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第8课 百家争鸣(课件+教案+学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12-27 16:22:27

文档简介

第8课百家争鸣 教案




知识与
能力
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这一现象。
过程与
方法
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重点
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
百家争鸣的影响
【教学流程】
环节
教学问题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情境
引入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府、孔庙、孔林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把孔子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你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做出这一决定的理由有哪些吗?
师:投放三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激发求知欲。
自主
探究
自学课文,完成学案中自主探究题
师:明确做题要求,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自学课文并完成学案自主探究问题。
生:速读课文,完成自主题,勾画重点知识,初步掌握基础知识。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合作交流
展示提高
一、老子
1.人物档案
请根据课文整理人物档案,与同学分享你所了解的老子生平。
2.思想主张
概括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你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体现了老子的哪一思想主张?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人物档案
请根据课件资料整理人物档案,与同学分享你所了解的孔子生平。
2.思想主张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分组讨论: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3.教育成就
概括孔子的教育成就有哪些?孔子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宝贵教育思想,谈谈你将如何在实践中践行这些思想?
4.课堂活动: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厦门举行,同学们受邀为与会领导人介绍中华文化名人孔子,请你准备一个五分钟的解说词吧。
三、百家争鸣
1.阅读课本38页“相关史事”,思考: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2.结合课文,制作表格,归纳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墨家
儒家
道家
法家
3.分析讨论:百家争鸣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4.学以致用:校园里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不爱护学校公共财物、随手丢弃垃圾等。怎样来杜绝这些不良行为,使同学们自觉去创建文明校园?请运用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主张提出相应对策。
师:出示人物图片,指导学生整理人物档案。
生:小组合作,了解老子生平简介。
师:指导学生概括老子的思想主张,借助故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生:分享故事,理解主张。
师:出示人物图片,指导学生整理人物档案。
生:小组合作整理并展示人物档案,掌握孔子生平简介。
生:概括孔子思想主张,分组讨论,认识孔子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师: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弘扬正气,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师:组织学生归纳孔子的教育成就。指导学以致用,弘扬孔子思想,助力自身健康成长。
生:分组准备解说词,班内进行精彩展示。
师: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事”,明确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治上新旧制度交替等,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大变革。
生:思考回答问题。
师:指导学生制作表格,呈现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通过列表对比,明确各学派思想的差异。
生:列表归纳,掌握基础。
师:指导学生分析并归纳百家争鸣影响。明确百家争鸣中,各学派聚众讲学,著书立说,直接促成了思想繁荣;同时,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有力促进了文艺科学的发展。
生:分组活动,运用诸子百家的思想,研讨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
师:组织学生活动,适时引导,开拓学生思路。
拓展延伸
历史小论文: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诸子百家学说的中心及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和理想的人生道路。诸子百家中许多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生活和文明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请以此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师:组织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深刻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紧密联系。
生:结合所学,撰写历史小论文,学以致用。
反思完善
教后反思
第8课 百家争鸣 学案
【学习目标】
1. 知道老子和孔子。
2. 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和儒家学说;百家争鸣。。
难点:百家争鸣。
【自主探究】
一、老子
1.老子:是 时期楚国人, 学派的创始人。
2.主要思想:人们应顺应 ;世间事物都有其 ,对立的双方可
以 ;在政治上主张“ ”。
3.著作:他的学说集中在《 》一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是春秋后期 国人,他的核心思想是“ ”。
2.孔子在政治上推崇 的制度。主张 ,他反对 ,认为统
治者只有实行 。社会才会稳定。
3.孔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还是 ,他创办 ,主张 ,
他在教学中,注重 教育和 教育。
4.孔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 》一书。
三、百家争鸣
1.
派别
代表人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儒家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均为轻
荀子
礼治
道家
庄子
法家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百家争鸣促进了 和 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 思想文化
发展的高峰。
【合作探究】
1.概括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你知道“塞翁失马”的故事吗?这个故事体现了老子的哪一思想主张?
2.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概括孔子的思想主张有哪些?你认为孔子提倡“为政以德”有什么积极意义?
3.阅读课本38页“相关史事”,思考: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4.百家争鸣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为什么说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拓展延伸】
诸子百家中许多思想对于我们现代生活和文明建设仍具有借鉴意义,请以此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学后反思】


