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压强[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大气的压强[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9-12 17:10:00

文档简介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列举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3、知道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的关系。
4、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交流能力。
2、通过实验的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参与探究过程的乐趣和成就感,并且体验科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身边的科学。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强解释有关现象,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难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教学准备〗
塑料片、杯子、矿泉水瓶、抽气筒、玻璃管、吸盘、饮料瓶、吸管、空盒气压计、一次性纸杯、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引入:气体和液体都具有流动性,气体和液体有时候有一些比较相似的性质,比如,液体能产生浮力,气体也能产生浮力,前面学过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受到水的压强的作用,那么气体会不会也产生压强呢?
(板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一:杯中的水会流出来吗?
学生猜测:水会流出来 或 水不会流出来
实验检验:(让纸片朝下),纸片掉不下来,水也流不出来。
师(启发思维):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纸片掉不下来?
生:有个力向上托住了纸片,而这个力可能大于杯子里的水对纸向下的作用力,所以纸片不会掉下。
师:这个力是谁产生的?
生:空气。
师:说明大气有压力,压力作用在一定的表面积上就有压强,所以实验可以说明有大气压强存在。
(学生表示认同)
实验二:抽出饮料瓶中的空气
学生猜测: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检验:瓶子变扁了。
师:思考是什么原因使瓶子变扁。
生:气体被抽出,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大于瓶内的压强,所以…
归纳:大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就像大气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一样,大气压强也是确实存在的,大气压力的作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实验三:将实验一的杯子和纸片朝各个方向慢慢旋转,发现纸片照样掉不下来。
启发思维: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生: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
(板书)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师:生活中利用大气压或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要讨论现象就是与大气压有关。
讨论: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1、吸盘为什么能吸在玻璃瓷砖的表面,上面还能挂上很多东西?
学生回答:挂钩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把挂钩紧贴在玻璃瓷砖的表面)
2、实验比较:一瓶是装满水并密闭的容器,另一瓶是装满水但敞口的容器,试一试,能通过吸管把水吸到嘴里吗?
通过比较来解释水是怎样被吸到嘴里的?
生:“吸水”实际是靠大气压把水“压”上来。
3、滴管中的水为什么落不下来?
生:滴管中还有空气,也能产生压强,但管内的大气压强比外界的大气压小,外界的大气压将液体托住。
(为了使学生确信,将橡胶头拿掉,液体上方和下方的压强相等,水就流出来了。)
思维训练:你还能想到生活中利用大气压或说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吗?
(如:吃螺丝时,先在螺丝的末端用力吸气、
钢笔抽水、
喝光牛奶后再吸一口,牛奶盒变扁、
针筒(克服大气压力时也能将针筒拉开)、
滴管能将水吸上来)
播放动画:大气压的发现——马德堡半球实验: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思考: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什么?
生: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是很大的。
阅读:人体内的马德堡半球
二、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仪器: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介绍空盒气压计的使用方法,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或千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mmHg)。水银气压计管内的水银柱的高度会随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读出水银柱的高度为多少毫米,大气压即为多少毫米汞柱。
活动:在空盒气压计中读出当时的大气压值。
2、规律:(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气体密度越大,气压越大。
(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得出:)高度越高,气压越小。
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值接近1.01×105帕,就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mmHg
讨论: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00帕。已知一块砖的厚度约为5厘米,则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叠多高的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思考:这么大的大气压,房子为什么没有被压塌,人为什么没有被压扁?
生:因为房子里面也有那么大的大气压,与外界大气压抵消了,人体内也有压强,抗衡外界压强,人体内外的压强是相等的,另外,人也会适应这样的环境。
三、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情景展现:火车站的站台上,标有一道平行于铁轨的直线,当列车驶过时,不允许人站在这条线内,保证人体与铁轨有足够的距离。为什么?
(学生思考、议论)
实验1:两张纸的实验(请一位学生上来做一下这个实验)
观察现象:当沿两张纸的中间吹气时,两纸条反而向中间靠拢。
分析:当吹气时,两纸条(内)侧气体流速较大,(外)侧气压较大。
得出规律:气压与流速有关: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师:现在你能解释火车站的现象了吗?
学生回答: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容易把人推向列车而发生危险。
实验2:对玻璃管吹气(请一位学生来做,并鼓励其他学生回家自己试验),为什么会有水从管中吹出?
生:通过①管吹气,②管上方的压强减小,②管内的空气就会向外扩散,使②管内压强减小,依靠大气压,将水压入②管内,所以水就从②管中被吹出。
读图:两船相撞的原因
说明气体和液体都是流体,它们具有某些相似的性质。
阅读:飞机的升力
作业:必做:课后练习,作业本
选做:有兴趣的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课后练习中几个乒乓球的实验、对玻璃管吹气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