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天津市河西区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年12月天津市河西区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7 16:4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西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试 卷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第Ⅱ卷前的答案表格中!
第Ⅰ卷(选择题,共8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行省制度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此项制度”指的是
A. 三公九卿制 B. 察举制
C. 三省六部制 D. 科举制
3.成文法的意义在于按律判决,任何人不得随意解释法律。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是
A.《王位继承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
4.20l7年的暑期,小辉同学参加了“红色之旅”,旅行团一行从江西瑞金启程,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到达陕北。与这一线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百团大战 B.渡江战役 C.红军长征 D.淮海战役
5.解放战争时期,揭开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A.百团大战 B.三大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6.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特别行政区 B.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民族团结互助
7.使我国加强了与俄罗斯及中亚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合作,并成为新中国外交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8.下列关于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于1967年 B.欧共体是美国主导下的经济政治集团
C.欧共体的成立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发展 D.欧共体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为欧盟
9.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
A.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C.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10.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这主要反映了当时该城
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 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
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 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
11.纸币的出现反映了商业的繁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中国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12.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达·伽马开辟了通往印度的航路B.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路
C.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D.欧洲贸易中心由大西洋沿岸转移到地中海地区
13.全球因大量焚烧矿物燃料从而导致碳排放量节节攀升,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种现象的出现起始于
A.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 B.蒸汽机的大量使用
C.发电机等发明的出现 D.人类对核能的利用
14.洋务派在天津创办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机器制造局 D.贻来牟机器磨坊
15.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6.1956年,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一次成功探索是
A.召开中共八大,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B.掀起大跃进运动
C.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D.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7.2009年11月,原安徽小岗村村主任沈浩去世,国家领导人致慰问电。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率先
A.撤销生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土地私有制 D.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18.1992年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此后,党中央采取的重大决策是
A.强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创建经济特区 D.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9.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 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2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
A.实现战后欧洲经济的恢复 B.促进全球性的发展援助
C.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D.加强美国的支配地位
21.1978年美国有评论家写道:在西欧社会主义似乎已不是千年梦想而是现世的现实,没有人反对社会主义。这反映二战后西欧国家
A.长期实行福利政策 B.遵循自由放任传统
C.忽视社会公平 D.实行计划经济
22.下列思想主张属于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是
A. 民贵君轻 B. 兼爱非攻
C. 无为而治 D. 法不阿贵
23.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多,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一支人群的“母语”。其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一篆书一隶书一楷书 B.甲骨文—楷书一隶书一篆书
C.楷书一甲骨文一篆书一隶书 D.甲骨文一隶书一篆书一楷书
24.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道德(美德)即知识
③但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伏尔泰——“社会契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他们的主要贡献是
A. 倡导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B. 阐明“中体西用”思想
C. 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 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
26.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指
A. 反对满洲贵族压迫 B. 反对帝国主义
C. 建立民主共和国 D. 平均地权
27.有学者说: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批判。”这场运动是指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28.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伟人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思想
29.有历史学家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分别发生在1978 年、1992 年和1997 年。这里所说的发生在1992 年的思想解放应是
A.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
B.明确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30.下列中国的科技成果中,出现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A.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B.把宇航员送入太空
C.原子弹、氢弹研制成功 D.“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二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1.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B.地方政府权力进一步加强
C.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32.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随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主制被彻底摧毁
C.建立了普遍选举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33.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当时西、葡两国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34.民国初期(1912-1919)实业蓬勃发展,这一时期
①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②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③纺织和面粉业增长最快 ④张謇成为民族工商业的楷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据下图判断在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6.1932年12月美国人特格韦尔在日记中写道:“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蔓延世界的经济危机 B.大规模的工人罢工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D.法西斯势力的抬头
37.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办法、方案、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实行新经济政策
38.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有“三教九流”一说。其中“三教”指的是
   A.儒、法、道 B.儒、佛、道
C.儒、墨、法 D.墨、佛、道
39.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光荣革命时期画家
C.法国大革命时期画家 D.大萧条时期画家
40.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电的发明和利用 B. 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经典力学的创立发展 D. 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题号



总分
得分
请将第Ⅰ卷的选择题答案写在下面空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注意事项: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20 分)
41.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然则,哪些限制是有碍启蒙的,哪些不是,反而是足以促进它的呢?―--- 我回答说:必须永远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它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
—— 康德《 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1)材料一中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目的是什么?(2 分)
材料二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体现了怎样的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该国宪法是什么?这部宪法有何重大意义?(5分)
材料三 清光绪四年(1878年)三月,时任轮船招商局会办的朱其昂在天津的紫竹林村外开了一家牌号“贻来牟”的机器磨坊,是天津第一家近代化面粉工厂,也是中国食品工业最先使用机器生产的厂家。
1878年7月24日,李鸿章、唐廷枢设局于开平镇(后移唐山),正式创办了开平矿务局。 1881年开平煤矿顺利建成投产,当年产煤3613吨,1885年产煤高达24万多吨,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座近代大型煤矿。
(3)材料三中贻来牟机器磨坊与李鸿章、唐廷枢开办的企业各属于哪一类企业?李鸿章当时属于哪一运动的代表人物? 上述企业的创办,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在西方的冲击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分)
材料四 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1958年,碑上的浮雕昭示着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以下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四幅浮雕。
图一1839年6月 图二 1919年5月
图三 1931年-1945年 图四1949年4月21日-6月2日
(4)请分别指出上述四幅浮雕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图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结果有何意义?从以上图片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8分)
河西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学业水平考试
历 史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B C C B D B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C B A D B B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A C C C B B B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A A C B A D B A B
三、本题共20分。
41.(20分)
(1)追求自由;崇尚理性。(2)
(2)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民主共和政体);分权与制衡原则(三权分立原则);《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5分)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2分)洋务运动。(1分)
近代工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2分)
(4)虎门销烟(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 渡江战役。(4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取得的第一次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分,答出两个要点即可)
反侵略、求民主(或反帝反封建斗争)。(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