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 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27 13:58: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旅游业的发展及其对区域的影响
1.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与消极影响。(重点)
2.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难点)
3.联系实际分析旅游业在本地区的发展及其影响。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阅读教材P68~P71,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业——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
(1)现代旅游业: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为适应人们追求享受和个人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经济行业。
(2)地位: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2.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积极作用
①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促进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兴旺,并带动电信、饮食服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②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根据旅游部门的资料,旅游业每直接增加1个就业人员,社会就能增加5个就业机会。
③为国家创汇、创税和回笼货币。
(2)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①旅游业的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②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正误判断:
(1)国际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增加了旅游客源国的外汇收入。(  )
(2)发展入境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
(3)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都可以带动就业。(  )
【提示】 (1)× 国际旅游增加了旅游接待国的外汇收入。
(2)× 发展国内旅游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
(3)√ 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都可以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
教材整理2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阅读教材P71~P72,完成下列问题:
1.积极作用
(1)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2)可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3)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2.消极影响
(1)给旅游区的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2)对旅游区居民健康的不良影响。
3.应对旅游业消极影响的措施
(1)使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与旅游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
(2)加强管理,争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正误判断:
(1)旅游可以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  )
(2)旅游对体力消耗较大,影响旅游者的身体健康。(  )
(3)旅游可以引导超前消费,不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  )
【提示】 (1)√ 旅游对增加旅游者的生活阅历和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质都有积极作用。
(2)× 旅游可以强身健体,提高旅游者的身体素质。
(3)× 旅游是人们满足基本的生活和基本需要之后的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等同于超前消费,旅游活动有利于旅游者传统美德的养成。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材料一 如图为“中国旅游日”的标志,变形的甲骨文“旅”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旅游场景:一面旗帜引领下的一队游人正秩序井然、兴致勃勃地游走在美妙的旅途中。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三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国内旅游已形成世界最大市场之一,旅游直接就业达1 350万人,旅游消费对社会消费的贡献超过10%,旅游业的综合带动功能越来越突出。
探讨:由材料二可知,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第三产业,有人说旅游业为“无烟产业”“朝阳产业”,试说明原因。
【提示】 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具有投资少、收效快、利润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等特点。
探讨:简述旅游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提示】 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发展国际旅游可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2.旅游业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旅游业的
政治风云的变幻、自然灾害的暴发,以及社会治安、经济形势、交通条件、区域疫情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
旅游业对外界的影响相当敏感
不稳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稳定  
旅游淡季造成大部分设施和人员闲置浪费,旅游人数的减少意味着旅游区的收入减少,区域经济受到影响
多数旅游区旅游人数随季节变化特别明显
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上涨 
旅游区生活消费品价格通常要比其他地区高得多
旺季,人数增多导致生活消费品短缺
旅游区房地产价格上涨,旅游区居民不得不为购房、租房增加开支
旅游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加剧
1.2016年5月4日,中国综合新闻网报道,“五一”小长假期间,山东省以243.8亿元的旅游总收入,列排行榜第一名,同比增长15.20%,旅游人数3125.5万人次,同比增长11.30%。旅游期间,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48元。旅游业带动了交通、商业等服务性行业的火爆发展,经济界人士称这种现象为“假日经济”。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假日经济”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②“假日经济”说明我国人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 ④“假日经济”体现了外因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假日经济”的最主要意义在于(  )
A.增加消费负担      B.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C.扩大就业,增加收入 D.促进经济发展
【解析】 “假日经济”带动了商业、交通运输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刺激了消费,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必须加强对“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
【答案】 (1)C (2)D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材料 全国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革命旧址群——革命圣地延安,有枣园、杨家岭、南泥湾、宝塔山等革命旧址360余处。2016年“五一”小长假,延安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31.5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62亿元人民币。
探讨:如图所示住宅类型叫什么?它是我国哪个地区特有的景观?
【提示】 图示景观为窑洞,它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景观。
探讨:当今旅游时尚是回归自然。人们到陕北则住在图中所示的住宅,这说明了现代旅游的哪个特点?
【提示】 旅游形式多样化。
探讨:延安市旅游发展方向是什么?其对延安市的社会、经济、文化有何积极的作用?
