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
知识点一 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实行印巴分治的时间是 (A )
A.1947年 B.1949年
C.1956年 D.1960年
2.印度独立后,实行印巴分治,印巴是指(B )
A.印度、巴勒斯坦
B.印度、巴基斯坦
C.印度尼西亚、巴勒斯坦
D.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
3.导学号90564101历史上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素有“英王王冠上最明亮的宝石”之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再次出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最终使这颗“宝石”脱离英国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印度领导人是(C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尼赫鲁 D.华盛顿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两国都获得自治领地;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授予各土邦只有选择加入两个自治领地中任何一个的权利,如果不愿加入,可以保持与英国的原有关系,但不享有建立自治领地的权利。
——摘编自《印度独立法案》
材料二 印巴独立后,遗留下不少严重问题,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断。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更造成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法案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什么?
参考答案印巴分治。
(2)根据材料二,指出目前影响印巴地区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宗教问题;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
(3)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
参考答案材料一是原因,材料二是结果,它们是因果关系。
知识点二 非洲民族独立的浪潮
5.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 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D )?
A.玻利瓦尔 B.卡斯特罗
C.尼赫鲁 D.纳赛尔
6.“非洲独立年”是指(D )
A.1945年 B.1999年
C.1959年 D.1960年
7.导学号9056410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非洲独立运动改变了非洲的面貌,也使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标志着非洲遭受欧洲的殖民统治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结束的事件是(D )
A.1953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B.1960年非洲17国独立
C.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D.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
8.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在广袤的非洲大陆,争取民族独立的浪潮席卷南北。下列叙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D )
A.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B.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
C.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D.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尼日利亚宣告独立
知识点三 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9.它素有“墨西哥湾的钥匙”之称,因其形状被称为“加勒比海的绿色鳄鱼”;它还是美洲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是(C )
A.巴拿马 B.墨西哥 C.古巴 D.海地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拿马人民收回了运河的全部主权和管辖权。此前掌握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国家是(C )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11.导学号90564103“你看两大洋咆哮在脚下那是光荣使命的依靠……因此我们自豪地生活在肥沃的哥伦布(发现的)大地上。”歌词中描述的是哪条运河(B )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京杭运河 D.基尔运河
12.小明同学正在收集“印度独立”“纳赛尔领导的革命武装发动起义”“巴拿马收回运河独立权”等历史资料,可知小明研究的历史主题是(A )
A.亚非拉的奋起
B.欧洲的联合
C.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蓬勃发展
D.亚非拉的团结
13.张明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 )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诞生了大批独立国家 ②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绩卓著 ③巴拿马为收回运河主权,和美国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④非洲国家独立后纷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8月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
(1)印度何时结束了这个“厄运的时代”?
参考答案1947年。
材料二 今天,我们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给我们了。
——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时的演说
(2)材料二中“我们的财富”是指什么?材料中的“今天”在哪一年?
参考答案苏伊士运河主权。1956年。
(3)对巴拿马人民来说,他们也有一个这样的财富,请写出这个财富的名字和收归国有的时间。
参考答案巴拿马运河。1999年。
15.导学号90564104(2017江苏南京)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去殖民地化进程中赢得独立的亚洲国家是(A )
①印度 ②巴基斯坦 ③纳米比亚 ④巴拿马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④
16.(2017湖北黄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其中著名的领导人有(C )
①章西女王 ②尼赫鲁 ③玻利瓦尔 ④纳赛尔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91年至1996年,印度外贸出口额从222.38亿美元增至317.97亿美元;改革前的80年代,外国私人在印度投资不足1亿美元,1996年外国在印度投资已达103.2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
——摘编自金重远《20世纪的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20世纪末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参考答案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或积极引进外资;积极发展出口)
(2)我们应该如何借鉴印度发展经济的做法?
参考答案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结合本国国情,制定适合本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战略。但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会增加经济发展的风险。
课件8张PPT。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课 亚非拉的奋起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印度
(1)独立时间:1947年。
(2)方式: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独立后的印度分成 、 两个国家。?
(3)成就:独立后的半个世纪中,印度在工农业方面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的成就卓著。
2. 和 独立后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印度 巴基斯坦 韩国 新加坡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二非洲民族独立的浪潮
1.展开: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武装起义,赢得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埃及将 收归国有。?
2.高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
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史称“非洲独立年”。?
