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基础会考必修一复习纲要(最简)
(根据2018年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考纲编写)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识记)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一)西周的分封制(考试注意点:与封国、地名、省份简称联系)(古代的封建指的是分封制)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鲁、燕、齐、宋、晋等),拱卫王室。
(二)西周的宗法制(考试注意点:与血缘、祖宗相关联,树状图。)
内容: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最大特点)。形成大、小宗关系。
二、知道(识记)秦的统一和皇帝制度的创立,了解(识记)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含义,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2·1·c·n·j·y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一)郡县制(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考试注意点:地图出现郡县,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
地方行政机构设置:郡,郡下设县。郡县长官由中央(皇帝)任免
(二)秦汉中央官僚机构
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
2.三公九卿制——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
三公:丞相(行政: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御史大夫(监察)、和太尉(军事)。“三公”之下为“九卿”。
(三)中央集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
有利于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了解(识记)汉代察举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1.汉代实行察举制(打破官员世袭制),隋朝开始(唐朝完善)的科举制(考试选官)。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体现公平、公正,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深远。2-1-c-n-j-y
2.唐朝三省六部制:⑴确立: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⑵记住结构(图):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⑶作用:三省之间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积极),削弱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消极)。
四、了解(识记)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的史实,认识(理解)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形成过程:(1)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中书省和丞相。分相权于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加强专制皇权)。自此,秦汉以来沿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2)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非法定机构,只是一个咨询机构)。
(二)军机处(军机大臣无权,职能:跪受笔录,传达旨意。)
1.设立:雍正时,为西北用兵(军需房),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军机大臣。
2.性质:(非法定的中央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3.影响: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集权政治发展到顶峰。它是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阻碍社会进步。
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皇权(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最终达到顶峰,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举(识记)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西方列强侵华的主要史实,了解(识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www-2-1-cnjy-com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 时间:1840~1842年。
《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签定。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和英国协商关税。鸦片战争及其《南京条约》的签订,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前后,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火烧圆明园)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深入内地);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资本输出)。《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4.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签订《辛丑条约》。
该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严禁中国人民反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世纪*教育网
二、概述(理解)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等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黄海海战
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黄海海战中的英雄人物有:“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有公足壮海军威)。
2.义和团运动反帝爱国运动
意义: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瓦德西语:瓜分是下策。)
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三、了解(识记)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识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及意义,列举(识记)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认识(理解)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1.侵华日军的罪行
军事侵略: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14年抗战起点);1937年7月7日,制造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在南京进行了大屠杀,屠杀了30多万平民。(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八一三事变后,根据国共两党协议,将西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分别任正副总指挥,下辖一 一五师、一二O师、一二九师,后又把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其中一一五师取得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3)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4.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首府为延安。
百团大战:(相持阶段)1940年,彭德怀指挥,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8年抗战,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出处:21教育名师】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一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之下,中国全民族的抗战(根本原因);二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大力支持。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了解(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认识(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兴起和发展
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
1851年初,(广西)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1853年,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革命纲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绝对平均主义分配原则【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洪仁?岢隽司哂凶时局饕迳?实氖┱?桨浮蹲收?缕?罚ㄌ逑质贝?绷鳎?谝桓鲈谥泄?⒄棺时局饕宓姆桨福??21*cnjy*com
太平天国的失败 :1864年,天京陷落。
2.太平天国的意义和教训
(1)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农民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2) 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说明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但是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二 、简述(识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一)过程:
1.同盟会:性质,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1905年在东京成立。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主义,指推翻帝国主义的走狗——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创立民国”即民权主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指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平均地权”即民生主义,主张进行社会革命。
2.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起义爆发。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3.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民国纪元)。
4.颁布《临时约法》(中国民主政治的里程碑)
①目的:直接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20170131)维护共和制,防止独裁,确保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道路。
②内容:A规定主权属国民全体、民族平等、国民享有自由和权力。B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 21cnjy.com
③性质: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④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1.性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最大功绩),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3.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概述(理解)五四运动的原因、经过,认识(理解)其历史作用;知道(识记)中共“一大”、“二大”内容,认识(理解)中共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知道(识记)国民革命、“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解放战争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一)五四运动(1919年)(五四精神:爱国)
原因: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尖锐 导火线(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经过:五四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运动,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运动中心-北京;第二阶段: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运动的中心-上海
意义:是一次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2.中共二大的召开(1922年)——中心内容: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的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共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中共成立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民革命(1924年初国民党一大召开——1927年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
影响: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南昌起义(建军节由来)
(1)时间、地点:1927年8月1,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2)影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秋收起义时间、人物:1927年秋,毛泽东
(2)秋收起义影响: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意义: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4)理论总结:三篇文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五)红军长征
时间:1934.10―1936.10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标志(20170105)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人民解放战争
(1)战争三阶段:战略防御、战略反攻(1947年6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底至1949初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歼灭国民党主力)
(2)夺取最后胜利:1949年4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向全国进军。
2.新中国的成立:筹备(1949年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共同纲领》(临时宪法,新中国施政纲领);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历史意义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一、知道(识记)开国大典的基本史实;了解(识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理解)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一)开国大典:(图片)
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⑴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的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制定宪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①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及其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三大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两大原则(特点):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五个省级自治区: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二、知道(识记)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上的成就。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
