谷荇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势必地震。
三、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萍淘,此常情。若风日晴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绕起,汹涌异常,势必地震。
四、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势必地震。
五、天晴日暖,碧空晴静,忽见黑云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势必地震。
六、时值盛暑,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冰雪冷气袭人,肌之为栗,势必地震。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就近躲避
伏而待定
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因地制宜,正确抉择。
行动果断、切忌犹豫。
伏而待定,不可疾出。
家庭避震 “三原则”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么保护自己吗?高楼避震 “三大策略”
策略一
震时保持冷静,震后走到户外。
不要慌,保持视野开阔和机动性,以便相机行事。
策略二:
避震位置至关重要。
策略三:
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 应对大地震的准备当大地震来临时须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看一看自家住房是怎样的,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
住房的建造质量好不好?是否年久失修?不利抗震的房屋要加固,不宜加固的危房要撤离。住房要加固和检查住房的结构是否有利抗震,女儿墙、高门脸等装饰结构应拆卸拆掉。 把墙上的悬挂物取下来或固定住,防止掉下来伤人。 阳台护墙要清理,花盆杂物拿下来。 固定高大家具,防止倾倒砸人;家具物品摆放做到“重在下、轻在上”。 清理杂物,让门口、楼道畅通。 把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放在安全的地方。把牢固的
家具下腾
空,以备
震时藏身。 加固睡床 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练习“一
分钟紧急
避险”。进
行紧急撤
离与疏散
练习。 大地震的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从唐山等震区人们的感受来看,从地震发生到房屋破坏,一般约有十几秒钟的预警时间。
大震的预警现象主要有:地面的颠动、地声、地光,建筑物的晃动等。 地面和房屋的上下颠动及水平晃动。 大震时人们的感受…………身体严重失控,
不能自主行动。 突然出现的灾变,使人们产
生巨大
的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伴有火灾时更是浓烟滚滚,尘雾弥漫。抓住时机 科学避震 大震前的瞬间会出现地光、地声、初期震动等现象,这些现象称为预警现象。
从开始出现预警现象到房屋倒塌有个短暂过程,这个过程所持续的时间我们称之为预警时间,也称为求生时间。
自然预警时间少则数秒,多则10-20秒。有效利用这段预警时间,可以获得更大的生存机会。 1、家庭避震 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 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
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
厨房、厕所、储藏室等空间小的地方。 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2、学校避震 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3、公共场所避震 公共集会时发生地震,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
用书包等保护头部; 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 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 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 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
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在行驶的车内:?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4、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 以免摔倒 不
要
乱
跑
,
避
开
人
多
的
地
方 不
要
随
便
返
回
室
内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
女儿墙、高门脸、雨篷下;
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避开山坡陡崖,以防山崩、地裂、滚石、滑坡、泥石流等。5、地震时遇到
特殊危险怎么办?燃气泄露时:?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千万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设法转移。 遇到火灾时:
趴在地上,用湿毛由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要匍匐,逆风而进。
毒气泄露时: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不要向顺风方向跑,要绕到上风方向去,并尽量用湿毛由捂住中、鼻。 应注意避开的危险场所: 生产危险品的工厂;
危险品,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6、如果被埋压怎么办?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已所处的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搬开身边可搬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乱叫,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7、震后抢救救灾指挥部发出通令;? 迅速恢复与外界的通信联系; 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迅速排除险情; 恢复医院功能或建立新的医疗救护点; 迅速有效地组织抢救被埋人员;
加强社会治安。 8、积极参加互救活动救人方法:? 挖掘被埋压人员时应保护支撑物,以防进一步倒塌伤人; 使伤者先暴露头部,清除其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被压者不能自行爬出时,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进一步受伤;
脊椎损伤者,搬运时,应用门板或硬担架;? 当发现一时无法救出的存活者,应立下标记,以待救援。救人原则:? 先救近,后救远;? 先救易,后救难;? 先救青壮年和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 9、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注意饮食和个人卫生。 搭建和居住防震棚要注意防火。 积极投入恢复重建工作。 按规定服用预防药物,增强身体抵抗力,防疫灭病。 让我们再来看看恐怖的地震场景地震给人类带来房屋倒塌
财产损失
人畜伤亡
传染病等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我们共同的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大家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