3.结束:1990年3月, 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
最终崩溃。?苏伊士运河 1960 纳米比亚 殖民体系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独立: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美国的傀儡政权。独立后的古巴走上了 道路。?
2.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为从 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到 年底,终于收回运河的全部主权。?社会主义 美国 1999 提升点提升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5年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在亚洲和北非,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其次是印度的独立和埃及成立共和国。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广泛展开,其中非洲大陆上诞生了32个新独立的国家。在拉丁美洲,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主权,同美国展开了不懈的斗争。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这一阶段,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取得了民族独立,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71年,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动脑筋】
动脑筋(第71页)
(1)英国的“分而治之”伤害了印度人民的感情,激起其强烈的不满并加剧了“分治”双方因“保卫祖国”而滋长的对立情绪与争夺行动。当尼赫鲁等人同意分裂印度的“蒙巴顿方案”的消息被甘地获知后,这位为自己祖国的独立奋斗了几十年的老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自由印度”的诞生竟要以国家的分裂为代价,他不禁情绪激昂地高呼:“让全国在烈火中燃烧吧!我们决不会放弃祖国的一寸土地!”
(2)“分而治之”政策加深了该地区的民族与宗教矛盾。“蒙巴顿方案”的核心是按宗教,而不是按语言、文化或民族的区别来划分自治领,由此产生的印巴分立造成了无穷的后患。如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穆斯林与印度教教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都造成了印巴两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课后习题答案】
练一练(第73页)
连线:
活动与探究(第73页)
略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
知识点一 战火频仍的中东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巴勒斯坦实行“委任统治”的国家是(A )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2.英国正式结束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是在 (D )
A.1939年 B.1945年
C.1947年 D.1948年
3.从1948年以色列建国到1973年,阿以之间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直到今天巴以冲突仍时有发生,中东问题依然是国际社会担忧和关注的焦点。由此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的特点是(B )
A.和平、稳定
B.动荡、战火频繁
C.战和不定
D.时好时坏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发生了多次中东战争。交战的双方是(B )
A.阿拉伯国家——英国
B.阿拉伯国家——以色列
C.阿拉伯国家——苏联
D.阿拉伯国家——法国
知识点二 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5.下面是一幅漫画《飞不动》。鸽子和橄榄枝象征着中东的和平,然而这只“和平鸽”却“飞不动”了。该漫画所寓含的“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A )
A.大国的干预
B.民族矛盾尖锐
C.宗教矛盾复杂
D.水资源、领土的争夺
6.导学号90564105观察下面漫画《中东乱局》,导致这种乱局出现的因素有(D )
A.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和大国介入
B.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D.民族问题、历史问题、大国介入和宗教问题
7.导学号90564106中东地区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东战争及巴以冲突,不仅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而且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原因是(D )
①大国在中东地区的利益争夺 ②印度与巴基斯坦的领土争端 ③宗教矛盾 ④民族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的冲突不断加剧,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包括(D )
A.巴勒斯坦主权问题 B.对珍贵水源的争夺
C.宗教矛盾 D.经济纠纷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20世纪70年代阿拉法特
在联合国讲演的结束语
材料二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橄榄枝”和“枪”分别代表什么?为什么阿拉法特要说“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和平和暴力。不要让巴勒斯坦人民放弃和平的希望。真实想法:美国等西方大国不要一味偏袒以色列,否则,巴勒斯坦人民只能选择以暴力途径争取生存和解放。
(2)你认为应该怎样解决中东问题?为什么?
参考答案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原因:历史证明,每一次战争都使这一地区饱受苦难,人民流离失所,战争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矛盾。
(3)从材料二中可看出中东地区呈现怎样的趋势?
参考答案中东地区开始由对抗转向对话,中东和平出现了转机。
10.导学号90564107(2017江苏无锡)2010年5月25日晚,以色列空军对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进行了多次轰炸,造成约20人受伤,一些建筑物在轰炸中被摧毁。有人认为此举对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是一个重大打击。请你判断,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D )
A.宗教纷争
B.水资源分配
C.领土争端
D.巴以冲突
11.(2017湖南岳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伊朗核问题等使中东地区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导致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外部因素是(D )
A.领土争端
B.宗教冲突
C.民族矛盾
D.大国干涉
12.学习了“动荡的中东地区”后,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举办一期反映巴勒斯坦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墙报。下面是九年级学生史海的一份墙报设计思路。如果你是他,你会填写什么内容?
