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7-12-27 13:4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旅游与区域发展
第二节 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利用材料和图表,结合实例说明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又是如何影响旅游业发展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形成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并把获取的信息和学到的方法,原理运用到学习过程,学会运用案例说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发展旅游业的地理因素的分析探究,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产业观,经济观,发展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问题及原因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有关挂图、自制板图等
教学方法:
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案1:教师播放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旅游景观照片,使学生感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旅游景观,并由此导入;旅游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一)旅游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人们意识到优越的环境对旅游的重要性。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没有优越的环境,哪怕旅游资源再好,也不可能成为好的旅游地。因此人们比已往任何时候都更注意对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例:河北承德市因燃料结构和地形原因,大气污染严重,长期未获解决,但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环境迅速改观。
  (2)旅游收入促进环保工作。
  旅游收入成为环境保护经费的重要来源,无疑会有力地促进环保工作。
2、负面影响
  (1)污染
  ①对水体的污染:如旅游服务设施排放的废水废物,游艇等水上交通工具带来的油污等。
  ②对大气的污染:如旅游交通工具排放的废气,服务设施排放的废气、虔诚的香火等。
  ③其他污染:如随意丢弃的固体垃圾,交通噪声,游客过多带来的嘈杂声等。
  (2)生态破坏——对动植物的影响
  动植物是许多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旅游资源之一,如:北京香山红叶、黄山松、大理苍山的杜鹃、四川的大熊猫、金丝猴等。
  环保设施不完善或者旅游者的不良行为都会对生态产生影响,例如随意采集鲜花、苗木,用火不慎导致火灾,垃圾堆放对土壤的破坏,狩猎、钓鱼,购买动植物纪念品(象牙等)使野生动植物遭破坏等等。
  (3)对旅游吸引物的破坏
①旅游者的题刻、践踏、以及呼吸、汗气、拍照等都会不同程度使旅游吸引物受到磨损和破坏。
  
  ②个别旅游者购买、收集纪念品,例如收集长城砖,捕杀珍禽异兽等行为,不仅破坏了旅游吸引物,还破坏了旅游区的生态平衡。
  (4)旅游景观的破坏
  ①过多的在旅游区建设宾馆、小卖部、餐饮点等破坏了旅游景观的和谐。
  ②不恰当的开山辟路、乱填湖泊等旅游开发建设破坏了旅游区的生态环境。
  
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旅游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大部分旅游地不同程度地存在,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也不例外。地中海沿岸居民1.3亿,而每年夏天来此的游客高达1亿,他们所丢弃的废物每年超过5亿吨,都不加任何处理地排放了大海。
  (1)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管理部门的观念和管理水平影响最大。
  表现在:
  环境观念淡薄,不重视环境保护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只注重旅游开发利用,不注重培养和保护
  (2)提高旅游区环境质量包括两个方面:转变观念和调整行为
  ①转变观念:提高旅游区规划、建设的环境意识。
  ②调整行为:必须加强旅游环境监测,加大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力度,同时还要运用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境管理体制。
板书设计
4.2.旅游活动和景区建设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砍伐树木——影响生物多样性
对动植物 垃圾污染土壤——影响植物生长
野生动植物捕食能力下降,繁衍规律破坏
污染水体:旅游垃圾;酒店污水;游艇
污染大气:交通工具;厨房油烟;寺庙香火
磨损、破坏旅游吸引物:题刻、抚摸、践踏、呼吸、汗气
不合理开发——破坏旅游景观和谐,如小卖部;
破坏旅游景观
不合理开发——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如开山辟路、乱填湖泊、围垦造田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按照旅游环境的承载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 )
A.黄山、庐山、华山 B.华山、黄山、庐山
C.庐山、华山、黄山 D.庐山、黄山、华山
2.大量旅游者涌入旅游区,给当地造成的影响最小的是 ( )
A.冲击正常的社会秩序 B.造成环境污染
C.影响当地的治安状况 D.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
3.到西藏旅游者的数量远远少于到云南的旅游人数,是因为西藏 ( )
①游览价值不高 ②经济距离过长 ③地区接待能力不足 ④交通不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读下面“旅游市场需求与地区旅游接待能力示意图”,分析回答:
(1)四幅图中,横线表示_____________;曲线表示_______________。
(2)一个地区旅游接待能力应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A图和B图带来的主要问题分别
有哪些?
(3)C图、D图中的虚线分别表示增加旅游项目及采取季节差价后的实际情况,问这样
作的好处分别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C 3.B
二、(1)地区旅游接待能力、旅游市场需求 (2)A图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接待规模大于旅游市场需求,投资规模过大造成资金、旅游设施等的浪费 B图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接待规模不能满足旅游市场需求,从而对景区社会秩序、生态环境、背景环境等造成严重的破坏,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3)增加旅游项目后:可吸引更多的游人,开拓旅游市场,从而提高旅游资源、旅游设施的利用率。采取季节差价后:淡季降低价格,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旺季适当提高价格,以减少游客数量,避免游客过多而地区接待能力不足带来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