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学习目标】
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
2.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重点难点】
重点: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难点:北京人的特征。
【自主探究】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元谋人距今约_______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_______古人类。他们已能够_______,知道_______。
二、北京人的发现
1. 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身高平均为_______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之略长,能够_______。
2.北京人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制作工具。他们制作_______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_______方法,制成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
3.北京人结成_______生活在一起,共同进行获取_______的劳动。
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还会长时间保存_______。_______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5.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____________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_______向_______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6.北京人的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______遗址。
【合作探究】
1.观察《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找出图中主要的古人类遗址有哪些?试分析古人类遗址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2. 观察图片《北京人制作的石器》,猜测这些石器有什么用途?请根据用途给这些石器进行恰当的命名。
3. 结合课本第4页正文回答:北京人的生存环境如何?尝试分析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4. 阅读材料:北京人的洞穴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4米……。请想象一下,北京人的火种是从哪里得到的?北京人使用火的用途有哪些?火的使用有何重要意义?
【拓展延伸】
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遗址发现内容丰富,你能用文字或图片,根据事实,合理想象,展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吗?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一、170万;最早的;制作工具;使用火。
二、1.脑容量比现代人小;157;直立行走。
2.石块、兽骨和鹿角;石器;打制;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
3.群体;食物。
4.火;火种;学会用火。
5.人类进化;早期猿人;现代人。
6.直立人。
【合作探究】
探究1 主要古人类遗址: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址三四百处,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流域,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探究2 学生猜测石器用途,自行为石器命名,能按要求说出命名依据即可。
探究3 生存环境:有大片森林和水域,气候温暖湿润,常有大型动物出没。环境险恶,工具简陋,靠个人力量无法生存等。
探究4 自然火,如雷击、森林火灾等。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拓展延伸】 设计合理,能说出设计依据即可。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基础达标】
1.“孔雀飞去回忆悠长,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秀色丽江,人在路上。”被誉为“彩云之南”的云南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河姆渡人
2.(2017·广东深圳)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右图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周口店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右图是在该遗址发掘出土的北京人头盖骨,第一个发现北京猿人头盖骨的是( )
A.瑞典科学家安特生
B.加拿大人类学家步达生
C.中国科学家裴文中
D.中国科学家贾兰坡
4.中国和南非的研究人员在《南非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他们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下落”的新线索。如果从特征上来判断是否是“北京人”,你判断的理由中不会有( )
A.能够直立行走 B.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C.面貌和现代人没有多大区别 D.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5.右图是北京人生活场景想象图。老师要求学生看图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形成的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
①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制作工具 ②能用石器挖掘植物的根,表明已会使用磨制石器 ③主要食物是植物果实 ④过着群居生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居民遗址
7.下列有关我国境内早期人类及其生活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元谋人是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 ②北京人能用打制方法制作出尖状器、刮削器等石器 ③北京人生活在周口店龙骨山上 ④元谋人生活在黄河流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政府完成了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项目规划和选址工作。祭祖台预计投资60亿元,初步设计高170米,基座呈正方形,祭祖台内部由下到上分别为奠基层、世界珍藏馆和人类博物馆。
材料二
材料三 “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是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为人类正确认识自已的由来和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
(1)你认为材料一中在元谋县修建“东方人类祭祖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祭祖台为什么设计高为170米?
(2)观察材料二,图一是哪个古人类?结合图片,分析他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人的发现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能力提升】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三 北京人遗址上的堆积物厚达40米以上……较大的灰烬层有4个,第四层最厚处超过6米……在北京人洞穴里的灰烬中,发现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木炭。从第13层上出土了几件打制石器。
请思考:
(1)从上述材料中可以发现北京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什么特点?
(2)想象一下北京人时代火的来源有哪些?火的使用对原古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发现于云南省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A 3.C
4.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等,即北京人的面貌保留了猿的一些特征,所以C项符合题意。
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所以②观点不正确,排除含②选项,故选B。
6.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元谋人发现于我国云南省元谋县,它位于长江流域,故④项叙述错误,排除含④选项,A正确。
8.答案:(1)因为在元谋县发现了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元谋人”。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较粗,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3)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
9.答案:(1)会使用打制石器和砍削的木棒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生存环境恶劣,必须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即过群居生活;已经学会使用火,并长时间保存火种。
(2)来源:森林自然生火、雷电生火、偶然碰撞生火、煤的自燃等。(其它符合史实也可)作用:火的使用改善了原古人类的生存条件,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教学任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等基础知识,思考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过程与
方法
1.识读《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等图,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培养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培养查阅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
学生的历史兴趣,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
北京人的发现、北京人的特征
难点
北京人的特征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师生教学活动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步入历史课堂。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有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所知道的传说吧。
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那么,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又是怎样生活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茂密的原始森林开启我们的历史探秘之旅吧!
师:课件展示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如中国的女娲造人、西方上帝造人等,设计问题,激趣导入。
生:观察图片,积极思考,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老师共同探秘。
自主
探究
完成学案中自主探究中的题目
师:明确做题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
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问题1】古人类遗址
观察《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找出图中主要的古人类遗址有哪些?试分析古人类遗址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问题2】元谋人探秘
阅读课本第2页正文回答:元谋人遗址位于何处?距今年代大约是多少?考古学者在这里有哪些发现?
二、北京人的发现
【问题1】神秘的化石
你了解化石吗?你知道考古学者用化石测算年代的途径和方法吗?
【问题2】发现过程
补充表格《北京人发现过程》,根据表格提示,从时间、人物、贡献三方面简述发现过程
【问题3】遗址探秘
阅读课本第3页正文回答:北京人遗址位于何处?经科学测定,北京人距今约多少年?考古学者在北京人遗址有哪些发现?