(1)墙报的刊名是:动荡的中东地区 。?
(2)展示的主题一:中东的地理范围 。?
展示的主题二: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
展示的主题三:中东战争 。(以色列的经济成就;巴勒斯坦难民;阿拉法特;拉宾与沙龙;和平的曙光等) ?
(3)给巴以领导人(或者巴以人民)的一句话:远亲不如近邻;和平才能求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
课件8张PPT。第13课 动荡的中东地区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 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英国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陆续迁往巴勒斯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分治”、建立一个 和一个 的决议。?
(3)1948年,犹太人国家 国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
2.中东战争:以色列国成立后至1973年, 和
之间就发生了四次战争,史称中东战争。?巴勒斯坦 犹太国家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 阿拉伯国家 以色列 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地理因素: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资源十分丰富。?
2.大国因素: 从自己利益出发,在此进行长期角逐。?
3.历史因素:1948年 建国,不断进行领土扩张。?
4.资源因素:对珍贵 资源的争夺也加强了冲突。?
5.宗教因素: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将 看作自己的“圣城”;宗教信仰不同,加深了双方的裂痕。?
6.中东关键问题: 。?石油 列强 以色列 水 耶路撒冷 巴以冲突 提升点提升点如何理解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中东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中东地区是东西交流的要道、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地区。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红海是苏伊士运河的门户,更是苏伊士运河通向印度洋的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达达尼尔海峡也是重要的战略通道。地中海东岸地带,特别是巴勒斯坦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处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中心位置,有“中东心脏”之称。
(2)中东地区的资源之争。波斯湾地区不仅是战略要地,还是世界石油宝库,有“石油湖”之称。战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导致许多大国、强国都对中东石油资源虎视眈眈。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与对中东石油资源的争夺混杂在一起,使得中东地区矛盾的变化更加扑朔迷离。提升点(3)圣城之争。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三教都在此留下了众多圣迹。不同宗教的信徒都把耶路撒冷当作自己的“圣城”。几乎整个20世纪,各宗教不断地相互争夺,以取得对该城的控制权。宗教信仰的不同加深了双方的裂痕。【课后习题答案】
练一练(第78页)
B 1948年5月,就在以色列宣告建国的第二天,埃及、伊拉克等国组成阿拉伯联军,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活动与探究(第79页)
1.短文举例:拉宾曾于1974~1977年担任以色列总理。他在1984年出任以色列联合政府国防部长后开始认识到,只有顺应和平的潮流,以色列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于是,拉宾在1992年再度出任以色列总理后就向阿拉伯国家提出和平倡议,并接受巴勒斯坦人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和联合国第242、338号决议。1993年11月13日,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领导人在美国白宫签署了第一个和平协议“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拉宾与巴勒斯坦领袖阿拉法特终于得以握手言和。1994年10月,以色列与约旦签署了和平条约,结束了两国长达46年的战争状态。1995年9月28日,以、巴又共同签署了关于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的“塔巴协议”。以、巴和以、约和平条约的签订,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曙光,拉宾和阿拉法特因此一同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75岁的拉宾被一名犹太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刺杀身亡。2.要点提示:
(1)重要性:这一地区有苏伊士运河沟通三大洲,并盛产石油。因此,交通地位重要;战略地位重要;经济价值巨大。
(2)复杂性:大国插手地区事务,使领土争端问题严重;历史渊源较深,有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等;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单元专题训练
专题一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的三次重大变化
1.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经历了几次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
C.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D.当今世界新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2.导学号90564138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政治格局是(D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美苏两极格局
C.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D.“一超多强”与多极化趋势
3.导学号90564139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20世纪的世界格局经历了三次大的演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维护这两个地区的现状。这一目标在20世纪20年代中得到实现,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三 今天……冷战也以其独特的方式宣告结束,世界正在和平与发展的大潮中……进入新的千年。
——徐蓝《从两次世界大战看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 邓小平在1989年曾说过:“可能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这说明,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摘编自《中国还是能说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帝国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构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是什么。
参考答案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材料二中乔治·凯南为什么说“战争才刚刚开始”?
参考答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成为其障碍。(或预见到了美苏之间的对抗)
(3)材料三中结束冷战的“独特的方式”指什么?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
(4)材料四表明邓小平对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存在着怎样的担忧?
