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5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复习课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6 22:2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人民解放军的胜利
人民解放军的胜利
1. 与“1945年”“毛泽东”“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南昌起义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重庆谈判
2. 蒋介石曾在一封电报中说:“毛泽东先生……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毛泽东此次“陪都”之行的结果是( )
A. 避免了内战的爆发  B. 通过了《共同纲领》
C. 商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相关事宜
D. 签署了《会谈纪要》
D
D
3. 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中国共产党进行这次会谈的目的是(  )
①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②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③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④成立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①②③

4.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这主要是因为国民党军大举进攻( )
A. 山东解放区
B. 中原解放区
C. 陕甘宁解放区
D. 大别山根据地
5. 1947年,陈毅、粟裕等人率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军第七十四师是在( )
A. 青化砭  B. 羊马河  C. 孟良崮  D. 沙家店
C
C
6. 解放战争期间,刘邓大军根据毛泽东“不要与前来合击之敌纠缠,下决心不要后方”的指示,兵分三路横跨陇海线,迈开大步南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渡江战役
C. 淮海战役       D. 转战陕北
7. 下列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
A. 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C.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大决战阶段
A
C
8.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主力决战的战役有( )
①渡江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④平津战役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9. 1949年4月,毛泽东得知某战役胜利的消息时,欣然写下了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据此判断,该战役是( )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B
D
10. 根据下面的板书内容判断,该课题应是(  )
A. 北伐战争     B. 抗日战争
C. 人民解放战争   D. 抗美援朝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谈判的办法是政学系想出来的。政学系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现在动大手术也不是时候,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1)材料一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二中“软的一套手法”和“动大手术”分别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陶希圣所说的“利用谈判拖一拖”以及“更有文章好做”?
(3)面对邀请,毛泽东作出了怎样的决定?为什么要这样做?
重庆谈判。
“软的一套手法”是指用和平谈判的办法使中共屈服;“动大手术”是指用战争手段消灭中国共产党。“利用谈判拖一拖”:蒋介石想借和谈之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更有文章好做”:中国共产党如果不去重庆进行谈判,蒋介石就可以把内战的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以此来欺骗人民。
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 因为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利益,想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中国共产党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东北、华东、华北、中原、西北五个战场上,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中国共产党大典》
材料二 以下是有关三大战役的图片。
材料三  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人民解放军“对敌发动战略决战”的背景是什么?
人民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后,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分别与哪一战役有关?
(3)材料三中的“天翻地覆”主要指的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打败国民党?
图一:辽沈战役;图二:淮海战役;图三:平津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延续了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各方力量,建立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经济上,土地改革运动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方针,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此外,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失去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