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 一、如何确定旅游目的地?
1.选择最有名的旅游地
人们是否愿意克服较大的空间距离外出旅游,一般来说,旅游地的知名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选择与居住地环境差异较大的旅游地
人们居住地与旅游地之间的环境差异会激发起人们的旅游愿望,这种差异包括旅游资源、政治、经济、社会、民族、文化、自然等各个方面。人们为了摆脱日常事务,满足自己尝试、体验和欣赏异地人文、自然景观的需求,往往渴望了解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有较大差异的地方。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互补性,如内陆与海滨、热带与寒带、不同民族的文化等,正是这种旅游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成为人们旅游的一大动力。 3.选择最小旅游时间比
旅游时间比是人们从居住地到旅游目的地的单纯旅行时间与在旅游目的地游玩时间的比值。值越小,则在旅游地游玩的时间相对越长或以最少的旅游时间游览更多的旅游地。
4.依据经济条件、闲暇时间、身体状况确定旅游目的地的远近、交通方式和食宿条件。 二、外出旅游应做好哪些自我防范?
1.“出门观天气”。外出旅游应当根据当时的季节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及沿途各地的环境,带合适的衣服及用品。
2.了解气候变化,及时调整计划,防患于未然。
3.多了解旅游小常识,在旅游中注意安全。
(1)行前预先规划旅游线路,充分了解交通路况,进入山区应注意塌方落石与路肩塌陷。 (2)登山前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轻装上山、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布鞋和旅游鞋等平底鞋,勿穿高跟鞋,以免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借助拐杖要注意选择长短、轻重合适、结实的。
(3)行前注意天气预报,适时增减衣服。遇雨时在山上不可用雨伞而要用雨披,这是为避雷电,并防止山上风大连人带伞一起吹跑。
(4)要做到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照相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要选择能保障安全的地点和角度,尤其要注意岩石有无风化松动。 (5)注意自身旅游安全,勿擅自到未开放的旅游山区和危险山区游玩;尽量避免在无人管理的山地游玩;不在无救生人员管理的深潭、溪流等水域游泳及戏水。
(6)要注意林区防火。
(7)带必备药品,如防暑药、纱布等。 旅游方式的选择是确定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前提,旅游的目的是确定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根本,经济条件、物质条件、身体条件和时间因素是确定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重要影响因素。【典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国家旅游局“2011中华文化游”启动仪式的五个场所之一,曲阜市明故城万仞宫墙广场和孔庙于2011年1月1日10时举办了“山东省2011年中华文化游启动仪式”,与其他会场一起拉开了“2011中华文化游”的大幕。旅游地点和旅游线路的确定材料二 2011年4月28日,古都花开,春满家园,伴随着富有长安古韵的简短歌舞表演,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园迎宾,此次博览会将持续到10月22日。下图为西安世园会会徽。(1)家住北京的王老师想在暑假深入体会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他应该去__________;如果他还想参观举世闻名的秦陵兵马俑,他应该去__________。
(2)王老师打算乘火车先去领略儒家文化,再去西安参观兵马俑,并观赏精美的世界园艺。下列铁路线组合正确的是( )
A.京广线—胶济线
B.京广线—陇海线
C.京沪线—陇海线
D.京九线—陇海线(3)王老师对山东的“一山一水一圣人”情有独钟,顺路到这些景点去旅游,请你为他设计一条经济的旅游线路并选择相应的交通方式。
(4)“一山一水一圣人”是山东的一条著名旅游线路,请你评价一下这条旅游线路的优点。【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旅游地点和线路的确定,要熟悉旅游景点的分布和特色、熟悉中国铁路网的分布。解题时要注意“一山一水一圣人”指的是泰山、泉水、孔子;旅游线路的选定要注意不走重复路线或迂回路线,短途选公路客运,长途选铁路或航空。【参考答案】(1)山东曲阜 陕西西安
(2)C
(3)由京沪线到济南欣赏泉水,由京沪高速公路从济南到泰安游览泰山,再由京沪高速公路到曲阜领略儒家文化,在曲阜由京沪铁路到徐州转陇海铁路到西安。(4)“一山一水一圣人”这条旅游线路既有五岳之首、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泰山,又有济南的“七十二名泉”,还有儒家文化的发祥地——曲阜,可以说特色突出,景点丰富,地域组合状况好,有一定的结构和规模;山东位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城市带之间,市场距离近;山东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接待能力强。【变式训练】(2011·山东文综)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线路的选择和设计原则。结合教材知识和题目信息分析即可。
答案:旅游资源多样;景点组合好,旅游价值高;旅游路线较短(交通用时较少,游览时间相对较多)。【典例2】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2月31日下午2点左右,两名20岁左右的情侣在西岭雪山景区海拔1 000多米处分手后各自继续往山上走。男的选择了非官方路线,女方按官方路线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两人约定的地点,并在此等候男友。但直到天黑也未见男友出现,遂向景区管理部门求救。四川省登协山地救援队队长蒋俊介绍,男游客失踪区域是蟒谷景点,“海拔1 000多米,灌木丛生,地势并不险峻,如果跟着水源走迷路的可能性很小。”旅游安全及防范措施 蒋俊说,该游客如果不是迷路,估计是摔伤或出现了其他意外情况。失踪游客没有经验,没有带食物、帐篷和火石等取暖装备,如果在救援人员未能及时搜救到他的情况下,不能挺到天亮,生还的希望就很难估计了。
(1)据材料分析,该男子失踪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结合材料和经验分析,冬季登山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3)在登山过程中如果走失,应怎样求救?【思路点拨】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利用学习中掌握的一些求救方法,结合登山这一实际情况,即可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在登山前往景点的时候,没有选择官方路线。
(2)冬季登山要注意携带御寒衣物、食物、帐篷和火石等取暖装备以及指南针、通讯工具和光源设施(如手电筒)等;一定沿官方路线前进,不走生僻、危险道路;万一迷路,要跟着水源走,并及时求救。(其他答案合理也行)(3)在有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情况下,及时向景区管理部门或当地公安部门拨打求救电话,听候安排;如果没有通讯工具,要尽量选择开阔平坦的地方设置并发出求救信号,如“SOS”或燃放烟火;选择周围地势最高的地方,挥舞鲜艳的衣物或大声发出声音信号;在夜晚时要发出光源信号求救。(其他答案合理也可)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