答案
【自主探究】
一、1.春秋后期;道家。
2.自然;对立面;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3.道德经。
二、1.鲁;仁。
2.西周;以德治国;苛政,德政。
3.大教育家;私学;有教无类;道德、文化知识。
4.儒家;论语。
三、百家争鸣
1.
派别
代表人
思想主张
墨家
墨子
兼爱 非攻 提倡节俭
儒家
孟子
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均为情
荀子
礼治
道家
庄子
顺应自然和民心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思想、学术;第一次。
【合作探究】
1.主张:(1)顺应自然。(2)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3)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塞翁失马”的故事体现的是其中的第2点: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2.核心:“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现实意义:体现了民本思想,有利于改善民生,弘扬正气,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意义。
3.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政治上新旧制度交替等,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大变革。
4.百家争鸣中,各学派聚众讲学,著书立说,直接促成了思想繁荣;同时,百家争鸣中形成的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风气,有力促进了文艺科学的发展。
【拓展延伸】略。

第8课 百家争鸣
【基础达标】
1.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的漫画。故事出自《淮南子·人间训》中。后人由此得出“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塞翁得马,焉知非祸”的结论。它所表达的观点最接近于(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孟子
2. “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的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3.“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欢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孔夫子生活在( )
A.春秋早期 B.春秋后期 C.战国初期 D.战国后期
4.“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
现代化,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A.因材施教 B.兼爱 C.有教无类 D.仁政
5.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 )

A B C D
6.“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
7.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8.战国时期,有一学派认为:明主像天,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明主有权威、权力以加强其命令的力量。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墨家 C. 法家 D.道家
9.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乙 B.丙 C.甲、乙 D.甲、丙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是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 他在政治活动中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2)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
【能力提升】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材料二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通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争霸战争更加频繁,诸侯之间大规模的战争,引起了许多争论。这天,一群学者就当前局势发表自已的看法。
A说:“自春秋以来,战争就没有什么正义和非正义的,大家应反对一切战争,统治者应以‘仁政’治理天下。”
B说:“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互相关爱、反对战争,但也不能说所有的战争都是不对
的,对那些正义的战争应该支持,而侵略战争则应该反对。”
C说:“君主治理国家,不能空谈仁义,而应进行改革,以法治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2)小明和小华穿越到了战国时期。
①小明正在帮助百家争鸣电视台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帮
忙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节目主持。
入围人员:孔子 荀子 韩非
人与自然: ;法制在线: ;教育论坛: 。
②请帮小华判断材料二中这些人的言论分别与战国时期谁的观点接近。小明如果到
秦国去应聘,他应该学习战国时期哪一家的学说,才会受到秦王的重视?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塞翁失马”阐述的是事物的祸福可以相互转换,符合老子的思想“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换”。
2.C 解析: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以选C。
3.B 解析:题干中的“孔夫子”即孔子,他是春秋晚期鲁国人,故选B。
4.C
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史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仁在其中”判断与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有关,而孔子的言论记录在《论语》一书中,故选B。
6.B解析: 墨子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B 符合题意。
7.B 8.C
9.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理解能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儒家思想,不能代表百家争鸣的思想,百家争鸣时期的思想家不正好是100位。乙和丙都是错误的。
10.答案:(1)孔子。儒家。为政以德。(2)创办私学。(3)因材施教。
11.答案提示:(1)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荀子 韩非 孔子
(3)A——孟子;B一一墨子;C——韩非。法家。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或韩非的思想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
中央集权的需要)。