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旅游资源的类型
1.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
2.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运用实例区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 自然旅游资源
阅读教材P10~P11,完成下列问题:
1.旅游资源的类型
旅游资源可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2.自然旅游资源
(1)概念
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
(2)景观要素
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相互组合。
(3)分类
①地文景观类:路南石林、甘肃鸣沙山等。
②气象气候类:泰山日出、黄山云海、吉林雾凇等。
③水域风光类:壶口瀑布、济南趵突泉、长江三峡等。
④生物景观类:黄山迎客松、海南椰林等。
⑤宇宙类:新疆大陨石、流星雨等。
填空 填出下列旅游景点所属的类型
(1)伊瓜苏瀑布________ (2)日本樱花________
(3)海市蜃楼________ (4)路南石林________
(5)彗星________
【提示】 (1)水域风光类 (2)生物景观类 (3)气象气候类 (4)地文景观类 (5)宇宙类
教材整理2 人文旅游资源
阅读教材P11~P13,完成下列问题:
1.人文旅游资源的概念
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
2.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1)古迹和古建筑类:北京故宫、福建永定土楼、苏州园林等。
(2)现代建筑成就类:北京鸟巢、法国埃菲尔铁塔等。
(3)消闲、求知、健身类:美国迪士尼乐园、傣族泼水节等。
(4)购物类:北京庙会、上海南京路等。
填空 填出下列旅游景点所属的类型
(1)上海世博园________ (2)北京庙会________
(3)巴西狂欢节________ (4)伦敦塔桥________
【提示】 (1)现代建筑成就类 (2)购物类 (3)消闲、求知、健身类 (4)古建筑类
[质疑·手记]
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
疑问1:
解惑:
疑问2:
解惑:
疑问3:
解惑:
自然旅游资源
巴厘岛是印度尼西亚的旅游胜地,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其中已经规划开发并产生经济效益的就有以下旅游资源:热带沙滩、浅海水域、阳光、火山、珊瑚礁、森林、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民间舞蹈、手工艺品、传统音乐、婆罗浮屠佛塔、普兰班南神庙等。
探讨:请将材料中所罗列的各种自然旅游资源进行分类。
分类
具体分类
所对应具体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
游资源
【提示】
分类
具体分类
所对应具体自然旅游资源
自然旅
游资源
气象气候类
阳光
地文景观类
热带沙滩、火山、珊瑚礁
水域风光类
浅海水域
生物景观类
森林、独特的动植物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的类型
自然旅游资源按照其组成要素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以下几类:
类型
范围
典型例子
地文景
观类
典型地质构造、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自然灾变遗迹、名山、火山熔岩景观、蚀余景观、奇物与象形山石、沙(砾石)地风景、沙(砾石)滩、小型岛屿、洞穴、其他地文景观等
汶川地震遗址、路南石林、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
气象气
候类
避暑胜地、避寒胜地、冰雪风景与滑雪胜地、云雾景观、雾凇奇观、天象胜景(海市蜃楼、佛光、极光等)、小气候与微气候、其他气象和气候景观
蓬莱阁海市蜃楼、黄山云海、吉林雾凇
水域风
光类
风景河段、漂流河段、湖泊、瀑布、泉、现代冰川、其他水域风光
壶口瀑布、杭州西湖
生物景
观类
森林、古树名木、奇花异草、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其他生物景观
黄山迎客松、西双版
纳热带雨
林
宇宙类
太空、星体、天体观测、陨石等
新疆大陨
石
2.自然旅游资源的判断方法
判断某一种旅游资源是否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依据是判断该旅游资源是否是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如果该旅游资源是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受人类影响较小,则该旅游资源就是自然旅游资源;反之则不是。如路南石林是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受人类影响很小,因此是一种自然旅游资源。
1.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各组事物,全属于自然景观的是 ( )
A.鼓浪屿、日月潭、路南石林
B.天涯海角、乐山大佛、长江三峡
C.北京故宫、苏州园林、“锦绣中华”
D.韶山、敦煌石窟、万里长城
(2)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属于山水组合形成的旅游资源是( )
A.a、b B.c、d C.b、d D.a、c
【解析】 第(1)题,从选项中看,B项中的乐山大佛,C项中的北京故宫、苏州园林、“锦绣中华”,D项中的敦煌石窟、万里长城都不是自然景观。故正确选项为A项。第(2)题,司春女神是江西三清山的四大绝景之一,为地质地貌景观;苍山云海是地质地貌景观与气候景观的组合。山水交映的峡谷地貌,以及珠帘挂川的瀑布属于山水组合景观。
【答案】 (1)A (2)B
人文旅游资源
天津地区在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祖先们创造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形成了天津市特有的津味儿文化。
探讨:材料中天津旅游资源哪些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为什么?
