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 在2017年的前5个月,安徽33项民生工程推进有力,全省累计拨付民生工程资金816亿元,占年初计划筹资额的86%。这足见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孙中山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平均地权
D
2. 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5周年。如果以“追寻共和足迹”为主题出一期板报,请你在下列内容中选取可用的素材,并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
①成立中国同盟会②公车上书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④武昌起义⑤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⑥建立兴中会
A. ⑥①④⑤③B. ⑥②①④③⑤
C. ⑥①④③⑤D. ⑥②①④⑤③
C
3. 某历史文化协会拟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系列活动,活动的主题分别确立为“构想共和”“浴血共和”“缔造共和”“维护共和”。以“缔造共和”为主题的纪念活动地点最应该选择在( )
A. 武昌B. 南京 C. 东京 D. 广州
4.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是指( )
A. 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D.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
D
5. “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是对辛亥革命的赞颂。下列选项不属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是( )
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C.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
6. 黄叶同学收集了下列图片准备参展。如果要取一个栏目名称,下列选项比较合适的是 ( )
A. 维新变法的志士 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战士
C. 新文化运动的战士D.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
C
7. 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新青年》)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新青年》对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
A. 民主和科学 B. “自强求富”
C. 变法图强 D. 三民主义
8. 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这表明李大钊( )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 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
C
9.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延续。这主要是针对新文化运动( )
A. 作为文化运动而言 B. 作为反复辟运动而言
C. 要求民主与科学而言 D. 作为反封建运动而言
10.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了。”其中的“文化启蒙的运动”是指( )
A. 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 新文化运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
A
11. 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要巩固共和,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这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 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作了思想准备
C. 主张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A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同盟会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说:“(辛亥革命后)就是民主主义成了正统。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侵犯了就要杀头。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个神圣固然未必就要杀头,但为人民所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材料二 孙中山说:“文(孙中山名),爱国若命。”他在《兴中会章程》中第一次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924年11月至1925年3月间,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呼吁“打破列强的侵略”“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条约”。他指出,“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幸福,不能统一,便受害”。他还说:“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1)材料一中,林伯渠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请结合中国近代有关史实列举一例予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弘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坚定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斗;反对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等。(言之有理即可)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
──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李大钊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消极影响?
(2)概括材料二的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李大钊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
(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君主立宪制度。 改良。(或维新)最终失败了。
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
全面否定。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