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新青年》与新文化阵营
背景: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制度并未真正建立起来。袁世凯口
还下令“尊孔读经”,以此来抵制民主、自由、平等思想
2.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文化运
喊出“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的口号。科学与民主成动的背景
为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
3.发展
(1)1916年9月,《青年杂志》出版第二卷时改名为《新青年》。
(2)陈独秀、李大钊发表文章使“新青年”三字被广泛传颂,引起了社会强
烈的关注
(3)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搬到北京,影响逐渐扩大,形成了以它为核心
的新文化阵营
文学革命
1.地位: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2.显著标志: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3.代表:胡适大力提倡白话文;陈独秀主张变革文学内容,摆脱八股文
的桎梏;鲁迅把白话文的形式与反对专制的内容结合起来,树立了新
文学的典范
4.影晌:新文化运动开启了思想启蒙的闸门,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
想解放的风暴,激发了人们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
流,它猛烈抨击了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文化
【进步的思想内容】
材料一: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道徳的
主要构成。步入近代,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
店”的口号,提出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的主张
(1)除材料一内容信息外,新文化运动还有哪些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
文学,反对旧文学
正确的文化态度】
材料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
世界语”
钱玄同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
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存在怎样
【积极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为探索中华民族的救亡复兴之路,师夷
派、洋务派、维新派、立宪派、革命派等无数仁人志士,
最终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新文化运动尽管受主客
观因素的限制而存在着不足和弱点,但其对封建伦理
道德的批判和扬弃,动摇了“孔教”在中国思想领域的
统治根基,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伟大潮流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新文化运动有何历
史意义
动摇了“孔教”在中国思想领域的统治根基,推动
了思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伟大潮流;激发了人们
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
中国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