三、北京人的特征
【问题1】外形特征
观察“北京人复原头像”简单描述北京人的外形特征是怎样的?对比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找一找它们的区别有哪些?
【问题2】使用工具
观察图片《北京人制作的石器》,猜测这些石器有什么用途?请根据用途给这些石器进行恰当的命名。
【问题3】群居生活
结合课本第4页正文回答:北京人的生存环境如何?尝试分析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问题4】火的使用
阅读材料:北京人的洞穴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4米……。请想象一下,北京人的火种是从哪里得到的?北京人使用火的用途有哪些?火的使用有何重要意义?
【问题5】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阅读课本第5页正文概括北京人的发现,有何重要科学意义?
【问题6】危机与保护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
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周口店遗址,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帮助学生掌握识图的基本方法,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回答问题。
生:分组观察,合作交流,积极回答问题。
师:投放课件,强调:我国目前已发现旧石器古人类遗址三四百处,主要分布于大江大河流域,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师:指导学生结合正文,概括回答问题。
师: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投放课件,帮助学生释疑,普及科学知识,为学生学习做好铺垫。
生:回答问题,拓宽知识面。
师:投放表格,指导学生根据提示简述北京人发现的过程。
生:结合正文,积极回答问题
充分认识化石对于复原北京人的特征和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证据。
师:引导观察比较,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总结出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直立行走,脑容量比猿大但小于现代人”。
师:投放图片。
生:根据老师提示,仔细观察图片,积极发言猜测石器的用途。分组活动,进行石器命名,并按要求说出命名依据。
师:指导学生依据教材发挥想象,大胆还原北京人生活的环境,分组讨论得出工具简陋、环境险恶是群居生活的原因。
生:猜测寿命,并说出依据。
师:投放资料,指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回答问题,并分析火的使用的进步性。
师:投放图片,强调:北京人遗址是我国早期人类遗址中最著名的,大量的遗骨、石器和用火遗迹,证明远古确有直立人存在,为“从猿到人”的伟大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师:出示材料,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
生:阅读材料,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师:引领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拓展延伸
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遗址发现内容丰富,你能用文字或图片,根据事实,合理想象,展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吗?
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知识,展开想象,编写北京人生活的小故事。
生:编写故事或搜集图片,锻炼表达组织能力。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课件22张PPT。第 1 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你知道关于人类产生的神话传说吗?女娲造人上帝造人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人类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你能找出古人类遗址分布的特点吗? 我国已知远古人类的遗址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一、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二、北京人的发现 远古生物的遗体埋藏于地下变成像石头一样的东西。【神秘的化石】 在化石中含有一定量的c14,随着时间的流逝,c14的量也以一定的比例减少,所以通过测出化石中c14减少的程度,就可以推算出化石的年代。
你知道考古发掘的化石是怎样测算年代的吗?【北京人的发现】补充表格,了解北京人的发现过程裴文中1929北京猿人火三、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复原头像” 你能简单描述北京人的外形特征吗?前额低平,眉骨粗大,
颧骨突出,鼻骨扁平,
嘴部前伸。 对比大猩猩、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骨,找一找它们的区别有哪些?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直立行走,脑容量比猿大但小于现代人。《北京人制作的石器》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请猜测这些石器的用途?你能根据用途给这些石器进行恰当的命名吗?【群居生活】 北京人的生活环境如何?尝试分析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 工具简陋、环境险恶【火的使用】阅读材料:北京人的洞穴中,保留了极为丰富的用火遗迹,其中最厚的灰烬层可达4米……。
请想象一下,北京人的火种是从哪里得到的?
北京人使用火的用途有哪些?火的使用有何重要意义?学会用火,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煤的自燃、雷电生火、森林自燃生火、偶尔摩擦生火等;烧烤食物、照明、防寒、驱赶野兽等;材料一 1921年以来,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6个,以及分属于40多个不同年龄男女个体的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等若干。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件野兽化石,包括已经灭绝的剑齿虎、肿骨鹿等。大量灰烬,最厚的灰烬层可达4米。【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材
料
二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
北京人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危机与保护】 中科院公布了对周口店遗址地质病害调查结果:周口店遗址目前面临全面危机。地震、爆破和火车震动的影响,造成岩石从较陡的斜坡滑落,产生塌方。遗址旁边采石厂的爆破作业,对遗址保护非常不利,周围水泥厂的粉尘容易形成酸雨,侵蚀岩石。过量的开发也使得坡度过大或者洞顶过薄,致使洞顶塌方、斜坡滑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周口店遗址,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1.保护遗址安全和环境风貌,预防各种灾害; 2.对化石地点本体进行日常监测、维护,建立保护记录档案;
3.展示遗址和藏品,开展科普教育;
4.对遗址进行巡视检查,发现破坏遗址的行为应当予以制止,并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5.采取在化石地点设立保护标志、说明牌和防护设施等保护措施,防止文化遗存损毁和丢失等等。 结合材料,请你就如何保护和利用好
周口店遗址,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拓展延伸】 北京人是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遗址发现内容丰富,你能用文字或图片,根据事实,合理想象,展现“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吗? 清晨,北京人伴着第一缕阳光出发了。他们中的青壮年手拿火把、石器、木棒等,开始追逐山林中的野兽。他们十几个人围住一头肿骨鹿,有的用木棒击打,有的用石器捶击,最终肿骨鹿成为这群北京人的猎物。留在洞内的妇女、老人和孩子们,他们成群结伴的在山洞周围采摘野果、挖植物块茎,并用保留下来的火种烤熟了来吃。你能想象“北京人一天的生活”吗?【反思完善】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