参考答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构成威胁,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专题二 我国如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4.导学号90564140观察漫画《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山姆大叔”扛着大旗,拖着吸满钞票的磁铁。漫画的寓意是(D )
A.经济全球化阻力大 B.全球化正加快步伐
C.全球化需要领导者 D.西方大国占据优势
5.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在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有力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
材料二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说:“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材料三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得到加强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跨国公司的有力促进。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加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持何种态度?
参考答案积极参与。
课件5张PPT。单元综合复习专题专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独立运动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其特点有:
(1)获得民族独立的途径多样化。有的是通过宗主国改变殖民政策(印度);有的是联大决议(以色列);有的是通过武装起义(埃及、古巴)等方式。
(2)大多数由资产阶级政党组织领导(古巴除外)。如印度的国大党、埃及的自由军官组织等。
(3)斗争逐渐走向联合,斗争矛头从反帝、反殖到进一步反霸。如1955年的亚非会议的召开、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专题【例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国家独立和振兴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不包括( )
A.印度独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解析:中国和印度属于亚洲,纳米比亚属于非洲,巴拿马属于拉丁美洲,故亚非国家独立和振兴洪流中取得的成果不包括D项。
答案:D专题【例2】 小刚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1959年,古巴人民通过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②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③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④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所以④不正确。
答案:A第六单元检测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1947年8月,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在庆祝印度独立时说:“今天我们结束了一个厄运的时代,印度再次发现了自己。”这里“厄运的时代”指的是(A )
A.英国的殖民统治
B.法国的殖民统治
C.德国的法西斯侵略
D.苏联的控制
2.导学号90564109要么让殖民地独立,要么进行殖民战争;让殖民地独立,将失去“一颗最明亮的宝石”,而殖民战争将是长期的,同时也会遭到国际舆论的谴责和国内人民的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临这个两难选择的国家是(B )
A.美国 B.英国
C.印度 D.日本
3.导学号90564110有“东方瑞士”之称的克什米尔地区是印度和巴基斯坦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争斗最激烈的地区,致使两国关系一直紧张的历史根源在于(D )
A.美、俄两国为争夺霸权而各自支持一方
B.两国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不同
C.两个国家都是有核国家,互不信任
D.英国对印度实行分治政策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亚洲新兴独立国家中,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东亚国家是(B )
A.新加坡 B.韩国
C.印度 D.中国
5.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哪一地区展开 (C )
A.东非 B.中非 C.北非 D.南非
6.领导埃及独立运动,实现埃及独立,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的杰出领导人是(B )
A.尼赫鲁 B.纳赛尔
C.卡斯特罗 D.阿拉法特
7.导学号90564111曾领导古巴近半个世纪的菲德尔·卡斯特罗于当地时间2016年11月25日晚间22时29分去世,享年90岁。你知道卡斯特罗领导哪个国家的人民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吗(B )
A.埃及 B.古巴
C.印度 D.巴拿马
8.下图是小飞围绕“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D )
A.胜利时间 B.斗争对象
C.成果 D.意义
9.导学号90564112张亮同学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他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C )
①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就显著 ②1956年埃及宣布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 ③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④纳米比亚的独立宣告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某校准备邀请一位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的是(C )
海 报
时间:2017年9月8日
主讲人:刘教授
地点:多媒体报告厅
主题:西方国家与非洲关系史
内容:?
A.印巴分治出台
B.巴以边界划定
C.纳米比亚独立
D.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11.1948年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的是(B )
A.阿拉伯人 B.犹太人
C.埃及人 D.叙利亚人
1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哪个历史事件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A )
A.以色列国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
B.以色列入侵埃及
C.阿拉伯国家收复失地
D.以色列突袭阿拉伯国家
13.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超市、公共汽车上制造爆炸案;以色列人对巴勒斯坦人的定居点进行残酷报复。造成双方陷入这种恶性循环的因素有(D )
①宗教信仰不同 ②种族不同 ③争夺水资源 ④领土问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和平之歌》是一首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传唱的以色列歌曲。拉宾遇刺时口袋里面装着这首歌的歌词。歌词充满了对 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的眷念与同情,洋溢着对和平的憧憬与向往 (B )?
