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孙中山与革命风潮的兴起
1.背景:《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民众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朝的
统治,才能挽救民族危亡。孙中山成为民主革命的
s
先行者
2.兴中会:1894年底,孙中山联络爱国华侨,在夏威夷的孙中山生平介绍
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确立了推翻清朝的政治目标
3.同盟会
(1)成立:1905年,孙中山等人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
(2)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纲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纲领,正式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主张,即三民主义
(4)意义: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武昌首义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回回
2.结果:起义队伍迅速攻占了武昌。很快,革命首先在武汉三镇
取得胜利。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史称辛亥革命。武昌
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
武昌起义
清王朝士崩瓦解
1.概况:武昌起义后,各地纷纷响应,统治中国长达200余年的清王朝已难
逃其覆亡的命运。
2.革命隐患:旧官僚和立宪派面对革命形势,站到了革命阵营的一边,这加
速了清朝的覆灭。但旧官僚阶层动摇不定,很容易成为革命的阻力,也给
此后的政权建设埋下了隐患。
3.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
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一生以革命为
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做出了彪炳史册的
贡献。
【维新之梦】
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
炮利,垒固兵强(即不尽在师夷长技),而在于人能尽
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
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
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
(革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1894年6月上书被李鸿章拒绝
【清朝覆灭
材料三:在中国同盟会的推动下,湖北革命党人
率先发动武昌起义,很快各地纷纷响应,十几个省相
继独立。统治中国长达200余年的清王朝已难逃其
覆亡的命运。旧官僚阶层拥护革命,加速了清朝的
灭亡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在同盟会推动下,这
场革命有何影响 为什么清王朝很快土崩瓦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
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
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
革。清王朝失去民心;革命运动的高涨;民主革命
思想深入人心;旧官僚和立宪派站到了革命阵营
的一边,加速了清朝的灭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