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行为[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动物的行为[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06-05-15 00: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动物的行为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我今天所上的内容是《动物的行为》是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第4节的内容。我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和安排如下:
1、 说教材
(1)教学地位
本章内容主要是学习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标上的表述是要“使学生认识到行为是生物体对内部或外部环境刺激所产生的一种反应,行为反应需要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教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和动物行为学等科学前沿的进展!”是在对不同的生物和变化的环境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对这些内容的提升和综合运用。在前面的三节内容中,其实都是讲述动物的行为:环境因素对生物行为的影响;激素对生物行为的调节;神经对动物行为的调节。而这一节内容是在此基础上对动物的各种行为进行归类分析。
(2)重点、难点的确定;
初二的学生学习的自学性和动有所发展,抽象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已经能够根据现象做简单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简单的结论。另外,对于这个内容来说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我认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分类;难点是发行两者的区别。
(3)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动物的行为包括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第二课时:探究精神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能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能力目标:
熟悉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尝试制定探究方案; 尝试编写探究报告;学会
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一定的任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探究实验感悟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流程设计和重难点的突破;
由于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比较丰富的多媒体资料,整堂课的学习以学生的观察、讨论和探究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相互间的讨论和交流中获得知识和进步。也是为了突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分类这个重点和突破学生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这个难点。
为了切实完成所定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一些主要的教学环节采取了如下设想:
采用读图引入: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教学创造最佳的学习氛围,新课伊始,我给学生展示图片包括动物的求偶行为、繁殖行为、育雏行为、储食行为、迁徙行为、防御行为、通讯行为等。用丰富的图片,刺激学生眼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欲望。在最快的时间里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来。
在学生欣赏完美丽的图片之后,开篇设疑:以上的这些动物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回答,互相评价之后,教师总结。接下来让学生说出他们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行为,看看谁说的内容最多,最精彩!并例举人有哪些先天性行为 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和认知, 鼓励学生提取平时积累的知识,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起竞争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设问动物的行为都和是先天性的吗?很自然地把问题过渡到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这部分知识。学生阅读图片--老鼠走迷宫和猩猩学人表演,讨论训练前后老鼠走迷宫的行为是否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猩猩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动作?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讨论中勇于质疑,从而获取新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启发学生关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有何特征?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后天学习行为?在这一层次中,通过教师条理清晰的提问,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吸纳、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困惑、疑难等,联系自己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接着出示巴扑络夫著名实验的图片,学生在阅读之后回答两个问题:狗见到食物流口水和听到铃声流口水是同一种行为?观看视频---鲸的表演,让学生说说训兽员是怎样使鲸听他的话而进行各种表演的 用巴扑络夫的著名实验做为引导,学生回答后一个问题就比较容易,也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阅读图片,用强悍的视觉效果,激起学生活跃的思维,根据现象做简单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简单的结论。能把从自然界中观察到的感性认识转化到书面的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的学习行为的区别,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再互相补充、评价。接下来就是搜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1)狗拿枪(2)小鸟喂鱼(3)猩猩挖食物吃、猩猩摘香蕉、猩猩抽烟和猩猩与人握手(4)大山雀喝牛奶等,这样例举大量的例子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判断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学习行为,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手段,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各种信息技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习”,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理念。达到和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从比较比较黑猩猩和大山雀的后天学习行为,觉得哪个比较复杂?马戏团的小狗也会加减,它和人的数学运算过程是一样的吗?引出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能简单区分吃梅、看梅、谈梅。给学生一段有关狼孩的资料,问学生狼孩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以及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养宠物时,宠物在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你是如何使你的宠物听话,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深层次的理解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这样的教学设计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等,联系自己已有经验和社会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会关照、爱护动物和他人,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行为。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和问题的引导下,完成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归纳和小结。利用简炼、清晰的语言,再一次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练习1. 自然界中,动物的有些行为是与生俱来的行为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作_________。这些行为的反射活动是由________________以下的神经中枢来完成的。如婴儿吮奶;有些动物的行为是后天学习后获得的,这样的行为称________,这些行为的反射活动必须是由______________参与来完成的,如听课,记笔记等。
2. 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 小狗识字 B. 小孩背唐诗 C. 鹦鹉学舌 D. 蜜蜂通过舞蹈传递信息
3.如果你家养了一条小狗,请你谈谈你有什么方法让它一听到你的呼叫就跑过来?
这样设计的练习从易到难,这样设置目的是进行知识反馈,培养学生应用新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布置作业:以巩固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同时减轻学生负担,并要求学生查阅有关动物的行为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
板书设计:在板书中,我根据板书的“规范、工整和美观”的要求,结合所学的内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板书。在其中,注重了重、难点的突出,使学生对知识的结构、层次、重点、难点一目了然,便于记忆和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的逻辑顺序就是这样安排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生物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习。才能真正带学生走向新课程,完成课程目标。
板书设计: 动物的行为
一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1. 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2.不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就能形成的反射性活动
3. 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二.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1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通过学习行为获得
2. 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3. 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三.人的高级神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