A.印巴冲突 B.巴以冲突
C.朝鲜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这是一块诞生过人类早期文明的大陆,殖民主义统治下灾难深重的大陆,黑种人居住的大陆,至今尚不富裕的大陆。”这块大陆上的30多个国家赢得独立是在(C )
A.20世纪初期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C.20世纪五六十年代
D.18世纪中期
16.下图中两人的握手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握手双方代表的国家是(D )
A.美国与巴基斯坦 B.印度和巴基斯坦
C.以色列和美国 D.以色列和巴勒斯坦
17.20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寿终正寝;在拉丁美洲,古巴、巴拿马等国为捍卫主权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此前,控制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国家分别是(B )
A.美国 法国 B.英国 美国
C.法国 英国 D.俄国 法国
18.某同学从印度、纳米比亚、古巴等国家的独立及发展史中提炼出下列学习主题,其中最恰当的是 (D )
A.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C.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19.导学号90564113下列历史事件与美国有直接关系的是(B )
①印巴分治 ②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 ③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全部主权 ④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某班历史小组准备举办《中东问题的由来与现状》历史图片展,下列材料中不应选用的是(C )
A.《巴勒斯坦地区图》
B.阿拉法特照片
C.《抗美援朝战争示意图》
D.《中东战争示意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在亚非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印度独立的领导人是谁?他是印度第一位总统,你知道印度是在哪一年摆脱哪个国家的殖民枷锁通过什么决议实现独立的吗?(4分)
参考答案尼赫鲁。1947年,英国,印巴分治。
(2)图2中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是哪国人?请叙述一下他是如何领导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的。(5分)
参考答案埃及。1952年,纳赛尔领导埃及反帝反封建革命,发动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又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3)图3领导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是谁?他在哪一年采取什么方式,推翻了什么政权,领导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4分)
参考答案卡斯特罗。1959年,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
(4)请你为这三幅图片中的人物,命名一个共同的主题。(2分)
参考答案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锋(或民族利益的捍卫者)。(符合题意即可)
22.冷战结束以来,非洲长期落后。然而一段时间以来,各类涉非峰会相继举行,各国援非政策频繁出台,非洲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再一次站到了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为此同学们就非洲问题进行了探究。
(1)近代非洲奴隶贸易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最丑恶、最残暴、最可耻的一页。在非洲劫掠人口,从事贩卖活动的最早是哪些国家?后来的主要经营者是谁?该罪恶活动对非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最早进行的国家:葡萄牙、西班牙。经营者:英国。影响: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精壮劳动力,带来了长期的贫困。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的浪潮,请简述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8分)
参考答案发起:埃及于1952年独立,1956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高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取得独立,仅1960年就出现了17个独立国家,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深入:1990年纳米比亚宣告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许多非洲国家的分界线是直线式的,为什么?如此确定国界,产生了怎样的后遗症?(3分)
参考答案笔直的国界线是人为制造的结果,是非洲遭受殖民侵略的痕迹。导致了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7年11月29日,美苏不顾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以美苏等33国赞成,阿拉伯等13国反对,英国等10国弃权,通过把巴勒斯坦“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和一个阿拉伯国的“决议”。根据该决议:约旦河西岸的整个巴勒斯坦土地分为一个面积15850平方千米(占57%),人口60多万(占1/3)的犹太国;一个面积11000平方千米(占43%),人口130多万(占2/3)的阿拉伯国家。158平方千米的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管理。
请回答:
(1)联合国的这项“分治决议”公正吗?对谁有利?由此可以看出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国家没有建立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不公正。对犹太国家有利。联合国“分治决议”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极不公正,他们反对这一决议。
(2)联合国“分治决议”通过后,犹太人建立了哪一国家?哪一国家宣布结束在该地区的“委任统治”?(4分)
参考答案以色列国。英国。
(3)这一“分治决议”导致了怎样的严重社会后果?(6分)
参考答案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了联合国划给巴勒斯坦“阿拉伯国”的大片土地,控制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5,七十多万巴勒斯坦人失去家园,沦为难民。至1973年,阿以之间共发生了四次中东战争,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巴以双方长期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24.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1和图2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哪一地区的状况?造成这一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有哪些?(6分)
参考答案中东地区。原因:大国干预是中东地区冲突的重要根源;领土争端;对石油、水资源的争夺;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
(2)根据上述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地区的和平进程有何特点。(4分)
参考答案曲折反复,步履艰难。
(3)你觉得应该如何有效推进这一地区的和平进程,尽快实现这一地区的和平?(6分)
参考答案巴以双方都应作出让步,本着真正造福两国人民的目的,以一种宽容之心,去解决问题,要和谈,不要战争;发挥联合国的作用;避免大国干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