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甲午战争》习题课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甲午战争》习题课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6 21:58: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海战与陆战
1.爆发:1894年,日本蓄意挑起中日战争,史称“中日甲午战争”。
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不做战备,战争一开始,清军就陷入不利局面
2.黄海海战:9月,中日海军主力在黄海海面展开决战。
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山东威海卫港
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
甲午大海战之
3.结果:1895年初,孤守无援的丁汝昌、刘步蟾等清军致远舰与邓世昌
将领“以死报国”。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马关条约》
1.背景:北洋海军覆没后,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2.概况:1895年3月,李鸿章到达日本马关。4月,双方在马关签订《马关
条约》
3.内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
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
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瓜分危机
三国干涉还辽:日本欲独占辽东半岛,俄、法、德一起进行强力干涉,日本
被迫同意归还辽东半岛。清政府因此向日本多支付了3000万两白
银的“赎辽款”。
2.瓜分危机:甲午战争暴露了中国的虚弱,而日本获胜、《马关条约》的签订
又极大地刺激了列强的贪欲。俄、德、法等列强群起效尤,瓜分危机迫在
眉睫,中国陷入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19世纪中后期,我国边疆出现危机,日本挑起战
争,广大爱国官兵书写了一曲曲悲歌!中日甲午战争
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英雄殉国】
材料


邓世昌
(1)材料一中图一再现了哪一历史场景 联系图一,说
说图二人物的感人事迹。后来中国海军命运如何
图一再现了黄海大战。图二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
率领“致远”舰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后
来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政府误国】
材料三: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
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
知改变
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
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
余联沅1894年8月26日
《疆臣贻误大局沥陈危急情形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日甲午战争中国
失败的主要原因何在
由于清政府腐朽落后,对外妥协避战,中国战败
∠分点训练·打好基础
知识点一海战与陆战
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
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
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哪
次战争中
(B)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