1999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中。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www.21-cn-jy.com
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基本形成。
三、简述(识记)“一国两制”的理论,了解(识记)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 “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1.主要内容:在祖国统一(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提下,(两制)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意义: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重大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一国两制”理论的实践:
1.香港回归祖国:
1997年7月1日零时,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正式回归祖国。(回归场景及区旗)
2.澳门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零时,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澳门正式回归祖国。(场景及区旗)
(三)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当天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了海峡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版权所有:21教育】
⑵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三通”(邮、航、商)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
⑶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提条件)”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了解(识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确立,知道(识记)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的基本史实,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新中国外交政策: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外交三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①提出: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在与印度就西藏问题谈判时,周总理首先提出。
②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⑵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并推动了会议的进展。
⑶万隆会议:
①会议召开:1955年4月29个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
②“求同存异”方针:A提出者:周恩来总理 B作用:推动万隆会议的顺利进行。
二、简述(识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及意义。了解(识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主要史实,探讨(应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一)重返联合国(扬眉吐气)(乔冠华的笑图片)
1971年10月,联合国第26届大会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并将蒋介石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二)中美关系解冻
1.中美关系缓和的过程:
⑴1971年:“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中美关系解冻)。
⑵1972年尼克松访华(跨洋握手),双方与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意义: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取得突破的关键。有利于中、美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了世界紧张的局势;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以中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中的多边外交活动为例,认识(理解)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1.活跃的多边外交(特点)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各项多边活动,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安理会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导作用。
2000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建设性作用。
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特点)
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活动(1991年加入)
2001年10月,中国(上海)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合作,使各个成员国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中受益的目标,促进了亚太经济合作健康发展。(图片“唐装”)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年中国倡导建立)
专题六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知道(识记)雅典梭伦改革、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
1.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内容: 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 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划分为4个等级(财产等级制);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陪审法庭。
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二)雅典民主的内容(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⒈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直接民主)
⒉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
⒊民主法庭(陪审法庭):司法
4.抽签方式产生官员;
5.发参政津贴
(三)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意义
积极: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局限性:少数人的民主,只是公民群体的民主,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妇女、儿童、奴隶,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民主权力滥用问题。21·cn·jy·com
二、罗马人的法律(了解(识记)《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及地位,认识(理解)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
(一)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评价:是古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贵族的专横,从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是罗马法的起点。
(二)罗马法的意义:
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直接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一、了解(识记)《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一)《权利法案》
1.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2.《权利法案》:1689年议会通过。
结果: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特点: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至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结果: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典型国家。
二、了解(识记)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分析(应用)1787年美国宪法的作用。
1.制定: 1787年9月,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制定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
2.理论依据:三权分立学说(孟德斯鸠)。
3、内容:规定联邦政府是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中央政府的构建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立法权属于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
4.特点(原则):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5.历史作用:它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①实行联邦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20170132)有利于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统一。②三权分立,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③一定程度上调和了中央与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代议制民主是间接民主。选举和议会立法是其特征。代议制作用:推动民主攻治发展;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专题八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的历程。
一、了解(识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1.《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意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到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
2.《共产党宣言》的内容:(材料归纳)
第一次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知道(识记)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理论到实践)
1871年爆发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图片)
地位: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理论到实践)。
三、了解(识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理解)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成熟的(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和领导,是十月革命发生的重要的主观条件。
(二)过程: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二月革命(民主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攻打冬宫图片)
(三)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
(2)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3)它同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了解(识记)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主要史实,认识(理解)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3月。这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2.马歇尔计划出台:1947年6月,实质:“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表现。
3.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①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12国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②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缔结《友好互助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来源:21cnj*y.co*m】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二、了解(识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知道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
(一) “欧洲人的欧洲”——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背景:战后的西欧力量削弱,国际地位下降。两极格局下,为重振西欧的世界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原因给材料)21教育网
西欧国家的联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后促进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2.过程:⑴ 1951年4月,法国等六国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为欧洲统一铺平政治道路;
⑵1958年,以上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⑶1967年,上述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20世纪60年代末,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使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是根本原因)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中国)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三、了解(识记)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理解)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21*cnjy*com
1.两极格局的瓦解: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
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
⑴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⑵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 A欧洲联盟成立(经济政治联盟):1991年12月,荷兰马斯特里赫特达成协议;1993年11月1日,《马司特里赫特条约》得到成员国批准并生效,欧盟成立。 B欧元正式启用:1999年1月1日欧元问世;2002年1月1日起,欧元现金开始正式流通。
⑶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
2.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威胁的国家。
3.风云际会看东方:
中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极化趋势加强(“一超多强”局面的暂时形成,世界格局在向多极化曲折发展。)
⒈当今世界格局:⑴特点:①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②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
⑵原因:①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单边主义;②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力量并存。
3.影响: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