【提示】 红色旅游。社会:促进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经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收入,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有利于革命遗址和足迹的保存。
1.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积极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旅游能够开阔人的视野,帮助人们认识大自然、了解社会,从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审美情趣
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区和旅游者提供了文化交流的机会和场所,也可以促进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保护和发扬
旅游可使人突破孤陋寡闻、狭隘守旧的观念,是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的过程
旅游使不同地区的人得以交流,一些先进的思想观念、礼仪礼貌、言行举止和行为习惯得以传播
可促进历史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旅游区会尽力维护和美化旅游环境
吸引更多的旅游者
一些传统文化形式重现辉煌
旅游者的喜爱
民间工艺品大量投入生产
旅游者的购买欲望
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旅游业的发展也必然会促进城乡卫生状况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
2.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消极影响
影响
表现
措施
给旅游区的
社会治安
带来隐患
色情、犯罪和赌博等不法行为往往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多
使旅游业的发展规模、增长速度与旅游区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对旅游区居
民健康的
不良影响
旅游者可能是病菌传播者,温泉浴池、矿泉水饮用处等容易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
2.以下四幅图表现的是我国部分少数民族的民俗、节日活动,据此完成(1)~(2)题。
(1)以下文化特色旅游项目与其民族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
A.①—壮族 B.②—藏族
C.③—苗族 D.④—彝族
(2)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发展对旅游接待地文化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  )
A.不同民族和文化接触增多,增加了一些社会、民族偏见
B.在原来民俗文化的基础上经整合而创新了一些新的文化特色旅游项目
C.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民族文化的特色与吸引力下降
D.民俗、节庆、宗教活动作为旅游项目来开发,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价值有所下降
【解析】 第(1)题,四幅图表示的民俗、节日活动与其民族对应顺序依次为:上刀山—壮族,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芦笙节—苗族。第(2)题,现代旅游发展对文化环境的影响体现在多个方面:文化交流可消除一些社会、民族偏见,促进相互了解;通过交流,既促进民族文化精华的提炼,使民族文化更具有特色和吸引力,也促进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
【答案】 (1)A (2)D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016年3月25日,德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举办2016年媒体发布会,德国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李朝晖女士向中国媒体详细介绍了2016年德国旅游年度主题“自然度假”以及中国市场重点推广主题——“睿智奢华”与“城市与文化旅游”。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游客赴德国旅游人数突破139万,因此增长34.8%,中国游客在德间夜数(即宾馆每间客房的入住天数)再创新高,达到254万间夜大关。据此完成1~2题。
1.德国的开放对我国旅游者的重要意义有(  )
①丰富和积累文化知识 ②扩大就业机会 ③扩大交流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德国向我国游客开放,对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表现为(  )
①可以增加外汇收入 ②可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
③可以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④可以扩大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解析】 第1题,旅游业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2题,可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指的是针对本国的游客;可以扩大文化交流指的是对文化的影响。
【答案】 1.B 2.D
对点训练2 旅游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观泉品茗夜广场是趵突泉公园专门为游人开辟的饮茶场所,趵突泉泉水清冽甘美,用泉水煮泡的茶,味醇色厚,并且茶水凸出碗边而不溢,堪称“趵突一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以及众多的文人墨客都曾在泉边讲茶论道,品茗吟诗,形成了悠远的泉茶文化。趵突泉畔闪烁的彩灯下,看趵突腾空,听古筝悠悠,品香茗醇醇,赏茶艺表演,如梦如幻,不是仙境,胜似仙境。阅读以上材料,回答3~4题。
3.济南市为了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应充分发挥的优势条件是(  )
A.胡同文化 B.泉水文化
C.现代化城市建筑景观 D.浓郁奇特的民族风情
4.关于旅游业对当地社会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推动济南开放程度,有效地提高旅游地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水平
B.旅游业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C.旅游业会使旅游地的基础设施负担过重,导致当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
D.旅游业可带动济南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区域整体实力
【解析】 第3题,济南市的旅游资源特色是泉水。第4题,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接待地区的基础设施会得以改进,生活服务设施和其他方便旅游者的设施也会有所增加,可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方便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答案】 3.B 4.C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 
学业分层测评(九)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春节的古城,红灯高挂,霓虹闪烁,大街小巷洋溢新年的味道,节日气氛“羊味十足”。2015年2月25日,记者从台儿庄区旅服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台儿庄区接待海内外游客达38.4万人次,同比增长39.03%,旅游综合收入近2.11亿元,同比增长24.12%,各项指标创新高。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的“假日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中国铁路运输的多次提速
B.中国人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C.改革开放后人民的收入不断提高
D.新建了许多旅游景点以吸引旅游者
2.假日旅游活动产生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B.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C.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D.满足人们生存的物质需求
【解析】 第1题,由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促进“假日经济”迅速发展。第2题,假日旅游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A、C项不符合题意,D项应为旅游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答案】 1.C 2.B
