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 歌颂丝绸之路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14课学习目标
(1)了解张骞(qiān)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
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2)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中的作用。
(3)学习张骞的敢于冒险精神,感受“一带一路”中所蕴含的丝路精神
西 域一、丝路由来---张骞通西域 西汉初年,西域分为36国,分布在沙漠绿洲和山谷盆地中,最小的“依
耐国”只有600多人。西域各国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西汉初年,匈奴由蒙
古草原向西域侵扰,逐渐成为这里的霸主。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小国林立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受到匈奴的侵扰一、丝路由来---张骞通西域匈 奴招 贤 令
我大汉王朝,民殷国富,兵强马壮。吾皇武帝雄才大略,志在四方。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拟联络西域的大月氏(dà ròu zhī )国,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代表大汉王朝出使大月氏国。事成,赏良田美宅、黄金百两。一、丝路由来---张骞通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一、丝路由来---张骞通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随从从长安出发,一路向西,
经玉门关、阳关,在西域被困10余年后,辗转来到
大月氏,一年之后张骞终于回到了阔别13年的长安从这段视频中你能看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遭遇了哪些
困难?
身上具备哪些优良的品质呢?使命至上、意志顽强
勇于开拓、不怕艰险一、丝路由来---张骞通西域匈奴的阻碍和威逼利诱恶劣的自然环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一、丝路由来---张骞通西域前119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然骞凿空,诸后使者往往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 《汉书·张骞传》一、丝路由来---张骞通西域凿空:即探索未知的邻域,在这里指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西交流之路,成为丝路上的第一人博望侯:张骞因出使西域,抗击匈奴,功勋卓著,被汉武帝
封为博望侯 因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来许多使者出使国外也都像张骞一样称作博望候,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人也因此信任他们二、丝路畅通--- 沟通中外文明 陆上丝绸之路:
从长安出发 →穿过河西走廊 →经西域→到中亚→西亚→欧洲长安河西
走廊 西 域 中亚西亚欧洲二、丝路畅通--- 沟通中外文明中原与西域的物品贸易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与技术交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公元前60年开始,新疆地区成为
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都护新疆管辖范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二、丝路畅通---管理西域班超经营西域甘英出使大秦二、丝路畅通---管理西域二、丝路畅通---沟通中外文明日
本朝
鲜马六甲海峡孟加
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及锡兰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马来半岛中南半岛山东
沿海二、丝路情缘---沟通中外文明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连接了世界文明,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华
文明西亚
文明欧洲
文明古印度
文明 2013年,中国政府郑重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三、丝路新语 --- 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经济繁荣和各国之间的合作,加强不同文明
之间的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感受丝路精神三、丝路新语 --- 合作共建 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三、丝路新语 --- 合作共建1、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政府为加强这一地区的管辖而设立( )
A.西域都护 B.新疆都护
C.宣政院 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课堂检测
BA课堂检测
这幅图片指的是哪条交通要道?它开通的作用是什么?说出一位开辟、维护这一“要道”的功臣。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张骞(或者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