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的胜利进军》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的胜利进军》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6 22:1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国共合作的实现
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军阀的血腥镇
压。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同孙中
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国共合作的开端
(1)国民党“一大”: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
开。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产党员
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2)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黄埔军校的建立
黄埔军校
卫回
(1)目的:为了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队。
(2)过程: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
山在广州黄埔组建“黄埔军校”。孙中山兼任军校黄埔军校创立
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一职
(3)影响:军校实行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培养
了一大批军政人才
2.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中国掀起了汹涌澎
湃的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
北伐的胜利进军
1.目的: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大军阀
3.战场:两湖战场(主战场)、江西战场。
4.典例:叶挺独立团骁勇善战,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5.结果: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
1927年1月,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全国革命运动的
中心
924—-1927年,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中国掀起
了汹涌澎湃的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
【合作开端】
材料一: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
政策,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
宣言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次会议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
何意义
会议: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意
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
正式形成
合作建军】
材料二
校學官军軍陞
图一黄埔军校校门
(2)材料二中黄埔军校创建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什
么 该军校的创建有何作用
原因:革命政党需要有革命的军队,没有自己的革
命武装是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
目的:为培养革命骨干,建立一支可靠的革命军
【合作北伐】
材料三:"
张作霖
北京
图二北伐战争形势图
(3)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材料三图中相
应的方框内。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北伐战争的重
要成果及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A.粤汉铁路上的军事要隘:汀泗桥
B.粵汉铁路上的军事要隘:贺胜桥。
C.国民政府所在地:广州
上框:B;中框:A;下框:C。成果:基本消灭了吴佩
孚和孙传芳的主力,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
长江流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创建了黄埔军
校,培养了军事和政治人才;国共合作,建立了革
命统一战线;方针正确;工农群众的支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