3.近几年,上海举办了许多国际会议,其主要目的是(  )
①向国际炫耀上海经济的强大 ②满足上海市民的精神需求 ③让上海走近世界,让世界走近上海 ④促进经济发展 ⑤扩大文化交流 ⑥对国民进行国情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解析】 大小会议包括国际会议都可纳入现代旅游范畴,上海举办国际会议让上海走近世界,让世界了解上海,扩大了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 C
4.2016秦皇岛市旅游部门要求A级旅游景区新建或改建旅游厕所必须达到三星级标准,4A、5A级景区要配套建设四星级、五星级旅游厕所。同时,4A级旅游景区新建停车场路面必须硬化,符合生态要求。此外,还要全面加强绿化美化、环境卫生等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这说明(  )
A.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文化的交流
B.旅游业的发展可促进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
C.旅游业的发展可促进旅游区卫生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D.旅游业的发展可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解析】 旅游景区停车场和星级旅游厕所的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区的卫生改善。
【答案】 C
5.(2016·长安一中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2016年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婺源游客量超过10万人次,其中自驾游占七成以上,长江三角洲的游客和省内游客成为婺源旅游的主要市场主体。下图为婺源旅游地图。
(1)分析清明小长假期间,除受高速公路小型车辆免费通行政策刺激外,婺源旅游自驾游“唱主角”的原因。
(2)分析婺源发展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解析】 第(1)题,自驾游成为婺源清明小长假游客旅游主体的原因,结合自驾游的特点进行分析。第(2)题,乡村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包括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带动作用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
【答案】 (1)靠近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游客的私家车拥有率高;清明小长假时间较短,适合中短途旅游;自驾游在中短途旅游中具有自由灵活的特点,自驾游灵活方便,便于沿途随时随地停下来观光游览;公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婺源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多沿省道、县道分布。
(2)推动工业及开放性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小城镇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商业繁荣等。
[能力提升]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是北京著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
(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
(2)简析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1)题,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体现在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科学价值。第(2)题,结合材料开发民俗旅游有利于文化交流,为吸引游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 (1)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答出2点即可)
(2)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促进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7.阅读材料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迪士尼乐园是世界知名的现代主题公园。世博会结束后,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悄然启动,于“十二五”期间建成。建成后将带动总计上万亿的GDP总值,预料可为当地创造5万个新职位。 消费市场方面,中国内地80%以上客流将被吸引至上海,甚至包括大量亚洲其他国家的游客。
(1)迪士尼乐园属于________旅游资源,更多地表现出哪些方面的功能?
(2)简述迪士尼乐园选择落户上海的原因。
(3)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建成对上海有哪些影响?
【解析】 第(1)题,迪士尼乐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因此更多的表现其人文娱乐、体憩等方面的功能。第(2)题,迪士尼乐园落户上海主要是上海有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包括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临近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等。第(3)题,迪士尼乐园闻名世界,在上海建成将提高上海的知名度和旅游层次,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结构转型。
【答案】 (1)人文 娱乐、休憩。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临近客源市场;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3)提高上海的知名度;丰富上海的旅游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结构转型。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泸沽湖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绿宝石,镶嵌在云南省丽江地区的万山丛中。是丽江玉龙雪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专家誉为“中国西南的一片净土”“高品位世界级的旅游资源”。
早在2 000多年前,摩梭人就在湖边聚居生活,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服饰和生活习惯,居住在建筑风格独特的木楞房子中。古代摩梭人信奉“女神教”。后来,又接受由西藏传入的佛教,此外,还信仰本民族的“达巴教”。长期以来,这里素有“女儿国”之美称。
以母系家庭以及阿夏婚姻(即走婚)为主要特征的摩梭风情,是现代社会罕见的原始母系社会婚姻形态的“活化石”。优美的自然风景、独特的人文风情构成了泸沽湖地区的“情、水、山”为主题的旅游特色,磁铁般吸引着国内外游客。1989年泸沽湖景区旅游人数为6 120人,到1991年猛增至10万人左右,目前每年的游客已超过20万人,2015年超过35万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人数的逐年增加,威胁环境的各种因素也随之而来,再加上环境保护措施相对滞后,当地民众和游客的环保意识淡薄,旅游污水、旅游垃圾和一些新建的旅游设施对原有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破坏。
之前,由于地域偏僻和交通不便,故摩梭人文化保存完好,并具有较高的人文科研价值。但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摩梭人的文化将受到商品经济的冲击,同时传统的耕作型的自然经济结构也在逐渐向旅游服务型转变。
(1)泸沽湖地区旅游人数的增加体现了现代旅游的哪些特征?
(2)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当地文化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泸沽湖地区离人口密集区远,旅游人数大幅增加,体现了旅游的大众化和空间的扩大化特征。该地区风景独特,走婚更独具文化特色,有很强的吸引力。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加,各民族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会对其独特的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
【答案】 (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
(2)一方面有利于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另一方面对当地文化起同化作用,可能对本民族文化造成冲击,从而不利于摩梭风情的保护和保存。
(3)政策扶持,加强宣传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旅游规模,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