【提示】 天津之眼属于建筑成就;杨柳青年画属于艺术作品;天津快板属于文化娱乐活动;它们都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结果,都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1.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
类型
范 围
典型例子
古迹和古建筑类
古人类遗址、军事遗址、古城和古城遗址、长城、宫廷建筑群、宗教建筑与礼制建筑群、殿(厅)堂、楼阁、塔、牌坊、碑碣、建筑小品、园林、古桥梁、古代水利工程、名人故居、陵寝陵园、古典院落、传统街区等
苏州园林、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
现代建筑成就类
地方标志性建筑或代表性建筑、现代城市风貌、电力工程、工矿企业、车站与港口、码头景观、桥梁、涵洞工程、农林场风光、养殖场、体育场馆、街头雕塑、具有特色的公共设施、现代纪念性建筑、现代仿古建筑等
上海“东方明珠”塔、深圳“锦绣中华”
消闲、
求知、
健身
类
科学教育文化设施、疗养和社会福利设施、动物园、植物园、公园、体育中心、运动场馆、游乐场所、节日庆典活动、文艺团体以及其他消闲、求知、健身活动
美国迪士尼乐园、北京动物园
购物
类
市场与购物中心、庙会、著名店铺、地方产品、城乡集市、其他物产
北京的庙
会
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比较项目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形成
自然赋予的
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
意义
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方面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地表现在教育性方面
核心
地文景观
古迹和古建筑景观
存在形式
具体形式
具体形式和精神文化形式
空间分布
范围较大,一般呈面状分布,形成旅游区,野外较多
范围较小,一般呈点状分布,居民区较多
表现特点
风景景观
文化艺术
欣赏方法
主要从审美、人地和谐的角度去欣赏
从历史、文化、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保护措施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2.将下列景观填入下表中,并回答问题。
A.泰山 B.傣族泼水节
C.长江三峡 D.武陵源群峰
E.大理三塔 F.北京故宫
G.长城 H.迪士尼乐园
I.人民英雄纪念碑 J.天津水上公园
K.青海湖鸟岛 L.洛阳龙门石窟
M.钱塘江大潮 N.蒙古族赛马节
O.济南趵突泉 P.桂林山水
Q.黄山
(1)填下表(填字母即可)。
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自然与人文共同塑造的旅游资源
(2)与其他资源相比,旅游资源具有的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第(1)题,自然景观是自然界中原有的事物,很少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而人文景观是人们利用自然物质加以改造,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包括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情等。第(2)题,旅游资源的特点表现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空间上的地域性、季节上的变化性、美学上的观赏性、吸引力的定向性、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答案】 (1)
自然旅游资源
C、D、K、M、O、P
人文旅游资源
B、E、F、G、H、I、J、L、N
自然与人文共同塑造的旅游资源
A、Q
(2)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 空间上的地域性 季节上的变化性 美学上的观赏性 吸引力的定向性 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课堂·小结]
对点训练1 自然旅游资源
下图为位于我国著名石林景区的著名景点“阿诗玛”。读图,回答1~2题。
1.该景区( )
A.石灰岩广布,气候暖湿,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土层薄、土壤贫瘠,多地下暗河,地表水渗漏比较严重
C.地貌是由地壳的上升运动、流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D.此景观最佳观赏位置为在视野开阔处远望
2.按旅游资源分类,该景观属于( )
A.生物景观 B.地质地貌景观
C.气候景观 D.风土民情
【解析】 第1题,石林景观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此景观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阿诗玛”需在特定位置观赏。第2题,石林景观属于地质地貌景观。
【答案】 1.B 2.B
对点训练2 人文旅游资源
下面四幅照片所示景观为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建筑。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四种居民建筑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所示的建筑格局反映了冬季寒冷多大风的自然环境特征
B.乙图所示民居反映了干热的自然地理特征
C.丙图所示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
D.丁图所示民居体现出人类活动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4.四种居民建筑都是我国典型的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其中直观地反映水乡文化特色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 从图中民居建筑的特点,可判断甲图为我国北方的四合院,它闭合的布局主要为了阻挡冬季大风;乙图为我国云南一带傣族的竹楼,反映了湿然的自然地理特征;丙图反映了我国江南水乡景观;丁图则是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是与当地的黄土特性及气候特点相适应的一种民居形式。
【答案】 3.A 4.C
我还有这些不足:
(1)
(2)
我的课下提升方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